![(名师原创精品教案)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22128/0-17223051314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
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
1.导语:火箭升空要携带一定量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舱中至少填充多少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充分燃烧?
2.播放视频“火箭发射”。
二、合作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eq \(=====,\s\up7(通电)) 2H2↑+O2↑,观察表格:
【提出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物(或某一反应物)的质量。
【拓展延伸】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提出问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掌握正确的步骤和书写格式。那么,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以教材第102页的例题1为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归纳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特别提醒】①所设未知量“x”后面不带单位。
②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物质的质量的单位要带入,且各物质的质量要是参与反应的质量。
【过渡】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以教材第102页例题2为例进行讲解)。
【归纳总结】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
【讨论交流】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能否求出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多少克?可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板演】解:设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的质量为x,可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 + Cl2 eq \(=====,\s\up7(点燃)) 2HCl
2 71 73
100 g x y
eq \f(2,71 g) = eq \f(100 g,x) x=3 550 g
eq \f(2,73) = eq \f(100 g,y) y=3 650 g
答:燃烧100 g氢气需要消耗氯气3 550 g,可生成氯化氢气体3 650 g。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拓展延伸】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结果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2.步骤 eq \b\lc\{(\a\vs4\al\c1((1)设未知量,(2)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相关量,写出并计算相关的量,(4)列比列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3. eq \a\vs4\al(注意问题) eq \b\lc\{(\a\vs4\al\c1(格式要规范,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物质的质量要带单位,单位要统一,计算时相关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给定气体的体积,应换算成质量计算))
完成课件中随堂练习。
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一种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但无论哪一种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依据进行的,所以一定要使学生明白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意义。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能计算即可,教师不必再进一步拓深,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实例教会学生分析题意,学会如何解计算题,重点引导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反应物
生成物
H2O
H2
O2
质量比
9
1
8
A
18 g
2 g
16 g
B
72 g
8 g
64 g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288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