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共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中国^教&育*出@版~网]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中国#教*&育出版^@网]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来#%:^中~教网&]
    重点难点:
    重点 解题的格式和步骤。
    难点 体会化学计算题的格式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准备:[www.z~^&z#step.c@m]
    课件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二、推进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1。
    师:投影展示例1。
    例题1: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39+55+4×16) 1×2×16
    6.3 g x
    eq \f(2×158,32)= eq \f(6.3 g,x) x=eq \f(32×6.3 g,2×158)=0.6 g
    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师:根据刚才对例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是什么。[中#国%^@教育出版网~]
    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来*:%z#zstep.^c&m]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1中采用的是横列,即: eq \f(2×158,32)= eq \f(6.3 g,x),还可以采用纵列,即2×158∶6.3 g=32∶x。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1中就是。
    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2。
    例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eq \(=====,\s\up7(高温))CaO+CO2↑
    100 56
    x 5.6 t
    eq \f(100,56)= eq \f(x,5.6 t) x= eq \f(100×5.6 t,56)=10 t[来:~#z^zstep@*.cm]
    答:需要碳酸钙10 t。
    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课堂练习:[ww^*#w~.zzste@p.cm]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师: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生成物)
    生: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 + Cl2eq \(=====,\s\up7(点燃))2HCl
    2 71 73
    100 g x y
    eq \f(2,71)= eq \f(100 g,x), x=eq \f(100 g×71,2)=3 550 g,
    eq \f(2,73)= eq \f(100 g,y), y=eq \f(100 g×73,2)=3 650 g。
    答:需要氯气3 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 650 g。
    师: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w%^ww.zzst&~ep.#cm]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eq \f(71,73)= eq \f(x,y), 代入x=3 550 g,
    eq \f(71,73)= eq \f(3 550 g,y), 解得y=3 650 g。
    师: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来#@&^:中教网~]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来:zzst^ep%.c~m@&]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吗?
    生: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1)三个要领:
    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2)三个关键: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师:应注意什么呢?[中国^&教育*~%出版网]
    生: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且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教学板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来#~&:中教网@%]
    (5)简明地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中&国教育@出版~网^*]
    (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反思:[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例题和做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掌握新知。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相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课堂小结,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