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ppt课件
展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为什么想要看到潜力之外的景色,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观察与操作:学生应通过观察地球仪等实物,直观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运动规律。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加深对地球外形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地理实践力。
系统思维:理解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其形状、结构、运动以及与其他天体的相互关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逻辑思维: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其影响,如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
环境意识: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责任感:通过学习地球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学生应培养对地球环境的责任感。他们应意识到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地域差异:认识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地理区域的深刻认知,理解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空间定位:利用地球仪和经纬网等工具,学会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还能为他们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认知→天圆地方
古人由于活动范围的狭小,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根据太阳、地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推理→太阳、月球的形状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最先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结束了“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实践证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人造卫星拍摄了地球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1972年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亲眼目睹→地球卫星影响
晴朗的白天,站在海边眺望从远方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驶离海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部分例子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带月面上(影子边缘呈弧形)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6 371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用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我们一般从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等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另外,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中,还有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
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温馨提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但地球仪却是一个正球体。这是因为在按照比例缩小的过程中,地球各部分的差别被缩小到用肉眼难以察觉出来了。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的球体。
地轴:地球自转轴。它是人们遐想的、穿过地心的轴
地轴是倾斜的,即地球是斜着身在运动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借助地球仪能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帮助我们认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在地球仪上,有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等重要的点和线。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的最北端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的最南端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温馨提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人们在地球仪上画点和线是为了方便于研究地球。
能力提升:叙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用于探索的精神;能够引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了解地球仪的主要途径,并通过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最青春乘组”航天员搭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升空,从天宫飞船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A.椭圆B.圆弧C.球体D.方形
解析: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球体,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B.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真实存在着一根巨大的地轴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A正确;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B正确;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C正确;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不锈钢地球仪雕塑是居住小区环境的点缀,它寓意着放眼世界、胸怀世界。图为地球仪模型雕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不锈钢地球仪雕塑,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 )A.地轴与赤道平行B.地轴穿过南北两极C.地球仪是椭球体D.地轴与地平面垂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赤道与地轴的关系是垂直,A错误;南北两极是地轴在地表的两个交点,所以地轴应该穿过南北两极,B正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代表的就是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C错误;地轴与地平面不是垂直关系,D错误。故选B。
4.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雕塑的经线和纬线,可以得知(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纬线彼此相交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经线交于极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C错误;纬线彼此平行,经线交于极点,B错误,D正确。故选D。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495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课件ppt</a>,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球与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4956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①猜想阶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太阳和月亮,②推测阶段,③证实阶段,地球卫星图片,④确证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495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12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pptx、12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