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期末]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

    [语文][期末]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第1页
    [语文][期末]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期末]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基础知识(共20分)(共6题;共20分)
    1. 把下列句子规范端正、行款整齐地抄写在横框内。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2. 看拼音依次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词语。
    本应wàn xiàng gēng xīn____________________的2020年新春,与往年不同,全国人民遇到了一次yán jùn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考验;mó guǐ____________________般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病毒无情,人间有爱,wǔ hú sì hǎi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们万众一心,共同dǐ yù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qīn xí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中“打”字,与“他打着一把伞”中的“打”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家里没酱油了,爸爸叫他去杂酱店里打一瓶酱油。 B . 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C . 他们正在打篮球。 D . 她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因为准备充分,他在围棋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 , 丝毫没有紧张。 B . 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 . 听到学校足球队夺得市足球联赛冠军的消息,我们都感到心惊胆战。 D . 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这些电子设备早已司空见惯。
    5.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刷子李的技术不是很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
    (3) 竹笋就像睡醒了似的一个个探出头来。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你是想去爬山,还是想去游泳? B . “这个玩具真是太好玩了,”小明说:“我很喜欢。” C . 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D .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二、积累运用(共15分)(共2题;共15分)
    7. 按要求写句子
    (1) 在船舶里,鲁滨逊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缩句)
    (2)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3) 这届奥运会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修改病句)
    (4) 用两三句话,结合身边的景物,写出你在比赛得奖之后走在马路上的心情。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李纲的爱国热情。
    (4) 使弈秋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
    (5) 《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诗人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6) 《山居秋暝》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描写“明月”“清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10分)
    9.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完成题目。
    (1) 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土地沙漠化面积一年比一年大。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剧增。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0世纪90年代,受灾导致的经济损失比20世纪80年代大得多。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表格和相关知识,说一说沙尘暴的危害。(至少写两点)
    10. 班级里以“春节放鞭炮该不该被禁止”为话题展开了辩论。请你代表反方发言,注意用语文明,讲清楚理由。
    王方:春节放鞭炮是祖祖辈辈中国人的传统,这一习俗源远流长,既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忘本。所以我方认为春节放鞭炮不能被禁止。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共25分)(共10题;共25分)
    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1. “斗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积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13. 结合第二段的内容请你谈谈对“如同印象派的画”的理解。
    14. 结合文章主旨请你谈谈引用丁香结的诗句在文中的作用。
    课外阅读。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
    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随口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
    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一啊一麻!七一跃一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
    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
    我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
    麻雀飞走了,儿子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她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读完,儿子陷入深深的羞愧和自责中;当母亲触景生情,想找回往日的温馨,仅仅问了4遍,自己竟然火冒三丈不耐烦了。
    “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
    15. 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比喻老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给文章起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母亲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遍“那是什么?”,儿子对母亲多次提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麻雀飞走了,儿子扔掉报纸,独自叹气时,心里在想什么?
    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的差距。”这句话的理解。
    20.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写出两点)
    五、习作(共30分)(共1题;共30分)
    21. 习作。
    请以“我得到了 ”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启发、理解、快乐、回报、教训等,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围绕中心把事情写具体。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题号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
    典型受灾情况典型受灾情况
    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千米
    80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90年代
    2460
    23
    46万亩农作物受害,11万头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