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 光与色彩3 光的反射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单元
《光与色彩》
课题
5.热传导
课时
1
核心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 ①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认识热传导。
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
能通过探究实验找出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认识热传导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通过模拟实验,知道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凡士林、金属片、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学生:1.记录单 2.思考冬天里让身体暖和起来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热。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问题导入
(预设5分钟)
同学们,你们还能想起寒冷的冬天里怎么让身体热起来吗?
我们可以通过搓手、喝热水、暖手宝、泡温泉等多种方式让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
二、探究新知(预设30分钟)
(1)同学们有没有吃过板栗?在销售板栗的店里你观察过板栗的加工过程吗?
家里妈妈熨烫衣服的时候,你观察过吗?
热是怎么传到衣服、板栗上的呢?
(适时提醒:熨斗的底部发热的是加热板,炒板栗的铁锅下炉火是热源。)
你能说出热量传递的路径吗?
熨斗:发热板衣服
炒板栗:火源铁锅沙砾板栗
这两个路径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左边是热的来源,右边是热的去处。而且右边的物体都是越变越热了。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哪些呢?
(2)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老师出示金属板,启发学生如何做实验:1、热源摆放是否随意,有几种摆放方法。2、实验中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热传递到了何处?3、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怎么避免呢?
请大家讨论之后,说说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侧,加热金属片的另一侧,观察凡士林是怎么变化的。
3、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么变化的。
你们猜一猜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请大家领取实验器材,认真仔细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记录纸上。
小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汇报结论,总结结论。
(3)思考:图中,玻璃杯里的热水温度会怎样变化?水槽中的冷水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热水温度不断降低,冷水温度不断升高。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此活动由两部分组成: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热的现象,理,比较不同物体热的传导情况,认识不同物体热的传导情况。
三、课外拓展:反射的应用(预设5分钟)
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你能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吗?
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
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电熨斗熨衣服利用的是热传导。( )
2.用冰袋冷敷时,人体的热量传递给冰袋。( )
3.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是独立存在的。( )
4.热传导时,热可以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也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
度较高处。( )
5.热传导一般发生在气体中。(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1.下列事例可以用热传导解释的是 ( )。
A.天冷多穿,天热少穿
B.冰棍箱用棉被蒙住
C.洗个热水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向是 ( )。
A.向四周传递 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
C.无法确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热传导过程不正确的是 ( )。
A. 电斗金属底板一衣服
B.冰块一纱布一皮肤
C.水槽热水一玻璃杯一杯里的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热传导的速度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匀速传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
A.不确定的 B.向一个方向传递的
C.向四周传递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1.C 2.C 3.C 4.A 5.C
在线练习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热传导
物体的某一部分另一部分
一个物体传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
七、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热传递”中的第一课。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感受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第二部分是思考热是怎么传到衣服或者板栗上的,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热传导的过程。第三部分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进一步解决在上一部分存在的质疑,并且用科学问题带领学生做了适当的检测性思考。第四部分是生活中热传导的事例,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起到进一步的知识应用效果。
二、教学反思
《热传导》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热传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热传导的基本特征: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并且了解不同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区分常见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选择、提供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有结构的材料,并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
实验中我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并在其上滴上蜡烛,借助蜡烛的融化来清楚的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递,由于易拉罐传递热的速度快,所以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同时,易拉罐、蜡烛等在生活中随处都可见,所以学生课下继续进行研究时,就变得非常容易2、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
如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
3、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
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遵循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
总之,本节课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化石的奥秘10 用化石作证据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单元 化石的奥秘10 用化石作证据精品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化石提供的证据,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拓展延伸,总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6 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拓展延伸,总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