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4 七色光优质教案设计
展开单元
《光与色彩》
课题
4.七色光
课时
1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5~6年级 ⑦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用三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描述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科学思维
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阳光的分解。
探究实践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色光的混合。
态度责任
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发现与分享,认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利用光的色散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教学准备
教师:镜子、水槽、喷雾器、三棱镜、三只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玻璃纸、三色或多色圆盘陀螺等。
学生:1.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继续一起认识光。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
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光是什么颜色的?
你们还看到过其他什么颜色的光?
激发起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探索:制造“彩虹”(预设10分钟)
(一)用不同的方法造“彩虹”
方法一:用镜子制造“彩虹”
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子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
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
方法二:用水雾制造“彩虹”
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
方法三:用三棱镜制造“彩虹”
1.手持三棱镜,让阳光能照射到三棱镜上。
2.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地面上。
指导学生分别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制造“彩虹”,体验与了解太阳光可以分解为多种不同颜色的光,进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的关系,在利用不同实验方法获得相同现象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规律的存在。
三、研讨:分解白光(预设20分钟)
(二)认识白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1.科学阅读:七色光
2.结论: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三)使用手电筒、分色圆盘陀螺观察不同色光混合时颜色发生的变化
1.活动一: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
(1)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的颜色。
(2)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
(3)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
2.活动二:用圆盘做色光混合实验
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观察发生的现象。
3.拓展:如果在圆盘上涂七种颜色,你会看到什么?
该活动在学生利用不同方法获得“彩虹”,了解阳光能分解为多种不同色光的现象之后,通过对科学史牛顿关于光的颜色理论研究的描述,认识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选择较容易操作的不同色光混合方法——彩光手电筒和分色圆盘陀螺,帮助学生认识不但白光能分解成不同色光,而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进一步了解感受不同颜色的光的变化特点,在观察中体会这一现象的发生原理。
四、课外拓展:白光的组成给我们的启示(预设5分钟)
我们平时看到的五光十色的光很漂亮,你们知道它们也是由白光分解而来的吗?
屏幕里的彩色影像是怎么来的?
拓展孩子实验,激发创造性的思维。
五、练一练
一、判断题
1.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
2.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面对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在水雾中会出现彩虹。( )
3.彩虹的形成离不开阳光和水。( )
4.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
5.用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1.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时,用到哪三种颜色的玻璃纸(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A和B均可 D.红、黑、黄
2.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 5 厘米的圆盘在圆盘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我们看到快速旋转的圆盘是( )的。
A.彩色 B白色 C.红色 D。黄色
3.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 ( )观察。
A.面对太阳 B.背对太阳 C.不需要太阳 D.以上都不对
4.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5.将圆盘七等分,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后,你看见圆盘上呈现的颜色是( )。
A.黑色 B.黄色 C.绿色 D.白色
答案:1.B 2.B 3.B 4.A 5.D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七色光(课题)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八、课堂反思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四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指导学生分别利用镜子、水雾、三棱镜制造“彩虹”,体验、了解阳光可以分解为多种不同颜色的光,进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的关系。
第二部分,根据科学史牛顿对光的色散现象研究的过程描述,认识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了解牛顿对光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部分, 分别使用手电筒、分色圆盘陀螺观察几种不同色光混合时颜色的变化,了解、体会光的色散的逆过程。
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光与色彩》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已有了初步认识、对日常生活中色彩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尝试做一系列光的合成和分解色光的实验,以感受光与色彩的无穷奥妙让学生认识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成的,没有光,也就没有颜色。通过这些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一设计一探究一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
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彩红入手,了解和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安排了七个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探究活动,力求让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知识的交流、体验、讨论、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活动,尝试解释七色光、单色光与物体色彩的关系。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不要仅满足于把实验搞得热热闹闹,而要启发学生做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在实验的现象分析和总结中,知道用三棱镜、水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牛顿盘能把多种颜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于夏天雨后的原因。
科学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16183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精品教案</a>,共5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化石的奥秘10 用化石作证据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单元 化石的奥秘10 用化石作证据精品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化石提供的证据,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6 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拓展延伸,总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