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频考点04 遗传的基本规律(5大考向+4大题型)-【考点解密】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解密与预测(浙江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docx
    • 解析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析版) .docx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第1页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第2页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第3页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析版) 第1页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析版) 第2页
    高频考点解密04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析版) 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频考点04 遗传的基本规律(5大考向+4大题型)-【考点解密】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解密与预测(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高频考点04 遗传的基本规律(5大考向+4大题型)-【考点解密】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解密与预测(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高频考点解密04遗传的基本规律原卷版docx、高频考点解密04遗传的基本规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框架梳理:生物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知识框架”梳理,以便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而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融会贯通。
    二、回归教材,注重教材细节:新课标I卷的题“不偏”“不怪”“不坑”,不会在题目中设“语言陷阱”,大多数题考查的内容直接或改编至教材。
    三、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类知识”的梳理,深入理解生物学研究方法
    四、掌握生物学实验的两大要素:自变量和对照。自变量保证了实验设计的逻辑正确,对照保证实验在特定条件下进行。
    五、帮助学生总结一些答题技巧。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二轮复习后学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高频考点04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规律的题目重在对遗传规律的理性思考,单纯的概念等小知识点的比例在减少,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给予亲代基因型确定子代中不同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计算,以及以伴性遗传为背景,结合遗传规律进行实验设计。把高中遗传部分的思想作为主要考查对象是当前各地高考命题的大趋势,也是体现高中生物理性思维的重要部分。
    杂交实验材料的选择
    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便于人工去雄,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子粒较多且保留在豆荚中,不会散落种子,便于统计。但其缺点是需要人工去雄,费时费力。玉米雌雄同株且是单性花,不用人工去雄,生长周期短,相对性状便于区分,后代数量多且易于统计,也是较好的遗传实验材料。拟南芥染色体数目少,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也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动物材料常用果蝇和小鼠。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观察杂交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子一代矮茎去哪儿了”“子二代矮茎又重新出现说明什么,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接近3:1”,提出假说:“性状受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有显隐性之分,”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测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产生配子时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才具有,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决定性别,如色觉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则位于Y染色体上。
    5.人类常见遗传病
    通常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手段:主要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只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题型01 基因的分离定律
    1.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
    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
    C.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3∶1
    2.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
    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
    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
    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
    3.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的,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4.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决定的。IA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IB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IAI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5基因型为IAi,个体6基因型为IBi
    B.个体1基因型为IAIB,个体2基因型为IAIA或IAi
    C.个体3基因型为IBIB或IBi,个体4基因型为IAIB
    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
    5.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
    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D.④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题型0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2.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3.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
    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4.染色体架起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桥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相对性状分离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
    C.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
    D.可遗传的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5.二十大报告提出“种业振兴行动”。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并探究相应遗传机制,对创制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
    我国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油菜(绿叶),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突变体(黄化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结果如图1,其中隐性性状是 。
    图1
    (2)科学家克隆出导致新生叶黄化的基因,与野生型相比,它在DNA序列上有一个碱基对改变,

    图2
    导致突变基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如图2)。据此,检测F2基因型的实验步骤为:提取基因组DNA→PCR→回收扩增产物→ →电泳。F2中杂合子电泳条带数目应为 条。
    (3)油菜雄性不育品系A作为母本与可育品系R杂交,获得杂交油菜种子S(杂合子),使杂交油菜的大规模种植成为可能。品系A1育性正常,其他性状与A相同,A与A1杂交,子一代仍为品系A,由此可大量繁殖A。在大量繁殖A的过程中,会因其他品系花粉的污染而导致A不纯,进而影响种子S的纯度,导致油菜籽减产。油菜新生叶黄化表型易辨识,且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科学家设想利用新生叶黄化性状来提高种子S的纯度。育种过程中首先通过一系列操作,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的A1,利用黄化A1生产种子S的育种流程见图3。
    ①图3中,A植株的绿叶雄性不育子代与黄化A1杂交,筛选出的黄化A植株占子一代总数的比例约为 。
    ②为减少因花粉污染导致的种子S纯度下降,简单易行的田间操作是 。
    6.某雌雄同株二倍体观赏花卉的抗软腐病与易感软腐病(以下简称“抗病”与“易感病”)由基因R/r控制,花瓣的斑点与非斑点由基因Y/y控制。为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1)如表杂交组合中,第1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第4组的结果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中 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一组实验是第 组。
    (2)将第2组F1中的抗病非斑点植株与第3组F1中的易感病非斑点植株杂交,后代中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斑点的比例为 。
    (3)用秋水仙素处理该花卉,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现有一基因型为YYyy的四倍体植株,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四条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分别为 ,其自交后代共有 种基因型。
    (4)用X射线对该花卉A基因的显性纯合子进行诱变,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后,四倍体中隐性性状的出现频率较二倍体更 。
    7.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 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 。 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 ,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 。
    (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 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 。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 。
    题型03 伴性遗传
    1.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
    A.2/3 B.1/2 C.1/3 D.0
    3.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4.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 条W染色体。
    (2)等位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3)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 。
    (4)家鸡羽毛的有色(A)对白色(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1只有色快羽公鸡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公鸡存在 种表型。
    (5)母鸡具有发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某鸡群中有1只白色慢羽公鸡和若干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已知WW基因型致死)。
    5.基因检测是诊断和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手段。研究人员采集到一遗传病家系样本,测序后发现此家系甲和乙两个基因存在突变:甲突变可致先天性耳聋;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编码产物可将叶酸转化为N5-甲基四氢叶酸,乙突变与胎儿神经管缺陷(NTDs)相关;甲和乙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家系患病情况及基因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家系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是 。Ⅰ-1和Ⅰ-2生育一个甲和乙突变基因双纯合体女儿的概率是 。
    (2)此家系中甲基因突变如图2所示:
    正常基因单链片段5'-ATTCCAGATC……
    (293个碱基)……CCATGCCCAG-3'
    突变基因单链片段5'-ATTCCATATC……
    (293个碱基)……CCATGCCCAG-3'
    图2
    研究人员拟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再用某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5'-GATC-3'3'-CTAG-5'↑)酶切检测甲基因突变情况,设计了一条引物为5'-GGCATG-3',另一条引物为 (写出6个碱基即可)。用上述引物扩增出家系成员Ⅱ-1的目的基因片段后,其酶切产物长度应为 bp(注:该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片段中唯一)。
    (3)女性的乙基因纯合突变会增加胎儿NTDs风险。叶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孕妇服用叶酸补充剂可降低NTDs的发生风险。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1个月开始补充叶酸,一般人群补充有效且安全剂量为0.4~1.0 mg·d-1,NTDs生育史女性补充4 mg·d-1。经基因检测胎儿(Ⅲ-2)的乙基因型为-/-,据此推荐该孕妇(Ⅱ-1)叶酸补充剂量为 mg·d-1。
    题型04 人类遗传病
    1.遗传病监(检)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
    2.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
    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D.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
    3.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
    4.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发现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Ⅱ1还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1减数分裂Ⅱ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不分离
    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
    C.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不患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可由α2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常见变异类型有基因缺失型和碱基替换突变型。现发现一例患者,疑似携带罕见α2基因变异,对其家系α2基因进行分析。
    ①检测碱基替换突变,发现祖母不携带碱基替换突变;母亲的α2基因仅含一个单碱基替换突变,该变异基因可记录为“αW”。
    ②检测有无α2基因缺失,电泳结果如图。
    (1)将缺失型变异记录为“-”,正常α2基因记录为“α”,则祖母的基因型可记录为“-/α”。仿此,母亲的基因型可记录为 。
    (2)经鉴定,患者确携带一罕见α2基因变异,将该变异基因记录为“αX”,则其基因型可记录为“-/αX”,αX属于 (缺失型/非缺失型)变异。
    (3)患者有一妹妹,经鉴定,基因型为“αX/αW”,请在上图虚线框中画出其在基因缺失型变异检测中的电泳图谱。
    (4)患者还有一哥哥,未进行基因检测。他与基因型为“-/αW”的女性结婚,生育一孩,理论上该孩基因型为“-/αW”的概率为 。
    【归纳总结】
    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材——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实质及发生的时间
    (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2)实质
    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
    3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异常分离比的分析
    (1)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若性状分离比是2∶1,则显性纯合致死。若性状分离比是1∶2∶1,则基因型不同,表型也不同,如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式题的解题思路
    ①看F2的表型比例,若表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将题中所给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并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③若出现子代表型比例之和小于16,则所少的比例可能由隐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等引起。
    5.判断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
    (1)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方法
    ①若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位置可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子代表型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常用正、反交法。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判断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方法
    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且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子代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6.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 Ⅱ1、Ⅱ2区段),其在雄性个体中不存在等位基因,但 Ⅱ2区段在雌性个体中存在等位基因。
    (2)位于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A/a的遗传特点
    ①涉及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
    ②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XaXa×XAYa→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题的解题方法
    ①“一判”: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②“二析”:分析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一般用假设法或排除法)。
    ③“三写”:写出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先写出可确定的基因型,不能补全的用“-”代替)。
    ④“四算”:计算相关基因型或表型的概率(计算原则是“先分后合”,即先分别算各对等位基因的概率,最后综合考虑)。
    7.分析既有性染色体上的又有常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的方法
    (1)已知亲代,分析子代的方法
    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综合考虑,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②研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若都为伴性遗传,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已知子代,分析亲代的方法
    ①分别统计子代的每一种性状的表型,不同性别的表型也要分开统计,再单独分析并推出亲代基因型。
    ②根据题意将单独分析并推出的亲代基因型组合在一起。
    1.(2022浙江1月选考,10,2分)孟德尔杂交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 )
    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
    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
    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
    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
    2.(2022浙江6月选考,9,2分)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 B.与绿茎番茄杂交
    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 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3.(2021浙江6月选考,18,2分)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
    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
    4.(2021浙江1月选考,19,2分)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
    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
    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
    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
    5.(2021浙江6月选考,3,2分)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8 C.1/4 D.1/2
    6.(2023浙江6月选考,18,2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7.(2021浙江1月选考,24,2分)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表。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
    A.4/7 B.5/9 C.5/18 D.10/19
    8.(2022浙江6月选考,25,2分)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群中乙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Ⅰ1的体细胞中基因A最多时为4个
    C.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
    D.若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1/208
    9.(2022浙江1月选考,24,2分)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发
    10.(2021浙江1月选考,9,2分)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
    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
    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
    11.(2023浙江1月选考,25,14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 的各代昆虫进行 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 效应。
    (3)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 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 )表
    型及其比例为 。
    (4)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
    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进行杂交获得F1, 。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Ⅰ: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
    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
    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2.(2022浙江6月选考,28,10分)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 导致。
    (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 (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Ⅴ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 种,其中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哪几种? 。
    (5)用遗传图解表示黑体锯翅雌虫与杂交Ⅲ的F1中灰体圆翅雄虫的杂交过程。
    13.(2021浙江6月选考,28,10分)(10分)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纯合不抗除草剂水稻(2n)(甲),获得转基因植株若干。从转基因后代中选育出纯合矮秆抗除草剂水稻(乙)和纯合高秆抗除草剂水稻(丙)。用甲、乙、丙进行杂交,F2结果如表。转基因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外源基因可插入不同的染色体上。高秆(矮秆)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独立遗传,高秆和矮秆由等位基因A(a)控制,有抗除草剂基因用B+表示、无抗除草剂基因用B-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矮秆对高秆为 性状,甲×乙得到的F1产生 种配子。
    (2)为了分析抗除草剂基因在水稻乙、丙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提取乙、丙叶片中的RNA并分离出 ,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为了除去提取RNA中出现的DNA污染,可采用的方法是 。
    (3)乙×丙的F2中,形成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表现型比例的原因是 。
    (4)甲与丙杂交得到F1,F1再与甲杂交,利用获得的材料进行后续育种。写出F1与甲杂交的遗传图解。
    14.(2021浙江1月选考,28,10分)(10分)水稻雌雄同株,从高秆不抗病植株(核型2n=24)(甲)选育出矮秆不抗病植株(乙)和高秆抗病植株(丙)。甲和乙杂交、甲和丙杂交获得的F1均为高秆不抗病,乙和丙杂交获得的F1为高秆不抗病和高秆抗病。高秆和矮秆、不抗病和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B(b)位于11号染色体上,某对染色体缺少1条或2条的植株能正常存活。甲、乙和丙均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和丙体细胞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甲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记为1.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分析乙的核型,取乙植株根尖,经固定、酶解处理、染色和压片等过程,显微观察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其中酶解处理所用的酶是 ,乙的核型为 。
    (2)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1基因型有 种,F2中核型为2n-2=22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3)利用乙和丙通过杂交育种可培育纯合的矮秆抗病水稻,育种过程是 。
    (4)甲和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写出F1自交获得F2的遗传图解。
    15.(2023浙江6月选考,24,10分)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 500。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
    (2)从系谱图中推测乙病的可能遗传方式有 种。为确定此病的遗传方式,可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分别设计DNA探针,只需对个体 (填系谱图中的编号)进行核酸杂交,根据结果判定其基因型,就可确定遗传方式。
    (3)若检测确定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考虑两种病,Ⅲ3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若她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
    (4)研究发现,甲病是一种因上皮细胞膜上转运Cl-的载体蛋白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乙病是一种因异常蛋白损害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所导致的疾病,甲病杂合子和乙病杂合子中均同时表达正常蛋白和异常蛋白,但在是否患病上表现不同,原因是甲病杂合子中异常蛋白不能转运Cl-,正常蛋白 ;乙病杂合子中异常蛋白损害神经元,正常蛋白不损害神经元,也不能阻止或解除这种损害的发生,杂合子表型为 。
    16.(2022浙江1月选考,28,10分)(10分)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1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考虑A、a和B、b 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 。
    (2)若组合乙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 。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XYY或XO为雄性,XXY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F1中有1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 的配子。
    (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F1,F1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 。
    (4)写出以组合丙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考情分析
    1月
    6月
    1月
    6月
    1月
    6月
    分离定律
    2分
    2分
    2分
    2分
    从近6次选考的考查形势来看,该考点一般包括一至两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注重遗传规律的应用和理性思维的考察,题目难度较大。
    自由组合定律
    12分
    12分
    10分
    10分
    14分
    10分
    伴性遗传
    2分
    2分
    2分
    遗传病与优生
    2分
    2分
    表观遗传
    4分
    分值合计
    16分
    14分
    16分
    14分
    18分
    12分
    性染色体类型
    XY型
    ZW型
    雄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Y
    常染色体+ZZ
    雌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X
    常染色体+ZW
    生物实例
    人及大部分动物、菠菜、大麻等
    鳞翅目昆虫、鸟类
    个体
    1
    2
    3
    4
    5
    6
    7
    A抗原抗体
    +
    +
    -
    +
    +
    -
    -
    B抗原抗体
    +
    -
    +
    +
    -
    +
    -
    杂交组合
    子代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
    组成
    A23A25B7
    B35C2C4
    A3A24B8
    B44C5C9
    A24A25B7
    B8C4C5
    A3A23B35
    B44C2C9


    亲本杂
    交组合
    F1表型及数量
    抗病非斑点
    抗病斑点
    易感病非斑点
    易感病斑点
    1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
    710
    240
    0
    0
    2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
    132
    129
    127
    140
    3
    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
    72
    87
    90
    77
    4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
    183
    0
    172
    0
    杂交
    组合
    P
    F1





    弯曲尾
    正常尾
    1/2弯曲尾,1/2正常尾
    1/2弯曲尾,1/2正常尾

    弯曲尾
    弯曲尾
    全部弯曲尾
    1/2弯曲尾,1/2正常尾

    弯曲尾
    正常尾
    4/5弯曲尾,1/5正常尾
    4/5弯曲尾,1/5正常尾
    杂交组合
    P
    F1
    F2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杂交组合
    P
    F1
    F2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黄体∶1黑体
    3黄体∶1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黑体
    3灰体∶1黑体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灰体∶1黄体
    3灰体∶1黄体
    杂交
    组合
    P
    F1
    F2







    灰体
    圆翅
    黑体
    锯翅
    灰体
    圆翅
    灰体
    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
    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
    锯翅
    灰体
    圆翅
    灰体
    圆翅
    灰体
    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
    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
    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杂交
    组合
    F2的表现型及数量(株)
    矮秆抗
    除草剂
    矮秆不抗
    除草剂
    高秆抗
    除草剂
    高秆不
    抗除草剂
    甲×乙
    513
    167
    0
    0
    甲×丙
    109
    37
    313
    104
    乙×丙
    178
    12
    537
    36
    杂交
    组合
    P
    F1





    星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小翅

    正常眼小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相关试卷

    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教师版),共8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的概率计算,2/3问题,各种复杂的多基因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解密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