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各学科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B. 敦煌莫高窟壁画红色颜料
C. 汉代马王堆竹箸D.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华为首款手机搭载了智能制程“麒麟980”手机芯片,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可以干燥碘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C.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烷
D. 减少燃煤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四氯化碳的填充模型:B. 新戊烷的键线式:
C. 甲烷的电子式:D. 氮气的结构式为:
4. 在生产、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B. 喷油漆、涂油脂是金属防护的物理方法
C. 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D. 将钢铁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防腐措施属于阴极电保护法
5.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对抗新冠肺炎病毒中发挥重大作用,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绿原酸分子式为B. 绿原酸分子中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三种
C. 绿原酸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D. 绿原酸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6.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ΔH= - 41.8 kJ•ml-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ΔH的数值不再变化B.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7.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Y单质的沸点最低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D. 原子半径:
8.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装置①制备少量
B. 装置②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C. 装置③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D. 装置④分离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在锥形瓶中可获得碘
9. 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表示内的反应速率为
B. 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认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达到平衡后,在相同条件下,再向容器中充入,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10.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该电池分别以铝和石墨为电极,用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石墨接外接电源负极
B. 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C. 充电时的阴极反应:
D. 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2. 有机化合物X、Y、Z,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X分子中碳原子可能同一平面
B X与足量或反应均可生成Y
C. Z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X与互为同系物
13. 向调节好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若的初始浓度相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条件下,在内平均反应速率
B. 温度为条件下,碱性环境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
C. 由实验①②可知,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降解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部分分解使反应速率变慢
14. 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安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工作原理如下图,电解液含硫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B极反应式为
C. 充电时,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电子时,右侧电解质(包含储液罐)溶液中会减少个
D. 当完成储能时,右侧储液罐中溶液的颜色是黄色
15. 催化还原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在以为主的催化剂上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催化还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 图2烟气脱硝的总反应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的结构及性质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B、C元素所形成的单核离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填离子符号)。
(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C____E(填“>”“”“ (3) ①. 向两种液体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冒出的为H2O2,无明显现象的为H2O ②. N2H4
(4)Al2O3+2OH-+3H2O=2[Al(OH)4]-
【解析】
【分析】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即四氧化三铁,A为Fe;B原子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B为Al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是氨气,C为N;D的单质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D为Si;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满足条件的核外各层电子数依次为2、6,E是O;F在周期表中排在第IA族,也有人提出可以排在第ⅦA族,F为H。
【小问1详解】
A为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B、C分别为Al、N,二者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较大的是N3-。
【小问2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O>N,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N>O。
【小问3详解】
①H、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分别为H2O、H2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能快速分解产生氧气,因此区别X和Y的实验方法是:向两种液体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冒出的为H2O2,无明显现象的为H2O;
②H2O2中含有18个电子,H和N形成与H2O2电子数相同的化合物N是N2H4。
【小问4详解】
Fe2O3里混有少量Al2O3杂质,可利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使其中 Al2O3转化为可溶性 Na[Al(OH)4],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3H2O=2[Al(OH)4]-。
17.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替代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路线将是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工业上利用生物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路径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人体内,淀粉和纤维素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丁醇与互为同系物,丁醇的醇类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乳酸分子能与发生反应
(2)反应②中,乳酸分子转化为丙烯酸和一种小分子,推测该小分子为_____(填化学式),丙烯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两分子乳酸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个六元环酯,写出该六元环酯的结构简式:______。
(4)可用于鉴别乳酸和丙烯酸的试剂为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请写出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答案】(1)c (2) ①. H2O ②. 羟基、羧基
(3) (4)溴水
(5) ①. ②. 酯化反应
【解析】
【分析】秸秆可提取出纤维素,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得到乙醇,土豆可提取出淀粉,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在微生物作用下得到乳酸,乳酸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酸,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PEA。
【小问1详解】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但n数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在人体内,淀粉能发生水解反应,纤维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
c.丁醇与互为同系物,丁醇的醇类同分异构体有4种(只画出碳骨架):,c正确;
d.乳酸分子含1ml羧基,能与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c;
【小问2详解】
反应②中,乳酸分子发生消去反应,转化为丙烯酸和一种小分子,小分子为H2O,丙烯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
【小问3详解】
两分子乳酸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个六元环酯:;
【小问4详解】
丙烯酸中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可选溴水;
【小问5详解】
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丙烯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18. 工业上可用水煤气合成二甲谜: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和开始反应。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填标号)。
A.该条件下时的正反应速率大于时的逆反应速率
B.保持不变,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当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消耗速率增大,消耗速率减小
E.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时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3)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此时的压强与容器起始时压强之比为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不能加快生成速率的是_____(填标号)。
A.增大容器的体积 B.充入气体
C.恒温恒容冲入 D.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
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答案】(1) ①. 0.4 ②.
(2)AE (3) ①. ②.
(4)ACE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乙醚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为0.2ml/L,又可知,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得CO变化0.4ml/L,故a=0.8-0.4=0.4,时CO变化0.2ml/L,则H2变化0.4ml/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和,H2的初始量为1.6 ml/L,的转化率为;
【小问2详解】
A.该条件下时的正反应速率大于时的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时的逆反应速率等于正反应速率,得时的正反应速率大于时的逆反应速率,A正确;
B.一氧化碳和氢气投入1:2,按1:2反应,一直保持不变,不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依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当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升高温度消耗速率增大,消耗速率也增大,D错误;
E.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加,再次达平衡时平均摩尔质量减小,E正确;
答案:AE;
【小问3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得“三段式”,,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得此时的压强与容器起始时压强之比为;
【小问4详解】
A.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减压,速率减慢,A符合题意;
B.充入气体,浓度增大,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恒温恒容通入,浓度不变,速率不变,C符合题意;
D.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浓度减小,速率减慢,E符合题意;
答案:ACE。
19. 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或海波,在碱性条件下稳定,遇酸易分解。将通入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和的混合溶液中,便可得到,同时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装置B具有平衡气压、控制气流速度以及防止倒吸的作用,B中的试剂最好选用____ (填标号)。
A.稀 B.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
Ⅱ.的应用
已知:。
某同学探究与稀反应的速率影响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4) ____。
(5)实验记录:。由实验①②得出结论是______。
Ⅲ.测定中x的值
已知新制得的大苏打中往往含有结晶水,化学式可表示为,称取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准确量取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碘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碘水。提示:。
(6)中_______。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C
(2)
(3)若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遇酸易分解,会导致产率降低
(4)1:2 (5)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增大(或减小)
(6)5
【解析】
【分析】利用亚硫酸钠固体与70%的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所得二氧化硫通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产生的二氧化硫利用装置E吸收;再利用与稀硫酸反应探究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问1详解】
仪器M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装置主要为平衡气压、控制气流速度,以及防止倒吸的作用,试剂最好选用饱和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都能和二氧化硫反应,故选C。
【小问2详解】
C中硫化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不能过量,原因是若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遇酸易分解,会导致产率降低。
【小问4详解】
分析实验①、②可知,硫酸所用体积不同,故其他条件应该相同,故实验①、②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满足除硫酸的用量不同,但所用溶液的总体积相等,因此=5,分析实验①、③可知,温度不同,则实验①、③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应相同,故=10,1:2。
【小问5详解】
实验①②改变的是H2SO4溶液浓度,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增大(或减小)。
【小问6详解】
量取的10.00mL溶液中,n(I2)=0.2ml∙L-1×0.02500L=0.005ml,n(Na2S2O3∙xH2O)=2×0.005ml=0.01ml,则原样品中Na2S2O3∙xH2O的物质的量为0.1ml,M(Na2S2O3∙xH2O)= =248g/ml,x==5。
20. 锂离子蓄电池将接过神舟飞船“十七朝元老”镉镍蓄电池的“接力棒”,开启神舟飞船电源的新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使用和(偏二甲肼)作推进剂。液态在液态中燃烧生成三种气体,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纳米硅基锂电池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
①电池工作时,三元锂电极为____(填“正”或“负”)极,充电时移向____(填“三元锂电极”或“硅基电极”)。
②电池工作时,硅基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
(3)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工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①钠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比能量是指单位质量电池所放出的能量)比锂离子电池____(填“高”“低”或“相等”)。
②用该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当b极材料减轻时,铅酸蓄电池耗水_____g。
【答案】(1)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 ∆H=-2550kJ/ml
(2) ①. 正 ②. 硅基电极 ③. LinSi-ne-=nLi++Si
(3) ①. 低 ②. 3.6
【解析】
【小问1详解】
N2O4与C2H8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12.0gC2H8N2物质的量为=0.2ml,1ml液态C2H8N2在液态N2O4中燃烧生成CO2、N2、H2O(g)放出的热量为kJ=255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 ∆H=-2550kJ/ml。
【小问2详解】
①由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放电时LinSi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转化成Si,则硅基电极为负极,三元锂电极为正极;充电时硅基电极为阴极,三元锂电极为阳极,充电时Li+移向阴极即硅基电极;
②由放电时总反应知,电池工作时,硅基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nSi-ne-=nLi++Si。
【小问3详解】
①比能量是指单位质量电池所放出的能量,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的低,则钠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比锂离子电池的低。
②由电池总反应知,放电时,负极上NaxC6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转化成C,电极反应式为NaxC6-xe-=xNa++6C,b极为负极,当b极材料减轻4.6g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物质的量与脱出的Na+的物质的量相等、为=0.2ml;铅酸蓄电池充电时总反应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电路中每通过2ml电子,消耗2ml水;根据电路中通过电子物质的量相等,用该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当b极材料减轻4.6g时,铅酸蓄电池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0.2ml,质量为0.2ml×18g/ml=3.6g。
X
Y
Z
W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通入足量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
为两性氢氧化物
B
将盐酸与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法证明C的非金属性大于
C
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少许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溶液会与产生特殊的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
D
将湿润的石蕊试纸靠近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氯代甲烷溶于水显酸性
离子种类
颜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紫色
元素
结构及性质
A
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B
B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其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是所在周期所有元素中最小的
C
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D
D的单质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
E
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F
F在周期表中排在第族,也有人提出可以排在第族
编号
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体积/
水的体积/
水浴温度/℃
测定变浑浊时间/s
①
10.0
15.0
0
35
②
10.0
10.0
35
③
15.0
0
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反应,人工合成淀粉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命题范围, 下列物质常温下见光会分解的是, 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