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1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2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2页。

    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杀手锏(jiǎn) 按捺(nà) 怂(sǒng) 恿
    B.粗犷(kuàng) 纤(xiān)维 强劲(jìn)
    C.鲜血(xuě) 叱咤(chà) 字帖(tiè)
    D.青蒿(hā)素 庇(bì) 护 蓦(mù) 然回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粗犷”的“犷”读音错误,应读为“guǎng”;“强劲”的“劲”读音错误,应读为“jìng”。
    C.“鲜血”的“血”读音错误,应读为“xuè”;“叱咤”的“咤”读音错误,应读为“zhà”。
    D.“蓦然回首”的“ 蓦”读音错误,应读为“mò”。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遐想 干燥 五彩斑斓
    B.部署 更迭 莫衷一是
    C.陷井 谛造 共商国是
    D.厮杀 剽窃 原形毕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
    C.“陷井”的“井”书写错误,应写为“阱”;“谛造”的“谛”书写错误,应写为“缔”。
    故选C。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纽带。在没有标准的世界, ① 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机器、零部件以及产品之间的联络_____②_____将变得困难重重。正是 ③ 有了标准,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贸易往来 ④ 成为可能,不同肤色的人们 ⑤ 可以共享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 ⑥ 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
    A.AB.BC.CD.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机器、零部件以及产品之间的联络”与“将变得困难重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排除CD;
    “有了标准”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贸易往来……成为可能”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第③处可以填“因为”,如果不填句子不够顺畅。后面④⑤两处与前面“有了标准”的关系相同,所以都填“才”;最后一个处不填虚词,排除B。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个人信息的适度收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
    B.网络剧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源于它有效开发了传统影视剧较少触及的类型。
    C.清代,宣纸在书画领域一枝独秀,纸质、品种、制作技艺均有重大的发展创新。
    D.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在评论界引起巨大的轰动,人们趋之若鹜,好评如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方兴未艾: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会很快终止。语境说的是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不会终止,故使用正确。
    B.异军突起:比喻另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出现。语境是说网络剧作为新生的力量突然出现,故使用正确。
    C.一枝独秀:他花都没有开放,只有这一枝在开着。比喻技高一筹,优势明显。语境说的是宣纸在书画领域的使用优势明显,故使用正确。
    D.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着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语境是人们争相评论,应用褒义词,故使用错误。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时过境迁,许多人不禁发问:家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日前举行的“家训与文化传承”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③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为此,④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A.第①句B.第②句
    C.第③句D.第④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该句病因属于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好的家训”是一方面的内容,“能否健康成长”是两方面的内容,这道题是典型的“一面对两面”。
    故选B。
    6.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爱国诗人屈原的《九歌·湘夫人》。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C.曹禺是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D.课文《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品的主人公是祥林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课文《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错误。《祝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而不是《呐喊》。
    故选D。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对我们民族来说,不是一个一般的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莎士比亚时代到现在,英国很多人都会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从中不断汲取一些新的东西。
    ①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
    ②他是超越一般的戏剧家的
    ③放眼全世界来看
    ④他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
    ⑤每个民族都有这样一个特别珍贵的作家
    ⑥而且是这个民族精神的源泉
    A.④⑥①②③⑤B.③⑤④⑥①②
    C.④⑥③⑤①②D.③⑤①②④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横线后的语句讲的是莎士比亚,而分析所给六句话可知,只有①②是明确讲莎士比亚的,因此①②应放在最后两空。
    根据横线前后标点符号的提示,剩下四句为一个层次,分析句意可知,主要讲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像鲁迅一样的珍贵的作家。③最适合放在开头,既承接横线前的语句,从鲁迅过渡到全世界,又引出对全世界范围内作家的介绍,⑤与③联系紧密,应跟在③后,④中的“不但”和⑥中的“而且”搭配,故⑥紧跟④,而④⑥是对⑤中“这样一个特别珍贵的作家”的具体说明,所以④⑥跟在⑤后。整个语段是按照鲁迅—全世界—莎士比亚的逻辑顺序行文的。
    故选B。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诗的首联点题,今昔对照,抒发登楼的喜悦之情,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拆”“浮”二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C.后两联转写孤舟老病之身世与时局动荡之现实,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思。
    D.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融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抒发登楼的喜悦之情”错误。首联先写自己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悲伤之情,而不是“喜悦之情”。
    故选A。
    阅读《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部分段落,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带领
    B.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旧交情
    C.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D.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遮蔽,遮护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
    A.对曰:“将以衅钟。”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何由知吾可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 曰:“秦、晋困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夜缒而出,见秦伯 项王按剑而曰
    C.邻之厚,君之薄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吾其还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2.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说“师必退”,表现了他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烛之武雄辩的说辞逐层深入,有理有据,成功瓦解了秦晋的围困,而晋文公最终没有贸然发动进攻,也表明他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C.先秦爵制、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在周天子(周王)下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D.《左传》和《史记》都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答案】9.B 10.C 11.B 12.A
    13.(1)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会被(刘邦)俘虏。
    (2)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郤:通“隙”,隔阂,嫌怨。句意:使将军您和我有了误会、隔阂。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然,籍以何至此”。句意::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
    A.省略句,应为“对曰:‘将以(之)衅钟’”。句意:(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
    B.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语序为“私见张良,以事具告(之)”。句意:(项伯)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全都告诉了他。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由何知吾可也”。句意: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申之”。句意: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因为;/介词,用。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句意: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拜见到秦穆公。/项王手握剑柄跪直了身子说。
    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句意: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项伯在夜晚骑马前往沛公(刘邦)的军营。
    D.语气词,还是;/代词,他们,指君子。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现在士大夫的智慧竟然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错误,应该是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若”,你们;“属”,这些人;
    (2)“因”,依靠;“敝”,损害;“所与”,同盟者;“易”,代替。
    参考译文:
    《鸿门宴》: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的话,我为什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请让我用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 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刘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拜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坏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水之经典
    肖复兴
    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澈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冽。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憎、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⑧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靡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亮。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
    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⑪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
    ⑫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魂,它们都堪称“水之经典”。
    B.这篇文章的文字优美,其中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C.④⑤两段承上启下,强调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
    D.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可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
    E.作者运用对比描绘了九寨沟和都江堰的水,旨在表达对都江堰的水的赞美。
    1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6.文中所写九寨沟的水和都江堰的水各有性格,代表两种人生态度,你更喜欢哪一处的水?请结合水的特点和带给你的启迪,做简要分析。
    【答案】14.CE
    15.①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将都江堰的水和岷江水进行对比,表现了水的柔劲、可塑以及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生命活力。②为下文说都江堰的水是现实的水张本。
    16.(1)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但是我更喜欢九寨沟的水。(2)因为九寨沟的水能启迪人类、净化心灵、包容一切。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④⑤两段承上启下”错误。承上启下属于过度段落,而④⑤两段只是承接上文强调了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的功劳,下文讲的是都江堰的水,并没有启下的作用。
    E.“旨在表达对都江堰的水的赞美”错误。根据原文“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可知,旨在表达对九寨沟和都江堰的水的赞美。
    故选CE。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飞奔如兽”“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桀骜不驯的岷江水”“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柔情万缕”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为视觉角度,“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为听觉角度,听视结合,“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运用对比,将都江堰的水和岷江水进行对比,表现了水的柔劲、可塑以及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生命活力。
    据此分析,本题从比喻、拟人、对比以及视听结合的角度写水的特点,为下文“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说都江堰的水是现实的水张本。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首先找出原文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评价的语句,由原文第三节“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可知,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由原文第八节“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可知,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其次,要联系现实和生活得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可以从实现人生价值、净化心灵、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扰等角度分析。如都江堰的水启示我们,在现实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蹉跎生命,而要把生命融入永恒,就要奉献自己,造福人类;九寨沟的水启示我们,不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要在庸俗、市侩、欲火利海中保持纯洁与崇高。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九寨沟就会净化心灵,包容万象,因为看九寨沟的水,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宁静、恬淡的水凝聚成了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置身其中恍若仙境,百虑皆消。所以我更喜欢九寨沟的水。
    三、(本大题4分)
    17.请根据下面的诗词情境,写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对应人物的名字。
    (1)“泪痕梦里,甚怜无父母,自幼孤身。冰清玉洁,犹如花绽初春。即使寄人篱下,亦傲然、率直天真。”她焚稿无魂,她葬花溅泪,怎奈一生为寂寥宿尘。她便是________。
    (2)“群芳独艳,堪比牡丹风韵。感文墨风骚瑰丽,冷美闲云。严守闺仪,眼光高处性情真。事均隐忍,虽冰若火,宠辱烟尘。”明明已成眷属,却道世事无常。词中所写之人便是那个“镜前抱影,独处晨昏”的___________。
    【答案】(1)林黛玉 (2)薛宝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1)由“甚怜无父母,自幼孤身”“寄人篱下”是指林黛玉母亲早逝,寄养贾家,后来父亲也因病去世;“焚稿”是指林黛玉临死前万念俱灰,焚烧与贾宝玉相关的笔墨;“葬花溅泪”指的是黛玉葬花的情节。
    (2)众钗夜宴抽花签,宝钗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可对应“群芳独艳,堪比牡丹风韵”。贾宝玉婚后不久出家,宝钗独守空闺,对应“镜前抱影,独处晨昏”。宝钗吃冷香丸,脂批说“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对应“冷美闲云”“虽冰若火”。宝钗端庄识大体,对应“严守闺仪”“事均隐忍”。
    四、(本大题4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陶行知
    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
    ——霍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引用鲁迅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意在激励我们,如果坚持走,就算前方没有路,我们依然能开创出一条路,表明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材料二引用陶行知的话“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强调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打破束缚,勇敢前行,不断创造;材料三引用霍金的话“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告诉我们生命是一次探险之旅,这正是人生的精彩之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有的人可能一帆风顺,一路平坦,而有的人则经历了种种艰辛和困难。无论你走过了怎样的路,都应该欣赏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个人生阶段。
    综合看来,题目意在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需要直面挑战,勇敢前行,积极追求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在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
    写作时,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是一个勇敢探索的过程。然后设置分论点展开论述,一是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应该坚毅地打破束缚,勇敢地向前走;二是勇于探索会激发自己的潜力,提升自我;三是探索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学习和创造,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总结全文,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应该做一个“探险家”,去寻找美丽的景色,去追求自我成长和精神的突破。拥抱精彩人生。






    A
    不仅

    因为


    /
    B
    不仅
    或许
    /


    因此
    C
    因为
    所以
    因为
    /

    那么
    D
    因为
    而且
    只有
    才能
    /
    因而
    相关试卷

    [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诗歌鉴赏,名篇默写 10分,12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