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单质碳用于冶金工业——单质碳能够燃烧
B.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强的吸附性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答案】A
【详解】A.碳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而不是碳的燃烧的缘故,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的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相符合;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很硬,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相符合;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很软,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相符合。故选:A。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
A.是无定形碳B.它们的密度小
C.疏松多孔,表面积大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答案】C
【详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疏松多孔,表面积大。故选C。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答案】C
【详解】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为正八面体结构,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正六边形结构,并且形成层状,由于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才导致了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故选:C。
4.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B.木炭粉和二氧化碳C.木炭粉D.氧化铜和木炭粉
【答案】D
【详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此黑色粉末是氧化铜和木炭粉,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故选D。
5.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
A.化学性质稳定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D.具有可燃性
【答案】A
【详解】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阳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也不易起变化,故选A。
6.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答案】C
【详解】A.N60和N2均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两者均是氮元素的单质,故选项正确;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14×60=840,故选项正确;
C.物质N60是由N60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氮分子,故选项错误;D.N60是单质所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正确。故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属于化合物
B.金刚石很硬,所以可以用作装饰品
C.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
D.石墨、金刚石、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答案】C
【详解】A.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但只含碳元素,所以该物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很硬,可用作切割玻璃,用作装饰品与其硬度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C.石墨可以用作电极是因为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D.石墨、金刚石、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C
8.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是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它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C.该物质是由金刚石和石墨构成的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答案】B
【详解】A.根据化学式C60可知该物质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C60是只含碳元素的纯净物,是碳的单质,故选项正确;C.该物质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不是由金刚石和石墨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60×12=720,故选项错误。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
【答案】D
【详解】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氧气、臭氧,故原说法错误;B.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故原说法错误;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原说法错误;D.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石墨、金刚石,故原说法正确。故选D
10.消防员若需要进入到有毒气的现场时,必须戴上防毒面具。你建议他们最好用以下哪种材料做滤毒罐
A.棉花B.活性炭C.布条D.碎纸
【答案】B
【详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收空气中的异味和毒气,棉花、布条、碎纸均不能起到该作用,故选B。
11.“本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用这句话来形容材料界的超级黑马石墨烯再合适不过了。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物质。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是一种金属材料
C.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石墨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不可能有一氧化碳
【答案】C
【详解】A.石墨烯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B.石墨烯虽然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但它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D.石墨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错误。故选C。
12.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
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C60与金刚石、石墨都属于碳的单质
【答案】B
【详解】略
1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下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
D.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答案】A
【详解】碳膜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应该属于单质,故A正确,D错误;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碳膜片与C60不是同一种物质。
1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冶炼金属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详解】A.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所以常用焦炭冶炼金属,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D。
15.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 )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碳纳米管常温下性质稳定
C.碳纳米管完全燃烧生成物是CO2
D.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强
【答案】A
【详解】A.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B.碳单质在常温型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说法正确;
C.碳纳米管由碳元素组成,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法正确;D.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说法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
16.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1)木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
(2)木炭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粉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
(4)用焦炭和氧化铁反应来炼铁: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3)(4)
【详解】(1)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表达式为
(2)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表达式为
(3)木炭粉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化学表达式为
(4)用焦炭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表达式为
17.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C可以转化成CO,请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1) 4 不活泼
(2) 金刚石 石墨 C60
(3)CCl4
(4)
【详解】(1)由图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故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金刚石碳原子排列为网状结构,石墨为层状结构,C60为足球状。(3)根据约简交叉法可知四氯化碳的化学式为CCl4;(4)2C+O22CO C+CO22CO
18.多彩的“碳”,多姿的物质。
(1)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
①碳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②图 1中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③从图 1中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写一条)。
(2)碳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如钻石、石墨等,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近期化学家首次制造出纯碳环,将极大推动分子晶体管的发展。科学家在高真空的室内,操作“氧﹣碳”分子(C24O6),逐步除去其多余的含氧部分,最终得到环碳分子。
C24O6C22O4C20O2C18(制备环碳的步骤)
①制备环碳的各步骤中,每次去除的物质X为_____(填化学式)。
②一个环碳分子是由_____个碳原子构成。
【答案】(1)非金属 硅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相同
(3)CO 18
【详解】(1)①碳属于非金属元素,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4个电子,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硅;③从图中发现的一条规律是: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C表示,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3)①根据C24O6C22O4C20O2C18(制备环碳的步骤)可知2X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X含有一个碳和一个氧,故X为CO;②由题意可知,一个环碳分子是由 18个碳原子构成。
三、实验题
19.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CuO2Cu+CO2↑ CuO
(2) 黑色粉末中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简单(或其他合理答案)
(3)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详解】(1)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
(2)碳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反应后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是红色的,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均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3)微型实验装置药品用量较少,节约药品,现象明显,操作简单;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会导致液体到吸入试管,而造成试管的炸裂。
四、科学探究题
20.某同学在学习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哪些?同学们带着疑问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O2;猜想二:只有CO;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没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二氧化碳无变化,但遇到微量一氧化碳会立即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连接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 :
步骤一: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N2;步骤二: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
[实验结论]
(1)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一成立, 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猜想_____成立。
(3)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则猜想三成立。
[实验反思]
(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请说明理由。_____。
【答案】[提出猜想]既有CO2又有CO
[实验步骤]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 二 变蓝 变浑浊
[实验反思]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答案合理即可) 不需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已收集在装置E中,没有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提出猜想]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③气体产物是CO2和CO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玻璃管中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能使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变蓝说明有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则猜想二正确;
(3)因为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一氧化碳变量,若试纸变蓝,则有一氧化碳;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CO2,则猜想三成立;
[实验反思](1)实验中要排除空气的影响,故氮气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答案合理即可);
(2)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但本题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因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已收集在装置E中,没有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本课重点
(1)碳单质种类及性质特点与用途
本课难点
(2)碳单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及碳的还原性实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