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李白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语言运用了解乐府诗的特点,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审美鉴赏提高审美情趣,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文化自信感受并学习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
导入形式1(情境导入):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诗、酒联系在一起。大诗人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传世之作《行路难》(其一)。
导入形式2(对联导入):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根据这个对联,猜猜他是谁?对,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导入形式3(电影导入):之前暑期档有一匹票房黑马——《长安三万里》,想必其中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个人,他洒脱恣意, 一生跌宕起伏,本身就像一首写不完的长诗,波澜壮阔,五彩缤纷。没错,他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作——《行路难》(其一),看看面对困境,李白是怎样做的。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元年(742年),李白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途中。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豪迈奔放,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李白的诗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体裁选择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袁行霈:“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四读四感”读字音,品节奏;(诗是和乐而歌的“歌”)读背景,识文体;(诗是感时悲己的“文”)读诗意,感画面;(诗是精心描绘的“画”)读手法,悟思想。(诗是巧思妙想的“情”)
第一步:读字音,品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欣赏名家朗读视频,在听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从整体上感受诗作。
2.请大家拿起课本大声朗读,注意易错字音字形,朗读中要注意停连节奏、语气、语调、重音等。
天宝元年,唐玄宗已经不再作为,政治已不再清明。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却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格格不入。唐玄宗把李白召入朝不过封了个侍奉翰林,典型的御用文人。在朝廷的官场中,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以纵酒狂歌为乐。但终因行为放浪得罪权贵,被下谗言,赐金放还,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此时到朝仅二年,写下此诗。
第二步:读背景,识文体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乐府诗”,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方法指导:在大体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第三步:读诗意,感画面
金杯中的美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的精美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剑环顾四周,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太公吕尚在溪边垂钓,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在本诗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
本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对偶,夸张:极力描写宴会的华美奢侈,渲染欢乐氛围、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第四步:读手法,悟思想
方法指导:赏析句子,归纳手法,分析情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化用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情感急转直下,美食佳肴难以下咽,通过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
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极度苦闷、抑郁)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停、投、拔、顾)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难以下咽,心里一片茫然?(仕途艰难)用了哪种写法?(以乐写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表现一种事与愿违、无所适从的痛苦、失望。既写出仕途的艰难,又暗含无限的悲慨。
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不是,是想象,是虚写)我们知道诗有含蓄精练、寓意深刻的特点。这两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用典,借姜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借典故之意,诉诗人之心。”含义: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的语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分为“事典”和“言典”作用:使文章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赅,议论抒情形象化,并让读者借助典故的原始意象,展开联想,扩大了文章的意境,增强了表现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反复,直抒胸臆。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显得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借南朝宗悫(què)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没有。本句表现了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形象?
一个内心孤独苦闷的李白; 一个情感动荡不安的李白; 一个言辞慷慨激昂的李白; 一个理想破灭的李白; 一个梦想起航、斗志满满的李白; 一个永不言败、豪情满怀的李白; 一个舍我其谁、疏狂不羁的李白……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前4字:昂扬、饱含希望后3字:低沉、失落
面对佳肴,食不下咽心事重重,四顾茫然
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朗读课文,文题解读,文词释义,文章大意,文学常识,典故一,典故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行路难其一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赐金放还怀才不遇,古体诗与近体诗,行路难,一语双关,诗歌之眼,行路难其一,世事艰难怀才不遇,缅怀古圣光明在前,长风破浪挂帆济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不是写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