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广西玉林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春广西玉林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用斜线,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次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卷面总分为 12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仁者见仁, 。(《周易》)
(2)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离居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消除
孤独苦闷,克服空间的阻隔。
(6)白居易在《卖炭翁》中“ , ”两句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苦处境和
矛盾心理。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4 分)
这滴水带着凤愿,经历了慢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 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古 城,来到常年鲜花点级、垂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天到灯火辉 huáng 的夜晚, 从古代到现代,
从雪山到平原,这滴水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了丽江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2)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1 分)
3.下列各项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袁隆平为我们描绘了“禾下乘凉”的远景图,如果实现,将大大提高水稻。
B.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更加突出经典性。
C.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但个人防护同样不可松懈。
D.在日常学习中, 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 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下列各项中,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现代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C.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马说》可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D.《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5.综合性学习。(4 分)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改变你我”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手册上有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宣传画(见右图),小妍不懂其中“自行车”和“树”的含义,请用通俗
的语言向她解释。(2 分)
(2)听了你的解释,小妍说:“原来低碳就是要加强体育运动啊!”小橙说:“不是吧,应该是平时生活要注意节
俭。”对他们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对他们作解说。(2 分)
二、阅读与理解。(50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第 6 题。(5 分)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① 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何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注】①湖南:西湖南边。
6.(1)“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句中的“浇”字有何妙处? (2 分)
(2)诗的后两句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相同处境?请简要分
析。(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题。(15 分)
【甲】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圣人无常 ① 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②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
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选自《古文观止·师说》)
【注】①常:永久的,固定的。②徒:同一类的人。
7.用斜线(/)为【甲】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2 分)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闻道有先后 (4)如是而已
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 分)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 分)
11.【乙】文中孔子拜郯子等人为师的事例,能不能证明【甲】文“教学相长”观点?请简述理由 。(3 分)
(三) 名著阅读。
结合《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 12~13 题。(6 分)
1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 100 多封。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这些文字
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B.《傅雷家书》中傅雷为帮儿子傅聪实现“先为音乐家,再为钢琴家,其次为人, 终为艺术家”的人生目标,
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
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水手朱赫来,在这位水手的
影响下, 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
1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 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保尔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盖上, 恶狠狠地骂起来:“老兄,这不过是虚假的英勇行为!任 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冲着自己开一枪。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办法。活得艰难,就自杀。对于胆小 鬼来说, 没有比这更好的出落了。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冲破这个铁环呢?难 道你已经忘记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城下,是如何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攻克了那座城 市吗? 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纵然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要竭尽
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1)选段中保尔想要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1 分)
(2)有人说保尔有自杀的念头是懦弱的表现。说说你的理解。(3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9 分)
月亮为什么跟着我们走
魏晓凡
①走在路上,你有没有发现随着我们的前进,路边的树木仿佛在后退? 而且离我们越近的树木“退 ”得越快。
②如果你的右方 1 米处有一棵树,那么只要你向前走 1 米,它就从你的右方“退 ”到了你的右后方 45 度处。
③如果一棵树在你右方 1000 米处,那么,你前进 1 米后再看这棵树,它几乎还在你的右方。显然,我们和
参照物的距离越远,相对位置的变化越不明显。
④如果想尽快“甩 ”掉 1000 米处的那棵树,你应该怎么做呢? 相信这个问题难不倒你,因为你只要想办法 加快自己前进的速度就可以了。假设你坐上每秒句前飞行 1000 米的火箭,那你只用 1 秒就可以轻松将右方 1000
米处的大树用到自己的右后方 45 度处了。
⑤通过上面的实验,你或许已经明白,如果参照物离你很远,而你又前进得太慢,那么你和参照物之间的相
对位置关系几乎就是静止不变的。
⑥现在我们再来看月亮,它距离我们有 384400 千米远,我们走路、骑车或者开车的速度再快都不足以将其 “甩掉 ”,所以就有了“月亮在跟着我们走”的视觉效果。
⑦不仅如此, 月亮还能跟我们走到天涯海角。这是因为月亮离我们足够远,远到了地球之外,所以只要它没 有正巧运行到太阳的方向,又没有其他东西选书住天空,那么不论何时,半个地球的人(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人)
都能直接看见月亮。
⑧最后, 请大家想想到底有没有办法在地球上“甩掉 ”月亮呢?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虽有嘉肴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B.故曰:教学相长也 温故而知新
(《论语入十二章》)
C.其贤不及孔子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秋水》)
⑨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宇宙中的天体都呈现“自东向西”的运动状态。 月亮也不例外,它每天东升西落。如果我们坐上飞机,从西向东飞,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一致,那么就会看到
月亮东升西落的速度加快了!落下得更快后,它就不能一直跟着我们啦!
(选自《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有删改)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你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几乎是静止不变的,其原因是参照物离你很远,而你又前进得太慢。
B.如果月亮没有正巧运行到太阳的方向,又没有其他东西遮挡住天空,那么不论何时,半个地球的人都能直接
看见月亮。
C.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半球的人站在地球上看宇宙中的天体都呈现“自西向东”的运动状态。
D.文章多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人类在生活中产生“月亮跟着我们走”视觉效果的原因。
15.文章第①段从“路边的树木仿佛在后退 ”写起,有什么作用?(2 分)
16.第⑥段中加点的“甩掉 ”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
17.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说明思路。(3 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 18~21 题。(15 分)
汤圆
毕飞宇
①那一天我得到了一碗汤圆。但我们乡下人要土气一些, 把汤圆叫作“圆子”。我的碗里一共有 4 个圈子, 后 来,有几个大人又给了我一些,我把它们吃光了。以我当时的年纪,我的母亲认为,我吃下去的数量远远超出了
我的实际能力,所以, 她不停地重复,她的儿子“爱吃圆子”,“他吃了 8 个”
②直到现在, 我的母亲仍认定她的儿子“爱吃圆子”,其实我不喜欢。在那样一个年代,在“吃”这个问题上,
爱和不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有”。在“有”的时候,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态度:能吃就吃。
③我还想告诉我的母亲, 那一次其实我吃伤了。很抱歉,“吃伤了”是一件很让人难为情的事,可我会原谅我
自己。
④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那碗汤圆呢?倒不是因为我“吃伤了”,首要的原因是汤圆属于“好吃的”。吃好吃的,
在当时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⑤“好吃的"有什么可说的吗? 有。
⑥我们村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如果哪一家做了“好吃的”,关起门来独享是一件十分不得体的事情,是要被
人瞧不起的。我这么说也许有人要质疑:你不说你们家做了“好吃的”,人家怎么会知道呢?这么说的人一定没
有过过苦日子。人的嗅觉是十分神奇的,在你营养不良的时候,你的嗅觉会变得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这么说吧,
你家在村东,如果你家的锅里烧了红烧肉,村子西边的鼻子会因为你们家的炉火而亢奋——除非你生吃。
⑦所以,乡下人永远都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他们只会做青菜烧肉、萝卜烧肉、芋头烧肉,一做就是满满 的一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要送。左边的邻居家送一碗, 右边的邻居家送一碗, 三舅妈家送一碗, 陈先生家送 一碗。 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 肉就成了一点“意思 ”,点缀在最上头。
⑧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的,也自私,也粗俗,但是,因为风俗,大家都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 自己有一点儿
好的马上就会想起别人。它是普遍的, 常态的。
⑨有一首俄罗斯民歌,叫《如歌的行板》。它是这么唱的:“瓦尼亚将身坐在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
倒满半杯酒/就叫人去喊卡契卡。”
⑩第一次读到歌词是在 1987 年的冬天。那一年, 我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宿舍。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几乎没 有过渡,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需要回忆,不需要。 往事历历在目。在我的村庄,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伟 大而温润的中国乡村传统依然没有派灭,它在困厄里流淌,延续: 每一个乡亲都是瓦尼亚,每一个乡亲都是卡契
卡。我就是卡契卡,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
⑪很可惜,在我还没有离开乡村的时候,这个风俗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态势,最终彻底没落了。
⑫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到哪里去了呢?
⑬“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一块与狗分享的骨头才是慈善。”这句话是杰克·伦教说的。 他揭示了分享 的本质,分享源于慈善,体现为慈善。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上大学二年级,在图书馆里。 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
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
⑭我要感谢杰克·伦教,他在我的青年时代给我送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词:分享。这个词可以让一个男我迅
速地成长为一个男人——他曾经梦想着独自抱着一根甘蔗,从清晨啃到黄昏。
⑮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分享 ”这个词的使用率正在上升。我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分享 ”终于成为
汉语世界里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而“分享”也真的成为我们切实可感的“民风 ”。
(选自《小品文选利》2018 年第 6 期,有删改)
18.文章开篇用不少笔墨叙述“我”小时候吃汤圆的故事,有何作用?(2 分)
19.按要求赏析语言。(5 分)
(1)品析第⑦段中加点的“点缀 ”一词的意味。(2 分)
(2)第⑬段中“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 ”,以“骨头 ”为喻有什么效果?(3 分)
20.阅读文章第⑥段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两段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
么?(4 分)
【链接】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
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
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揖过去了。
——鲁迅《社戏》
21.揣摩第⑮段面线句的含义。(4 分)
三、写作。(50 分)
22.我们都有过旅游、参观或游学的经历。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不仅观赏自然之美, 了解民风民俗, 同时也会有许
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遇想。活动归来,请你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向学校公众号投稿。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 6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8 分)(1)智者见智(2)曲径通幽处(3)安得广厦千万间(4)寂寞沙洲冷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每空 1 分,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给分)
2.(4 分)(1)huái chán 煌(3 分,每空 1 分)
(2)“慢”改为“漫”(1 分)
3.(2 分) C
4.(2 分) B
5.(4 分)(1)自行车代指低碳生活方式,如少开私家车,尽量步行或骑行;树代指低碳生活给地球带来的盎然 生机。(2 分,每点 1 分)(2)低碳生活不单是加强体育运动和生活节俭,更是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 一种健
康自然的生活态度, 一种保护地球的责任义务。(2 分,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6.(5 分)(1)青翠浓郁的山色好像被水浇洗过,(1 分)更显鲜艳的光彩。(1 分)
(2)“野桥 ”“断桥 ”都写了生长环境的偏远(恶劣);“何人见”“无主 ”都写出了梅花无人欣赏的寂寞。(3 分,
答对 1 点得 2 分, 答对 2 点得 3 分)
(二)7.(2 分)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每处 1 分)
8.(4 分)(1)吃(2)反思(3)道理(4)此,这样(各 1 分)
9.(2 分) A
10.(4 分)(1)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2 分)(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
老师的人。(2 分)
11.(3 分)不能,(1 分)【甲】文“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相互推动、 相互促进的”,【乙】文中孔子拜郯子等
人为师是为了说明“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可以超过老师”的道理,没有谈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2 分)
(三)12.(2 分) B(2)
13.(4 分)(1)保尔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又遭遇车祸,面临瘫痪的危险)(1 分)(2)不是 懦弱的表现,(1 分)保尔想自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继续战斗,会成为大家的累赘。他最终以顽强的毅力战
胜了自己, 这一描写既真实可信,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 分)
(四)14.(2 分) C
15.(2 分)从身边常见的现象说起,易获得读者的认知共鸣;(1 分) 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人与参照物产生位
置错觉的原因。(1 分)
16.(2 分)“甩掉 ”这里是抛开、 躲避的意思,(1 分) 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抛开、 躲避月亮的心理,增添了说明的
生动性和趣味性。(1 分)
17.(3 分) 文章首先以人与树木为例,分析了参照物的移动是与人和它的距离以及人移动的速度相关的; 接着具
体解说了“月亮跟着我们走”的原因;最后设想在地球上“甩掉 ”月亮的方法。(每点 1 分)
(五)
18.(2 分) 交代“我 ”后来学会分享、快速成长的原因;为下文写乡下人“分享好吃的”这种风俗作铺垫。(每
点 1 分)
19.(5 分)(1)“点缀 ”仅仅是碗中蔬菜的装点, 暗指当时村民生活的贫穷,(1 分)表现了村民淳朴友善的品质。
(1 分)(2)以“骨头”比喻杰克·伦敦关于骨头的那句话,以“骨”喻“骨 ”,十分新奇,(1 分)生动形象地表
现了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已融入到了“我”的血肉之中。(1 分) 表现了这句话对“我 ”影响深远。(1 分)
20.(4 分)不同点:本文记叙为主,链接材料描写为主。(2 分) 相同点:都写出了村民乐于分享的特点, 表现了
淳朴的民风。(2 分)
21.(4 分) 期盼“分享”的理念逐步成为汉语世界里每一个人的共识;期盼“分享”行为回归为淳朴民风的重要
组成部分; 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分享”带来的温暖。(答对 1 点得 2 分, 答对 2 点得全分)
22.作文。(50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春广西梧州市长洲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2024年春广西玉林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有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年春广西玉林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