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课件(66份)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先秦思想文化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先秦思想文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排查,素养提升,聚焦高考,政治秩序,君主专制,废井田,世官制,五家为“伍”,成文法,铁犁牛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的政治变动与国家治理1.列国纷争(1)表现:“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2)影响:周朝传统的________完全被破坏。2.华夏认同(1)春秋:中原各国自称“________”,“尊王攘夷”;各族在频繁往来中也产生了华夏认同。(2)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
3.变法运动(1)历史背景①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急剧变动。②政治上: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兼并战争不断,实现富国强兵。(2)概况: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________的政治制度。
(3)典型——商鞅变法
知识点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变革1.郡县制、官僚制的产生 【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1、8、17课】(1)战国时期,各国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出于争霸图强的需要,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职,使________逐渐被官僚制取代。2.国家户籍制度的建立战国时期,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以_____________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载,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簿籍上有登记。
3.从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各种治国新思想中儒家德治思想和法家法治思想影响最大。(1)成文法①《左传》记载,夏朝有《________》,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②春秋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________。
(2)德治与法治之争①早期:春秋时期,围绕子产“铸刑书”引发辩论。②儒家与法家之争(在思想界)③秦国采纳________思想,实现富国强兵,完成统一。
知识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化 【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4、7课】(1)表现①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________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劳作方式:集体劳作形式逐渐瓦解,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发展以________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③农业灌溉:各国修建________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影响: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2.手工业的发展(1)分工: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2)经营方式: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_________,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3)传承与管理:手工业者________,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3.商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春秋时期,实物借贷比较普遍,货币信贷出现。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2)出现一批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大量钱财。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的格局被突破。
知识点四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1.孔子、老子(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①思想核心:“仁”,主张关爱他人,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②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的________。③教育思想:主张“________”;倡导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④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古籍。(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①思想核心:道是万物的本原。②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③政治主张: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到________的时代。
2.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士阶层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2)诸子代表的思想
(3)意义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知识点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基本内涵 【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1课】(1)重视以人为本①社会伦理:周公提出“________”的思想,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孔子提倡“________”,主张仁者爱人。②政治伦理:民本思想。管子主张君主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孟子提出“仁政”说,主张“民贵君轻”。(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①表现:商朝人祭天地、祖先。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追求________;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②特点:尊重________,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________①先秦诸子:孔子、墨子、孟子等以天下为己任;“________________”是儒家学说的精髓。②后世士大夫: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都有家国情怀。(4)崇德尚贤,推崇________①表现: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________”;孔子提出“________”;墨子主张“尚贤”;孟子主张“尊贤”。②影响: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________的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①《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②战国:孟子“富贵不能淫”;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等。(6)主张和而不同①提出:西周末年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②阐释: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强调“人和”。
2.特点与价值(1)特点①本土性:中华文化发源于本土;发展立足于本土。②________: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③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④________:形成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⑤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________和精神动力①对民众:其道德伦理、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②对国家:维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________和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1.知识拓展——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差异
2.学习情境——华夏观念“华”“夏”在春秋之前并不连用,“华”意为光鲜、荣耀、辉煌;“夏”原指夏王朝,后演变为指有文采、有道德的中国人。春秋时期列国诸族的分布犬牙交错,中原诸侯国的文化认同凸显,华夏开始连用作为一词,并逐渐成为中原诸侯国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概念,意为礼乐文教发达的中国。思考: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长期的争霸战争;各民族的频繁交往。
3.学术情境——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制度创新叶行昆在《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一文中指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思考: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了哪些制度创新?
提示:创新: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4.图解历史——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5.学习情境——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思考:“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现象:战国时期临淄经济发达。关系: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
6.图解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动
7.生活情境——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思考: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该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这一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8.思维拓展——老子思想的内涵(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抽象的“道”。(2)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3)治国理念: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妄为),小国寡民。9.思维辨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儒家的“仁爱”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10.学习情境——百家争鸣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思考: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
提示:儒家:“德治”“仁政”、礼法并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治。
11.学习情境——儒家学者的思想追求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考:这体现了儒家学者的什么追求?
提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12.知识延伸——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探究点一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新旧秩序的嬗变01 时空观念——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核心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影响
02史料实证——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史料一 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原来贵族子孙可自于宗族宗子吃宗饭,今则无功劳便不能享有任何权利。毫无疑问,它既可以切除一切旧宗法世袭传统势力之家存在的根子,又可抑制新的宗族集团的发生,使庶民个体小家庭有机会崛起。——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史料二 通过《分户令》,商鞅把大家庭析分到最小限度,从大家庭内挖出许多闲散劳动力。通过析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不但运作力强,而且家庭成员都能“人尽所能”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干。——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历史作用。
[提示] 举措:推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历史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打击瓦解旧的宗族制度;推动庶民个体小家庭的出现。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颁布《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提示] 重大意义:形成数量众多的个体小农;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政府赋税收入;为实行什伍连坐制创造条件;形成一夫一妻小家庭,成为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
【史论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1)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等逐步确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2)经济模式:从奴隶制的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模式,逐步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3)经济政策: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和大商人出现,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4)军事制度:春秋以前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建立普遍征兵制,军队开始成为君主直接控制的国家军队。(5)户籍制度:编户齐民制出现。编户齐民是新制度之下国家对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控制的有效方法。(6)选官制度:由贵族世代垄断高官的世官制到任贤使能、因功受赏的新制度。
03分析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史料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赵翼《廿二史札记》【史料导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徒步而为相”“白身而为将”的现象,反映了社会下层政治地位的变化。【探究】指出史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提示]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士阶层的崛起,为各国变法提供了可供招揽的人才;其次,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为社会新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史论拓展】 “士”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中的地位
探究点二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文化01史料实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史料 法家的法治是针对儒家的礼治所维护的宗法等级制度而提出来的。儒家思想者把治国的希望寄托在了“圣贤”的身上,而法家则强调治理国家的关键是“法”而不是人。认为只要有了良法,并贯彻落实,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即所说的“依法治国,举措而已”。法家为了证明法治的必然结果提出了人性恶和进化论等理论用以推行法治。——摘编自朱世英、赵翠娟《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探究】据史料指出战国时期的儒法之争的实质,并分析儒家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不同命运的原因。
[提示] 实质:德治和法治之争。原因:儒家思想不切实际;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无助于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法家思想主张法律为君主服务、限制臣民的私利,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追捧。
【史论形成】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02分析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的精髓史料 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史料导读】 史料中“先王因为有善心”反映了孟子的性善论,对人性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探究】根据史料,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提示] 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史论拓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在核心理念方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2)在传统美德方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3)在人文精神方面:有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勤俭节约、和谐向善的生活理念,以及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
03开放探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史料导读】 史料第一层是《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第二层是作者对《辞海》关于百家争鸣解释的认识。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史论深化】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 [2022·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演练1】 命题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24·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卷,1]战国时期,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 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分封制趋于解体 B.郡县制得以推广C.井田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逐渐强化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庸客”没有土地等其他生活收入来源, 需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帮助有地农民或地主耕作以维持生计, 反映了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现象出现,C项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A项;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演练2】 命题点: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2023·浙江1月卷]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排除A项;材料中未进行中外对比,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在河南辉县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犁铧,这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使用了铁农具,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耕作方式的比较,不能得出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D项。
【演练3】 命题点: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制[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演练4】 命题点:战国时期儒家、法家代表人物在治国方略上的共同主张[2023·新课标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据本题材料“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恶》,意为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要求统治者要抓住这一根本问题,“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A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的共同主张,A项正确;“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B项;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孔子《论语·为政》,意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C项;“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意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演练5】 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22·湖南卷,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贵族政治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儒、墨、道、法等学派的出现本身是私学兴起和发展的表现,其传播更是冲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贵族政治是与“学在官府”局面相统一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冲击,就等于冲击了贵族政治,故选C项;题干中提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地区,并不能说上述现象促进了政治统一,排除A项;儒、墨、道等学派的出现本身是私学兴起和发展的表现,而私学的出现冲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所以并不是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当时各诸侯国多采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所以围绕民间思想的传播并不会导致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排除D项。
【演练6】 命题点:道家思想的政治观念[2022·全国甲卷,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解析: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知,这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政治理念最接近,故B项正确;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排除;韩非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排除;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非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为华夏所吸收、融合,出现了华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的“五方之民”的观念。这一变化( )A.说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消失B.有利于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C.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维系了民族政权间的和谐关系
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为华夏所吸收、融合”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得到发展,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族有助于减少民族纷争,推动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故选B项;内迁民族居四方,并未与华夏族完全融合,且民族差异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于秦朝,战国尚未建立,无法“发展”,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争战不休,少数民族与华夏族亦有冲突,并未“和谐”,排除D项。
2.[2024·河北模拟]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比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就体现了这一任务。据此判断,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A.意图平衡各国实力 B.着眼于改变经济结构C.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D.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强调“耕战”,旨在实现富国强兵,故选C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的在于兼并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非平衡各国实力,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仍着眼于农耕,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排除B项;以重构大一统为目标是秦朝以后出现的,排除D项。
3.[2024·湘西自治州模拟]下表所示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时期“君子”内涵的演变。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官僚政治开始萌芽 B.贵族政治开始衰落C.人文意识得到发展 D.礼乐文化走向瓦解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西周早期到春秋时期“君子”内涵的界定中,贵族色彩逐渐淡化,而德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转型的加速使得贵族政治逐渐没落,而德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提升,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C项;官僚政治主要体现在国家官员主要由中央政府产生,官员选拔参考的标准也逐渐由血缘转向才学,而材料中的“君子”并不一定是国家官员,排除A项;贵族政治的衰落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并不是某一历史现象能改变的,排除B项;礼乐文化走向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
4.[2024·吉林白山一模]《诗经》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农事诗,不仅《豳风七月》等民歌包含了丰富的农事信息,而且祭祀用曲《周颂丰年》《周颂噫嘻》等也直接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关注。由此可知,《诗经》( )A.支撑了礼乐制度的实施B.开创了浪漫主义的风格C.蕴含了朴素的民本思想D.印证了周王的中央集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排查,素养提升,聚焦高考,元谋人,原始农业,多元一体,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私有制,“万邦”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总复习,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及备考指导,阶段特征,基础梳理,历史概念华夏文明,富国强兵,进步性,局限性,社会转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讲 先秦政治制度的变迁-【备考无忧】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经典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君主专制,2中央集权,3选官制度,4监察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远古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专制集权制度,远古时代“禅让制”,内外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