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竹石导学案
展开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之竹石》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古诗三首之竹石》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郑燮的《竹石》一诗,让学生感受诗人以竹、石为载体,抒发自己的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质。本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剖析诗句,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古诗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达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竹石》的字词含义,如“咬定”、“立根”等,掌握诗句的朗读节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竹石》的文学特点,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学会从文学角度欣赏古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对《竹石》的学习,掌握古诗的基本分析方法,如了解作者背景、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意境等,培养独立分析古诗词的能力。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句的内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理解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5. 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古诗朗诵、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诗人郑燮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质,学习其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2. 通过学习《竹石》,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好,学会尊重和珍惜大自然。
3. 领略古诗所蕴含的哲理美,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5.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往直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竹石》的古诗意境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竹子和石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竹子的坚韧和石头的坚定,为理解诗句内涵打下基础。
2. 播放古风音乐,营造古典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学习兴趣。
3.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化身成为诗人,站在诗人的角度感受其情感,从而深入理解诗句的内涵。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竹石》的内涵:
1.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诗人为什么用竹石来表达自己的品质?”“竹子和石头分别代表了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性。
3. 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诗句的寓意。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策略如下: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如分析诗句的文学特点、探讨诗人的情感等。
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各小组汇报成果,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体策略如下:
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3. 开展课堂评价活动,如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4.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开场:以一首描绘竹子的现代诗引入,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的美感的同时,自然过渡到古诗的学习。
“翠竹青青,拔节凌云,风霜雨雪,不改其志。”
2. 提问:询问学生对竹子的了解,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谈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
3.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竹子和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竹子的坚韧和石头的坚定,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知
1. 诗人背景:介绍郑燮的生平,着重讲解他的性格特点,如坚贞不屈、高风亮节,为学生理解诗句内涵奠定基础。
2.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字词含义、诗句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让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古诗。
a. “咬定青山不放松”,讲解“咬定”一词的生动形象,表现竹子坚韧的品格。
b. “立根原在破岩中”,分析“立根”与“破岩”的对比,凸显竹子顽强的生命力。
c.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强调诗人通过竹子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信念。
3. 情感传递: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认识到在逆境中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诗句中的一个意象或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2. 讨论主题:
a. 竹子在诗中代表了什么品质?
b. 诗人是如何通过竹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c.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竹子一样的坚韧品质吗?
3. 汇报与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 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诗句的寓意和诗人的情感。
2. 归纳:总结古诗《竹石》的文学特点,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强调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
3. 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要像竹子一样,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往直前。
(五)作业小结
1.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竹石”为题,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自己的感悟。
2.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竹子的诗句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拓宽知识视野。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案例亮点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竹子和石头的图片,以及播放古风音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古诗《竹石》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 问题导向,深入探究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句的内涵。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适时给予引导。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还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反思与评价,促进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此外,开展课堂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成长。
5. 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素养
本案例将古诗《竹石》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竹子的坚韧品质,并将这种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09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开国大典导学案</a>,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案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案例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09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狼牙山五壮士学案</a>,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案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案例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09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七律长征导学案及答案</a>,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案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案例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