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2课时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2课时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生命活动,生物体,二氧化碳,紫外线,凝结核,污染物,成云致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1.结合图表资料,说出大气的组成物质及其作用。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根据地理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____________所必需的物质。②氮气:氮是地球上________的基本元素。③____________: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________,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________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①________: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②杂质:作为______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________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______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根据________、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2)在上图中填出对流层平均高度,并补绘平流层气温变化曲线。
(3)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方法技巧] 对流层高度分析法地面温度高,空气对流作用强,对流层高;反之,地面温度低,空气对流运动弱,对流层低。(1)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运动旺盛,对流层高;高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低;中纬度地区则适中。(2)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大。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冬季对流层低。
能力点 对流层逆温现象及其影响1.逆温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典例]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B.平原 C.谷地 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答案:(1)C (2)D (3)B
[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第(2)题:
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四图中只有C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
2.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解析:第2题,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集聚,从而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如图为某沿海地区一日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B.中纬地区C.高纬地区D.高山地带
解析: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整体由赤道地区向两极递减,低纬度对流层厚度大约17~18 km,中纬度12 km左右,高纬度大约8~9 km。图中对流层厚度约为12 km,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B对。
2.该地当日最有可能的天气特征为( )A.雷雨大风冰雹天气 B.烈日高温酷暑天气C.潮湿闷热无风天气 D.雪虐风饕地冻天气
解析:第2题,根据对流层内的气温垂直变化,由地表25 ℃降至对流层顶的-70 ℃左右,由此可推测出,此时该地的气温垂直递减率高于对流层的平均垂直递减率6 ℃/km,故推测其可能对应为强对流天气特征,雷雨大风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A对。
3.导致A、B两层气温垂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大气成分C.气象条件 D.纬度
解析:第3题,A、B两层分别为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等,使得地面成为直接热源,进而导致对流层内气温垂直递减。平流层二氧化碳等含量已经极低,而臭氧含量明显增加,臭氧因主要吸收短波波段辐射,使得太阳辐射成为这一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故而该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增。所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成分,B对。
[2024·湖南省阶段性检测]一般每年5月份过后,我国各地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往往伴有雷暴、大风等现象。下图示意雷暴云的结构。据此完成4~6题。
4.雷暴云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①充足的水汽 ②地转偏向力作用 ③气流上升运动 ④大气逆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4题,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生雷暴云需要有充足的水汽,以及气流做强烈的上升运动,①③正确,B正确;读图可知,雷暴云天气形成于高空,高空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②错误;大气逆温出现时,大气相对稳定,不易产生雷暴云,④错误。故选B。
5.推测我国雷暴发生的时空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B.夏秋多冬春少,西多东少C.夏秋少冬春多,南少北多D.夏秋少冬春多,西少东多
解析:第5题,由材料信息可知,雷暴是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结果,我国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雷暴天气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故选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4课时大气热力环流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知识体系构建,第3题,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5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和风速,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甲>乙>丙,风向向右偏转,近地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紫外线,航空飞行,电离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