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四单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4/0-17225226545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四单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4/0-17225226546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四单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4/0-1722522654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四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四单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0日,近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等。
B.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等。
C.《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说写陋室的文章。
D.《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荆棘(jí) 竹篾(miè) 修葺(qì) 火塘(táng)
B.晶莹(yíng) 喷香(pēn) 陡峭(dǒu) 露宿(sù)
C.麂子(jǐ) 暮色(mù) 撵走(niǎn) 驿路(yí)
D.菌子(jūn) 折损(zhé) 恍惚(huǎng) 简陋(lòu)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铭在手,一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__________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茶汤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__________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盛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___________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 荡漾 歇息B.环绕 荡漾 栖息
C.环绕 飘扬 歇息D.缭绕 飘扬 栖息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各题。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甲】(①南腔北调 ②普通)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乙】(①敏而好学 ②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丙】①(商酌 ②确定)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______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pì ①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zuò ② 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5.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誊 ②做 cuì tiēB.①誊 ②做 zú tiě
C.①譬 ②作 zú tiěD.①譬 ②作 cuì tiē
6.结合语境,为文中【甲】【乙】【丙】三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① 【乙】① 【丙】②B.【甲】① 【乙】② 【丙】①
C.【甲】② 【乙】② 【丙】①D.【甲】② 【乙】① 【丙】②
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接物的坦率、真诚。
B.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诚恳谦逊,又严谨认真。
C.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时,心里只装着读者,而不追求文章的文学性。
D.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理解:这句话通过一些小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
8.根据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竟然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B.他同样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
C.他竟然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D.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9.下面是一位同学评价叶圣陶先生的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源于仁心,成于 ① , ② 誉满天下;
出自 ③ ,为在大气,文章名传 ④ 。
A.①细处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内外B.①小节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八方
C.①细处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内外D.①小节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八方
三、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
孝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并按照需要完成孝文化专题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
近两千年来,孝感孝子层出不穷,仅明清县志记载,孝感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在《二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武汉黄陂有木兰庙(曾隶书孝感),当地人都认为代父从军、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孝女。
【材料二】
数年前,孝感女孩,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在尽心赡养父亲和继母的同时,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她竭力心力,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尽力助养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她用爱心和事业心丰富着孝感道的时代内涵。
【材料三】
孝感市大悟县梁龙,梁小龙兄弟俩为了让瘫痪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带着母亲来到上海,弟弟白天照顾母亲,晚上打工 赚钱;哥哥白天读书、打工,晚上照顾母亲。梁龙、梁小龙家庭因兄弟齐心协力践孝道、相互扶持渡难关撑起一个家而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1)解“孝”字:右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2)明“孝”道:明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填充横线上的内容。
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
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A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3)践“孝”行:为响应孝感市“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域”的倡议,班级设计了两项“我和孝文化”实践活动主题,请开动脑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一:探寻孝感地名由来。 活动主题二:开展孝文化主题演讲
活动主题三:_______________。 活动主题四: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陋室铭》《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D.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
12.下面各句中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
1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爱莲说》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作者善于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使之相得益彰。
D.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4.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②→书架伴“我”一同成长
15.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16.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第⑯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18.文中少年是书架陪伴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勇 气
【美】爱默生
①人们往往以为勇气是寻常而平凡的,然而事实证明,它是罕见而可敬的。因为,懦弱是人类的本性。由于我们是在安宁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少会面临那种需要勇气的时候。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经历过激烈场面的柔弱的男孩,却忽然要面临刺刀或其他暴力的威胁,毫无疑问,他会感到胆怯和绝望。
②怯懦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令我们无法看到广阔的天空,而适时的鼓励却常能拨云见日。克尔律治在英国海军服役期间有过这样一段轶事,14岁那年,他随亚历山大伯爵远征。当身佩步枪,列队袭击敌人的船只时,他害怕得连膝盖都在不停地颤抖。他说:“就在我将要晕厥倒地的时候,伯爵抓住了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道:‘勇敢点儿,我的伙计!你很快就会恢复的,我第一次时也和你一样地害怕。’那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同我说话。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惧怕,而是同老船员们一起勇往直前。我不敢想象,假如在那一刻,他不是鼓励我,而是嘲笑或者呵斥我,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③当孩子面临楼梯的台阶、燃烧的火炉或者飞驰的汽车时,就如同战士们面临着枪炮和伏兵一样,他们会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是,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危险,学会抵抗,他们便将克服恐惧。正如老练的马夫知道如何去平稳地驾驭马匹一样,当一个老练的士兵看到枪炮的火焰时,他便知道如何去躲避。所以,猎人不会害怕狗熊、狮子和野狼,养狗人可以轻松地制服猎犬。
④可见,对所处环境的准确判断是疗治胆怯的一剂良方,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勇气。
⑤学生之所以会被一道数学题难倒,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就会像阿基米德那样令人叹服不已。
⑥勇气还在于信念。要相信,你的智力和精神并不亚于那些你所崇拜的人。很多时候,危险只是人们的幻想而已。那些不惧困难的人会坦白地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一丝胆怯,之所以胜利,是他相信自己的身体里潜伏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⑦工作中会有挑战,生活中会有困境,学习中会有挫折,勇气是何等的重要。你,应当更勇敢一些。
(选自《爱默生随笔精选》,有删改)
19.请简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20.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1.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22.联系本文②~⑥段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你是如何获得勇气的。
六、作文
23.按要求作文。
春天总有去的时候,花儿总有凋零的时候,阳光总有被阴云遮蔽、被黑暗吞没的时候,但你相信春去了还会回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黎明总还会要到来,只要阳光永远在心中。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_________是我心中的阳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作时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D 6.B 7.C 8.D 9.B
10. (1)“孝”就是子女尽心尽意的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 (2)示例:小孝撑家(持家、爱家、护家); 孝是齐心协力(侍奉亲人)、互相扶持的敬老情怀(美好品德) (3)示例:采访知名孝子、 举办孝文化专题讲座、
11.C 12.C 13.B
14. “我”看到老师家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15.“笑意”表明妈妈为“我”如此爱书而感到高兴,对“我”用字典做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待。 16. 批注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 批注二:“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示例: 三、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四、“美丽的家伙”表达了“我”与书架亲昵的感情。五、通过心理描写,表达“我”即将拥有书架的愉悦心情。 17.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陪伴“我”,给“我”力量。 18.陪伴我的是台灯,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老朋友。在我成功时,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给予我力量。
19.首先由人的本性是怯懦的说起,提出勇气的可贵;然后从“外界的鼓励“了解环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等三个方面谈获得勇气的途径;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具有勇气。 20.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人面临危险的处境需要准确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可获得勇气的观点。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信念能够使人具有勇气,即使面临死亡,也能泰然自若,乐观地认为死亡是上帝给他的特殊礼物。 22.示例:鼓励会让人获得勇气。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特别紧张,愣在台上,这时候,看到班主任对我竖起大拇指,我鼓起勇气,战胜了恐惧,发挥出色。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23.例文
母爱我心中的阳光
母爱如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灵。母爱如一缕希望的阳光,时刻温暖着我的心田。世界上有一个最值得我们感恩的人,那就是母亲!
“叮铃铃……”太好了,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我可以去老家玩了。到了老家,我就可以尽情吃,尽情玩了。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开车送我去老家,路上我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哼着小曲儿。
七天过去了,妈妈来了,我急忙打听我的成绩。不要紧张,这次考得一定不差。我心里暗暗地想着。可真实的成绩却让我大吃一惊。“儿子,你这次的成绩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真是字字如雷!听到这个消息,我双膝一软,跌坐在沙发上,眼眶有些湿润了。这下又少不了一顿臭骂,我在心里失落地默念着。
可是,妈妈却平静地鼓励我:“孩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太骄傲自满了,自然会退步。下次你只要细心一点儿,认真一点儿,一定可以奋起直追的。妈妈相信你!”说完还用充满鼓励的眼神看着我。
我的心为之一颤,既然妈妈都这么说了,我一定可以做到,加油!我大声承诺:“妈妈,我一定会加油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回到家,我就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每当我坚持不住时,就会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和那个深情的眼神。这时,总会有一股力量流过我的全身,给我坚持下去的信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后的期中考试中,我不但恢复了全班第二的名次,还进步到全级第四,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母爱是多么神奇!我爱我的妈妈!是她的鼓励让我战胜了无数次困难,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这种爱就像一缕希望的阳光,让我得到一股非凡的力量和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测试第一单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