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9/0-17225226596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9/0-17225226596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31249/0-17225226597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爱慕之情。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毡鞋 点掇 迟钝 不期而至
B.厄运 模拟 辜付 千钧重负
C.轮廊 保佑 凸现 耐人寻味
D.概率 合拢 吟唱 惊心动魄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殷红 诞生 阔别 选聘
B.谣言 戈壁 援助 逝世
C.妇儒 癌症 决胜 胆识
D.睿智 叱咤 氢弹 博土
5.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________得多了。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________地转过身子。
(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________压根儿就没想到这点。
A.精致 滞笨 大概
B.精致 笨拙 或许
C.精巧 笨拙 大概
D.精巧 滞笨 或许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①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 )(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②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ì(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伛( ) 一层yì( ) xiāng( ) qiàn( )
(2)改正文中的错别字“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划线的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划线的句子②运用了什么描写?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吧,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四、对比阅读
8.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清照
后屏居①乡里十年,仰取俯拾②,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注]①屏[bǐng]居:退职闲居,指赵明诚去官后携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②仰取俯拾:仰头取,低头拾,是说生活俭约。③铅椠(qiǎn):书写工具,这里指校勘、刻写。④率:标准。
(1)[甲]文中的“鸿儒”指 _____
(2)[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有高雅的爱好,即[甲]文中的“_____,_____”,[乙]文中则指“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
①竭其俸入 _____
②反不得饮而起 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夜尽一烛为率
(5)对[乙]文中作者和丈夫“甘心老是乡”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在这里生活可基本做到衣食有余。
B.他们对古籍典故的记忆比拼充满乐趣。
C.他们都沉醉于勘校、整理古书和文物。
D.他们收藏书画的成就远超其他收书家。
(6)[甲][乙]两文对我们该如何面对简陋的环境或艰苦的条件都有所启发,请你结合两文的内容,用一个恰当的复句具体阐释自己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壁……
一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错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鸣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
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你……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终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二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
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
“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三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鼓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
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后:“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时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
9.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
10.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11.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
12.标题“善的回音壁”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
【链接材料】在《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关于“品德修养”指标内涵的解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培养与践行,弘扬大爱大德大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理性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自尊自信,意志坚强。
阅读杨绛《老王》(节选),完成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上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14.理解“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加点词“镶嵌”的含义和作用。
1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画线部分。
16.课文的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六、作文
17.小作文
学校准备派李阳同学参加2017年6月21日至22日在市青少年宫举行的“阳光 少年快乐成长”演讲比赛。请你以李阳同学的名义向他的班主任刘老师石一张请假 条,写请假条的时间为2017年6月18日。
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
内容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主要矛盾冲突
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担心借不到
②
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响应
化解人
①
列车员
小孩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A
6.(1) yǔ 翳 镶 嵌
(2) 登 蹬
(3)夸张 外貌描写
7. (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故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8.(1)博学的人。
(2) 调素琴 阅金经 以事铅椠
(3) 竭尽。 得到。
(4)每晚以烧完一枝蜡烛为准。
(5)D
(6)即便我们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己的品行与志趣。
9.(1)老二 (2)姑娘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大爷,自己却站着。 10.这句话通过老大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大因为儿子上大学借钱而愁容满面的样子,“狠狠”也写出了老大内心的无奈和悲痛之情。 11.(1)用小孩的话点明文章的主题:善良的举动是不需要用金钱来作为报酬的,善良的行为需要的是被肯定和认可。(2)通过小孩的话,引起读者的深思,思考对善意的人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从心灵深处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3)总之,小孩的话,升华主题,耐人寻味,引起共鸣。 12.(1)回音壁:本意是指声音传播通过墙壁产生的回荡的效果。在这里是指文中三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他们的善意传递出去,并且在人群周围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认可和称赞。(2)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且把这份善良传给身边的人们。
13.老王去世前拖着病体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 14.镶嵌;本指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这里把老王比作嵌进门框里的物体,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话、僵直的状态,也写出“我”见到老王时的诧异、担忧和同情。 15.运用肖像描写,写老王的外貌和神态,刻画出老王当时病情的严重,病容的可怕,突出了“我”对老王的担忧、关切、同情,也为后文写老王的离世理下伏笔。 16.①老王抱病上门送香油和鸡蛋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我却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②老王需要的是尊重、平等以及临终前表达谢意的机会,而“我”给予老王的是同情,施舍,所以感到“愧作”。③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17.答案示例:
请假条
尊敬的刘老师:
我因参加2017年6月21日-22日在市青少年宫举行的“阳光少年快乐成长”演讲比赛,不能来学校上课,特向您请假两天,请批准。
请假人:李阳
2017年6月18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综合测试(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