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展开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积累运用。(共8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2.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精兵简政(简化) 焉知非福(谁,怎么) 川流不息(河流) 声泪俱下(一起) B . 死得其所(地方) 见微知著(著名) 震耳欲聋(快要) 至仁至义(到) C . 万象更新(改变) 无济于事(帮助) 赴汤蹈火(热水) 不以为然(对,正确) D . 锲而不舍(镂刻) 诲人不倦(教导) 望而却步(看) 过犹不及(达到)
3. 一位外国学生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诗词的赞叹。请你用一组更贴切的词语替换“漂亮”一词。( )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____:语言漂亮____,内容漂亮____,读完的感觉漂亮____。
A . 精致 含蓄 丰富 余音绕梁 B . 精美 含蓄 丰富 回味无穷 C . 内涵 多彩 优美 津津有味 D . 精彩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孰为汝多知乎?”是一个反问句,而“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一个设问句。 B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做法”与“有些人不能理解他的做法”表达的意思一样。 C .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与“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表达的意思一样。 D . “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身上开花结果呢”与“我们播下的种子没有理由不在自己学生身上开花结果”意思一样。
5. 对联讲究平仄与对偶,根据这一规律,“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应是( )。
A . 红梅正报万家春。 B . 四季彩云同燕来。 C . 岁岁平安福寿多。 D . 万水千山尽得辉。
6. 将下列关联词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如果……就…… ②因为……所以…… ③只要……就…… ④不管……都……
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我们____有缺点,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行。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改正。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①④②
7. 古诗词和名言积累。
诗中有良辰好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无声”是杜甫笔下润泽万物的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领略到的小院关不住的春景。诗中有高洁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于谦清白做人的情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郑燮刚正不阿的骨气。名言中有人生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用心读书,才会文辞精妙;“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行”劝诫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意见。
8. 口语交际。
诸多家长反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孩子的“电子保姆”。给他(她)一个电子产品,再调皮捣蛋的孩子都可以变成安静的“天使”。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二、阅读理解。(共11题)
文言阅读
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哺乳之,怀抱之。有疾,则延医诊治。及年稍长,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忘其恩乎?
【注释】延:请 及:等到
9. “父母哺乳之,怀抱之”中,“之”意思是( )。
A . 到,往 B . 助词,的 C . 代词,代指刚出生的人 D . 代词,代指“我”
10. 联系注释和上下文,翻译句子。
为子女者,岂可忘其恩乎?
11. 文中写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写一写你父母的辛劳体现在哪些地方。
课内阅读。
最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2. 选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作者举了三个类似的事例,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3. 选文中,事例是按照下面的顺序展开写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余三部分。
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四部分中,如果要证明“真理来自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应详写第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4. 文中加点词“反复”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课外阅读。
老海棠树(节选)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在树上玩耍的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自己干吗非要这么累?”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上射弹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了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的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⑥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⑦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一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
15. 请按照时间顺序,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奶奶所做的事。每空不超过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奶奶一生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对“奶奶的张望”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奶奶的张望主要包含着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B . 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 . 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光抛弃。 D . 奶奶的张望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帮助。
17. 读第⑤段画横线部分,联系上下文,说说奶奶为什么执意不让自己闲着?
18. 品读第⑥段画曲线部分,揣摩三声“奶奶”的语气,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19. 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作为年轻人,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哪些教训?
三、快乐表达(共1题)
20. 习作。
生活中哪些事曾带给你从“?”到“!”的体验?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还是从怀疑到坚定,或者是从苦恼到喜悦?请把你的某一次经历写下来,注意把过程写具体,把从“?”到“!”的情感变化写清楚。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题号
一
二
三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fèi téng
bō xuē
pái huái
dān gē
chén yù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yī wēi
yòu zhì
lǐng yù
kǒng bù
shū j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语文][期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共5页。
[语文][期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营,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