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2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2.1951年,英国学者玛格丽•佩勒姆宣称:“非洲没有书面语言,因而也不存在历史”。1963年,牛津大学教授特雷沃尔•罗珀也曾断言:“可能在将来会有非洲历史可以讲授,但目前还没有,只有在非洲的欧洲人的历史,其余是一团漆黑……而黑暗不是历史的题材。”上述言论( )
    A.推动了非洲历史观的非殖民化
    B.客观呈现了非洲的文明轨迹
    C.意在维系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
    D.本质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3.如图为1855年英国某报刊刊载的漫画《对泰晤士河污染情况的观察》,并配有文字:“法拉第向泰晤士河递去了他的名片;我们希望这个肮脏的家伙能向这位知识渊博的人求教。”该漫画表明( )
    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C.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共识
    D.上层社会主导环境污染的治理
    4.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人们更愿意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后( )
    A.公民政治地位获得提升
    B.旧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民众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国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5.关贸总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这主要表明( )
    A.冷战没有制约世界贸易的发展
    B.世界贸易逐渐走上制度化轨道
    C.关贸总协定主张降低各国关税
    D.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得以健全
    6.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7.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们纷纷仿效路易十四,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英国的王公大臣和上层社会的贵族等也莫不如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
    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
    8.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
    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
    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9.茶叶最初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普通民众一般消费不起。到17世纪末,荷兰的饮茶已较普遍,茶叶很少放在药店出售,而是放在杂货店售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荷兰垄断了亚欧间的海上贸易
    B.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C.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的发展
    D.欧洲医疗条件的改善
    10.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任命柯尔柏(1619﹣1683)为财政总监,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协助开办手工工场,其中大型集中的手工工场达到113家,这些“皇家工场”不仅有国家贷款,而且取得专利权。这些措施反映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C.君主专制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D.近代国家经济思想的形成
    11.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
    B.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12.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明显加剧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启动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9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
    ——摘编自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选择题
    1.如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
    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
    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答案】A
    2.1951年,英国学者玛格丽•佩勒姆宣称:“非洲没有书面语言,因而也不存在历史”。1963年,牛津大学教授特雷沃尔•罗珀也曾断言:“可能在将来会有非洲历史可以讲授,但目前还没有,只有在非洲的欧洲人的历史,其余是一团漆黑……而黑暗不是历史的题材。”上述言论( )
    A.推动了非洲历史观的非殖民化
    B.客观呈现了非洲的文明轨迹
    C.意在维系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
    D.本质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答案】D
    3.如图为1855年英国某报刊刊载的漫画《对泰晤士河污染情况的观察》,并配有文字:“法拉第向泰晤士河递去了他的名片;我们希望这个肮脏的家伙能向这位知识渊博的人求教。”该漫画表明( )
    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C.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共识
    D.上层社会主导环境污染的治理
    【答案】B
    4.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人们更愿意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后( )
    A.公民政治地位获得提升
    B.旧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民众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国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答案】C
    5.关贸总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这主要表明( )
    A.冷战没有制约世界贸易的发展
    B.世界贸易逐渐走上制度化轨道
    C.关贸总协定主张降低各国关税
    D.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得以健全
    【答案】B
    6.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答案】B
    7.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们纷纷仿效路易十四,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英国的王公大臣和上层社会的贵族等也莫不如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
    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
    【答案】C
    8.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
    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
    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答案】A
    9.茶叶最初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普通民众一般消费不起。到17世纪末,荷兰的饮茶已较普遍,茶叶很少放在药店出售,而是放在杂货店售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荷兰垄断了亚欧间的海上贸易
    B.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C.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的发展
    D.欧洲医疗条件的改善
    【答案】C
    10.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任命柯尔柏(1619﹣1683)为财政总监,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协助开办手工工场,其中大型集中的手工工场达到113家,这些“皇家工场”不仅有国家贷款,而且取得专利权。这些措施反映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C.君主专制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D.近代国家经济思想的形成
    【答案】D
    11.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
    B.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答案】C
    12.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明显加剧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启动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9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
    ——摘编自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背景: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整合并垄断了英国在东亚的贸易;以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或以商业资本为主);建立起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
    (2)条件: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影响:加强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解析:(1)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要结合新航路开辟以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来进行说明,东印度公司兴起的特点,从材料中“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可以看出是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从“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可以看出联合并垄断了英国在东亚的贸易;“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可以看出是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而且建立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够长期获得高利润,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2)英国在18世纪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看,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和殖民霸权的确立,经济上英国手工工厂的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三角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使得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身份
    称谓
    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
    半岛人
    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克里奥尔人
    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
    梅斯蒂索人
    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
    穆拉托人、桑博人等
    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身份
    称谓
    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
    半岛人
    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克里奥尔人
    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
    梅斯蒂索人
    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
    穆拉托人、桑博人等
    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科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