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2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是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这说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 )
    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诉求
    B.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彰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2.1901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章程》规定,学生要“知今日中国疆域之大略,五洲之简图”;教师须“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并运用本县、本省、本国地图配合课堂教学”。这有助于( )
    A.宣传地理学科知识B.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C.培养学生家国情怀D.规范课堂教学程序
    3.1950年代,山东农村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是“适应祖国生产建设的需要,解决母亲参加生产孩子在家无人管的困难”,1960年代则变为“德、智、体、卫”诸方面均得到开展,注重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一训整适应了( )
    A.德育教育的加强B.扫盲教育的需要
    C.学前教育的普及D.幼儿教育的规律
    4.湖南省在1958年诞生了(创建)许多高校,如南华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堪称湖南“高校元年”。据此可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 )
    A.实现了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B.重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C.适应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旨在提升劳动者技艺水平
    5.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圈粉无数,“考古热”、“博物馆热”蔚为风潮。“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年参观人数增加1亿人次。由此可知,这有利于( )
    A.中华文化的传承B.历史古籍的保存
    C.学校教育的完善D.博物馆馆藏的增加
    6.宋代农村小学冬季开学故称“冬学”。陆游在一首诗中说“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母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据此可知宋代冬学( )
    A.深受科举制的影响B.主要学习农业知识
    C.立足基本社会生活D.并非基础教育主流
    7.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A.下棋B.舞蹈C.武术D.驾车
    8.1950年至195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教育运动。全军参加文化学习的人数达150多万人,其中干部32万人。全军共抽调14万干部担任文化教员和其他教学工作,每个连队配备3~4名文化教员。这一运动( )
    A.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B.为抗美援朝奠定了胜利基础
    C.初步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
    D.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文化水平
    9.如图为2000年《人民日报》夏季奥运会报道高频词词云图(字号越大表示频次越高)。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果显现
    B.体育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
    C.体育新闻传播注重弘扬奥运精神
    D.新闻宣传途径趋于多样化
    10.1956年以后,根据“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国向苏联大举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内紧缺的专业,国内能培养或国内不能培养但不紧缺的专业都被排除在外,但这也出现了因语言不过关而影响专业学习的现象。这反映了( )
    A.留学生选拔不够严格
    B.教育领域存在急功冒进
    C.外语教育与实际脱节
    D.教育服从国家发展需要
    11.据《册府元龟》记载,唐朝的国子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 )
    A.推动儒家经典通俗化
    B.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
    C.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
    D.推动了唐诗、宋词的发展
    12.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九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该展览单元可能为( )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适应(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大批重要文物集中收藏,遂建立了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珍贵文物数百万件,以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像、古罗马遗迹、美洲石器等闻名于世,有些文物的收藏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文物原生地。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如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从敦煌盗取的大量文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实验室,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进行修复和保存,许多被破坏的文物在修复者和先进仪器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摘编自《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游遍欧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05年创办了以“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的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苑。在该时期,中国博物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了三馆各自任务,“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人文馆中,求能系统地表示世界文化之演进,中国民族之演进。工艺馆中,表示物质文化之精要,尤其关于国防者,用以激励国人”。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要求各省都要成立科学馆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省博物馆就是在原科学博物馆或科学馆基础上重建的。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英博物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博物馆的认识。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如图是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这说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 )
    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诉求
    B.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彰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B
    2.1901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章程》规定,学生要“知今日中国疆域之大略,五洲之简图”;教师须“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并运用本县、本省、本国地图配合课堂教学”。这有助于( )
    A.宣传地理学科知识B.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C.培养学生家国情怀D.规范课堂教学程序
    【答案】C
    3.1950年代,山东农村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是“适应祖国生产建设的需要,解决母亲参加生产孩子在家无人管的困难”,1960年代则变为“德、智、体、卫”诸方面均得到开展,注重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一训整适应了( )
    A.德育教育的加强B.扫盲教育的需要
    C.学前教育的普及D.幼儿教育的规律
    【答案】A
    4.湖南省在1958年诞生了(创建)许多高校,如南华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堪称湖南“高校元年”。据此可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 )
    A.实现了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B.重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C.适应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旨在提升劳动者技艺水平
    【答案】C
    5.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圈粉无数,“考古热”、“博物馆热”蔚为风潮。“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年参观人数增加1亿人次。由此可知,这有利于( )
    A.中华文化的传承B.历史古籍的保存
    C.学校教育的完善D.博物馆馆藏的增加
    【答案】A
    6.宋代农村小学冬季开学故称“冬学”。陆游在一首诗中说“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母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据此可知宋代冬学( )
    A.深受科举制的影响B.主要学习农业知识
    C.立足基本社会生活D.并非基础教育主流
    【答案】C
    7.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A.下棋B.舞蹈C.武术D.驾车
    【答案】D
    8.1950年至195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教育运动。全军参加文化学习的人数达150多万人,其中干部32万人。全军共抽调14万干部担任文化教员和其他教学工作,每个连队配备3~4名文化教员。这一运动( )
    A.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B.为抗美援朝奠定了胜利基础
    C.初步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
    D.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文化水平
    【答案】D
    9.如图为2000年《人民日报》夏季奥运会报道高频词词云图(字号越大表示频次越高)。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果显现
    B.体育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
    C.体育新闻传播注重弘扬奥运精神
    D.新闻宣传途径趋于多样化
    【答案】C
    10.1956年以后,根据“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国向苏联大举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内紧缺的专业,国内能培养或国内不能培养但不紧缺的专业都被排除在外,但这也出现了因语言不过关而影响专业学习的现象。这反映了( )
    A.留学生选拔不够严格
    B.教育领域存在急功冒进
    C.外语教育与实际脱节
    D.教育服从国家发展需要
    【答案】D
    11.据《册府元龟》记载,唐朝的国子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 )
    A.推动儒家经典通俗化
    B.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
    C.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
    D.推动了唐诗、宋词的发展
    【答案】A
    12.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九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该展览单元可能为( )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适应(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大批重要文物集中收藏,遂建立了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珍贵文物数百万件,以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像、古罗马遗迹、美洲石器等闻名于世,有些文物的收藏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文物原生地。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如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从敦煌盗取的大量文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实验室,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进行修复和保存,许多被破坏的文物在修复者和先进仪器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摘编自《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游遍欧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05年创办了以“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的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苑。在该时期,中国博物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了三馆各自任务,“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人文馆中,求能系统地表示世界文化之演进,中国民族之演进。工艺馆中,表示物质文化之精要,尤其关于国防者,用以激励国人”。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要求各省都要成立科学馆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省博物馆就是在原科学博物馆或科学馆基础上重建的。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英博物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博物馆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点:国立公共博物馆;许多文物来自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掠夺;藏品丰富,种类繁多;运用先进科技保护文物。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英国社会对文教事业的重视。
    (2)影响:收藏并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推动思想解放;推动实业救国热潮,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为后世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认识:博物馆是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发展博物馆事业应建立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科技和思想理念推动其发展;博物馆发展应体现和平交流、保护传承为主的理念,反对以保护为名对其他国家进行掠夺。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