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1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2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3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4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5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6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7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3)第8页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课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探究与分享,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探究辨析,封建社会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重点介绍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阐释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结构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本课紧紧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坚定信念,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准备,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历史和理论基础。
    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是什么推动人类社会形态不断更替?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法律、道德、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
    1、生产力(1)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2)内容: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决定因素、主导作用)、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2、生产关系(1)含义: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3、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合促进,不适合阻碍。
    4、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6、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的地位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原因、特点)4、原始社会的政治关系5、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根本原因)6、私有制的确立(时间、原因、标志)
    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一)原始社会——漫长的人类童年
    (1)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2)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1)原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其生产关系的特点。(2)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1)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2)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3)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一)原始社会—漫长的人类童年
    4.原始社会的政治关系
    娃他妈,我研究出个铜器,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了!咱家单飞吧!
    兄dei们,铜器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
    兄dei们,我种地的效率高,和你们一起种地平均分配很吃亏,我家想要一块地自己种!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出很多粮食?想不想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听我的!
    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3)标志: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1、奴隶社会的形成、阶级的含义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3、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5、国家的产生及本质6、如何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私有制确立)
    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加剧
    原始社会解体,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1.奴隶社会的形成、阶级的含义
    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商周时期青铜器掐银丝爵杯
    商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奴隶主与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思考:1、假如你是奴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对待这样的剥削和压迫?2、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对待经常反抗的奴隶?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经济基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
    奴隶主为维护自身利益,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起义失败,反抗的奴隶被钉死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1)产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2)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金属工具(青铜)的广泛使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有人认为,从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时间、原因)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发展的表现4、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和方式5、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6、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尼古拉斯拥有500个奴隶,奴隶们每天耕种,但收成全都归他所有,他每天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在其他奴隶主那看到了用铁犁和牛耕地,速度快多了。又听说修筑水利,可以让农田洪旱保收。于是,他决定这么干。果然,使用铁犁牛耕,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奴隶主想,该让剩下的200人做什么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奴隶去开垦荒地,并占为己有。但是,奴隶主担心起来了,私田越来越多,奴隶们也越来越不听话,该怎么提高他们耕田的积极性呢?开垦的私田又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占有呢?于是,奴隶主想了个办法,他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收取一部分收成作为地租。同时,联合其他奴隶主,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
    根据材料,说明奴隶制社会生活后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式生产工具(铁制工具、牛耕技术、水磨、轮犁等)的使用
    旧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阻碍生产力
    把土地分为小块交给破产的奴隶耕种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是少量土地,③产品分配关系: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给大家介绍一下俺们封建社会!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发展表现在: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3.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生产力 生产关系
    4.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关系
    (1)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3)剥削方式:①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6.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经济上剥削农民政治上压迫农民文化上钳制劳动人民
    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特点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基本条件3、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内容、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地位)6、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情境探究:尼古拉斯是怎么从地主变成商人的?
    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产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2)特点: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作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雇佣劳动创造的价值-工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基本条件
    ① 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有人)
    ② 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有钱)
    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钱,我有了,而且很多!现在,我想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
    查理一世(上)和路易十六(下)被送上断头台
    呵呵!真的是痴心妄想吗?
    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较量
    2.资产阶级革命(自主学习课本7-8页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原因:(2)过程:(3)结果:(4)意义: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有很大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新兴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夺取政权的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消极方面:发生经济危机 (P9-10)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母亲:‘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呢?’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将奶牛大批杀死。” 请结合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我每天挖50斤煤炭,但我每天只拿价值10斤煤炭的工资,剩下卖煤的钱都进了老板腰包里,老板赚到的钱就是剩余价值。
    1、如果社会上的多数穷人需要但是买不起,少数富人买得起但用不了那么多,煤炭剩下了,这叫“生产相对过剩”。2、如果穷人富人都不需要,煤炭一点没卖,全剩下了,这个叫“生产绝对过剩”。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结)
    (2)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3)地位: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
    要不然,咱们给这帮穷家伙点儿福利吧!
    资产阶级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是否改变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原因?
    资产阶级所采取了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这会让资本主义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它略微放松一点。” ——马克思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④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知识整合】比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
    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
    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私有制的确立
    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矛盾、国家
    产生、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阶级关系、主要矛盾
    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逐渐代替石器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直到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人类告别漫长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这一过程( )①激活了人所固有的私有观念,产生了私有制 ②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④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示范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社会的地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疯狂原始人》,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社会的产生,奴隶是如何产生的,奴隶制国家产生,封建社会的产生,添加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与法治》,《逻辑与思维》,《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学什么,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政治这门课有什么用,德育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评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导航,体系建构,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核心概念,反作用,议题探究,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共同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