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大气运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唯物观。
综合思维:空气的对流实验热胀冷缩的原理引出热力环流,从而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且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
区域认知:可以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判断气压的高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中有一则故事:诸葛亮精心设计把司马懿诱入上方谷内,以干柴火把截断谷口。司马懿进退无路,面临火焚灭顶之灾。正在此时,天地间突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司马懿趁机杀出重围。事后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其实诸葛亮不知道这火虽然是他放的,但是这雨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分析它。
【教师讲解】
一、基本概念
1、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
结论1: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受热均匀。)
【活动探究1】
实验演示:
将一碗热水和一碗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封严。
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碗上方)开一个洞。
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小组活动:
1、在纸上画出烟雾运动过程图
2、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请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承转】对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当纠偏。带着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疑问,接下来进行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活动探究2】地面受热均匀情况下的大气运动状况
【提问】在地表性质冷热均匀的情况下,三地的气温、气压随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大气运动吗?
【小结】A、B、C三地气温相等,气压相同,大气处于静止状态。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相同。
【活动探究3】地面冷热不均情况下的大气运动状况
【提问】当图中A、B、C三地受热情况不同以后,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三地近地面和高空中的气压状况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结】结合学生的回答,以以下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明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提问】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太阳辐射)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冷热不均)
3、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气压差异)
【学生活动】结合下题掌握热力环流重气流的运动情况及近地面气温、气压的差异
(1)1、2、3、4、5这五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来(2)3、5这两点, 点气压高, 点气压低。
(3)A、B两点, 点气流上升, 点气流下沉。
(4)用“ → ”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5)A、B两点, 点受热, 点冷却。
【归纳总结】热力环流中的温压关系
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
3、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4、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5、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学以致用】“火烧上方谷”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
【小结】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再加上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第2课时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生举例,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学生活动,学以致用,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及反思</a>,共5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等压面,热力环流,海陆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