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2025届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2025届高考化学考点剖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0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3~14题)
考点1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15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临行爆竹响空谷,青烟一缕千峰吼。”下列反应类型与诗句没有关联的是( )
A.放热反应B.复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D.熵增反应
2.研究发现硫化氢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而且具有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下列硫化氢的转化过程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4.关于反应(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1ml,转移6ml电子
B.是氧化产物
C.该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的配体中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
5.1986年,化学家KarlChrite首次用化学方法制得F,这也是合成化学研究上的一大突破。具体制法为:
①
②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可选择玻璃容器作为反应①的容器
B.②中反应可证明酸性:HF>HCl
C.③中制备的可用排水法收集
D.反应①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
6.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F和HF均发生氧化反应
B.是还原剂
C.转移3ml电子,1ml 被氧化
D.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7.某些化学反应现象能用于制造影视剧中美轮美奂的“仙境”。例如,向置于温热石棉网上的和Zn粉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能持续产生白烟,涉及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ZnO是氧化产物B.该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水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D.每生成1个共转移5个电子
8.实验室常用标定,同时使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中是还原剂
B.和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C.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
D.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
9.一种借用的转化,消除气体污染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只是氧化产物
C.利用上述转化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该过程的总反应可能为
10.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混合共熔,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转移
C.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
11.将一定量的通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和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B.的生成是温度升高而引起的
C.该溶液中的质量为
D.整个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工业上,可用纯碱溶液吸收硝酸厂排放的尾气中的,并实现资源再利用。有关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溶解度:
B.和的混合气体一定能被溶液完全吸收
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区分和溶液
D.①、②、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3.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B.②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②中试管口出现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
D.③中浓被还原成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14.(24分)Ⅰ.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化学反应原理为:。
(1)NaH中氢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反应中NaH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每生成1个分子,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
Ⅱ.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浓)(未配平)。与反应生成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6)溶液能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表示。
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若有32 g铜参与反应,则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7)已知反应方程式:(浓)。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15.(24分)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硝基的炸药等。有机化工中也用硝酸与丙烯或乙烯、乙二醇作用制取草酸。
(1)某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若稀只被还原成NO。
①写出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8克铁与含1.6摩尔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g。
(2)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
①配平方程式:。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反应中转移电子0.3ml,标准状况下生成是___________mL。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爆竹爆炸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爆竹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B符合题意;
C.爆竹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爆竹爆炸是熵增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A
解析:过程①可以通过硫酸铜与硫化氢发生复分解反应实现,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②③④中硫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
3.答案:B
解析:A.氯气在反应中应失去电子,碘化钠得到电子,故A错误;
B.反应中C失去,得到,故B正确;
C.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不能出现交叉,氯酸钾和氯化氢中的氯元素都生成氯气,故C错误;
D.反应中钠失去电子,氯气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中C为-2价,中为0价,有2个C原子发生变价,生成1ml转移4ml电子,故A错误。
5.答案:D
解析:玻璃容器的主要成分为,能和反应,所以不能选择玻璃容器作为反应①的容器,A错误;HF为弱酸、HCl为强酸,B错误;和反应生成HF和,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反应①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计量数之比可得,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正确。
6.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KF和HF都没有化合价变化,没有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B正确;
C.该反应中转移3ml电子,1ml 被还原,不是被氧化,C错误;
D.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是还原产物,氧气为氧化产物,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Zn作还原剂,则ZnO为氧化产物,A项正确;
B.该反应中,中,中N显-3价,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中的N显+5价,降低到0价,作氧化剂,则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错误;
C.向置于温热石棉网上的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能产生白烟,并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水不是反应物,但能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则水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C项正确;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建立关系式:,则每生成共转移5 ml电子,D项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反应Ⅰ中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正确;
B.的氧化性强于高锰酸根离子,故其与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共存,B错误;
C.反应Ⅰ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故氧化性,反应Ⅱ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故氧化性,氧化性:,C正确;
D.反应Ⅰ中被氧化为,反应中溶液变为紫色,反应2中被还原为,反应中溶液的紫色褪去,所以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反应①中分解生成和,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反应①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反应②中NO得电子被还原,NO的反应产物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和NO不会引起温室效应,NO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为,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会形成酸雨,故C错误;
D.该转化过程是在的催化和光照条件下,和发生反应生成,则该过程的总反应可能为,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生成1ml高铁酸钾,转移3ml电子,故B错误;
C.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因氧化而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硝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高铁酸钾是反应的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则硝酸钾的氧化性强于高铁酸钾,故D正确;
答案选B。
11.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示,反应生成0.06ml和0.03m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故A正确;
B.反应刚开始时只生成,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生成,的生成是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故B正确;
C.反应生成0.06ml和0.03m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子守恒,反应同时生成0.21ml,根据电荷守恒,0.06+0.03+0.21=0.3ml,所以溶液中的质量为0.3ml×56g/ml=16.8g,故C错误;
D.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0.06ml和0.03ml,则被氧化的氯元素为0.09ml,反应生成0.21ml,被含有的氯元素为0.21ml,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9:0.21=,故D正确;
选C。
12.答案:D
解析:常温下溶解度:,A项错误;当NO过量时,NO不能与纯碱溶液反应,B项错误;和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项错误;①和②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NO,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反应①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②产生的白雾是HCl,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A项正确;②中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的原理,浓硫酸难挥发,HCl易挥发,不能比较二者的酸性,B、C项错误;反应③生成的是气体,但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4.答案:(1)-1
(2)还原剂
(3)1
(4)C
(5)氧化
(6);162.5;
(7)(浓)
解析:(1)已知NaH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
(2)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aH中H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NaH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
(3)反应中NaH中H由-1价升高到0价,中有1个H由+1价降低到0价,故每生成1个分子,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个,故答案为:1;
(4)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与反应生成,则Mn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降必有升的规律可知,的化合价升高,故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
(6)①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故若有32 g铜即参与反应,则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1 ml,故质量为,故答案为:162.5;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选;
(7)已知反应方程式:(浓)中中+5价的Cl降低到中的0价,HCl中-1价的Cl升高到中的0价,则该反应的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浓),故答案为:(浓)。
15.答案:(1);;2:3;40
(2);10:3;672
解析:(1)①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设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l、yml,28g铁的物质的量是28g÷56g/ml=0.5ml,则x+y=0.5。根据硝酸根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是(1.6-3x-2y)m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3x+2y=3×(1.6-3x-2y),解得x=0.2、y=0.3,所以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④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所以最终得到的沉淀是氢氧化铁,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得到氧化铁,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5ml÷2=0.25ml,质量为0.25ml×160g/ml=40g。
(2)①反应中铝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3个电子,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铝,还原产物是氮气,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0:3。产生3ml氮气,转移30ml电子,如果反应中转移电子0.3ml,则生成0.03ml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3ml×22.4L/ml=0.672L=672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考法剖析)(解析版)-【高考引领教学】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考法剖析解析版-高考引领教学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全国通用docx、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考法剖析原卷版-高考引领教学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化学考点剖析专题卷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化学考点剖析专题卷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7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