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035575/0-17227610586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035575/0-17227610586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035575/0-17227610587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租地农场与富裕农民,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归纳西欧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
结合图示、材料,认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
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简述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认识新的阶级力量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结合材料分析,认识西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性质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含义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化
西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多媒体、文字材料、示意图
2、讲授法、材料研讨分析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请大家思考:哪个地区率先走向近代?由什么阶段走向近代?近代指的是什么阶段?
学生回答:西欧,由封建时代走向资本主义时代
引导: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
一、租地农场与富裕农民
1、提问:阅读教材60页,归纳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
结合示意图讲解:
引导:垦殖运动的开展对西欧庄园经济有什么影响?
引导:庄园制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验活动,于是在土地关系方面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
结合材料,分析租地农场生产组织形式与西欧庄园有什么不同?
引导: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化,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结合材料,归纳出现了什么变化?
总结: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过渡:阅读教材61页62页内容,找一找,同一时期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发展?
总结:
引导:结合教材同图示法分析集中的手工工场的构成。
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手工工场中的分工合作、集中劳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手工工场时期成熟的阶段。结合材料,学生认识集中的手工工场是一种资本主义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引导:结合材料分析,手工工场时期带来的影响商人的地位提高,商品经济得到重视。
总结:手工业者和商人构成了城市的居民,形成了市民阶层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阅读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西欧庄园与租地农场的不同
富裕农民在与贵族的发展中占据上风
阅读教材找一找信息要点
结合图示理解
阅读材料思考
阅读教材提取信息概况要点的方法
利用示意图的方法解读复杂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
三、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1、提问:阅读材料,分析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教师引导:手工工场细致的分工,简单的机械劳动使得工人成为社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这个只有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才有价值。西欧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租地农场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西欧庄园体制下的领主与佃户的生产关系,冲击着旧的生产方式,深刻改变了欧洲农村的社会关系。
教师总结: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阅读材料思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总结
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经营和生产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了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促进了西欧封建时代走向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转型。
教学反思
本课将课文两个子目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别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展开介绍西欧社会出现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中世纪欧洲逐渐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社会转型。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租地农场与富裕农民,从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到租地农场的建立再到富裕农民——新的经济力量的出现逐步展开。二是手工工场与市民阶层,手工工场中突出讲解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具有的雇佣关系,面向市场等特点,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化生产组织的特征,市民阶层中突出了商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三是欧洲社会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讲解社会经济的变化冲击了封建时代欧洲的等级和经济制度,推动了欧洲社会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本课采用示意图的方法解读复杂概念,便于学生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