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内容主旨】
16—18世纪,在追逐财富等恶的推动下,欧洲殖民主义者通过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客观上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明间的碰撞与交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教学目标】
了解各国殖民扩张的史实,知道早期殖民掠夺的主要手段。
以图像、文献等多种史料,通过运用“比较与联系”的方法发现早期殖民国家掠夺方式的共性和个性,在各国殖民争霸的兴衰变化中初步理解竞争背后不同文明间的碰撞。
3.初步感悟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促成了文明间的碰撞和交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重点难点】
重点: 早期殖民掠夺采取的主要手段
难点: 对早期殖民掠夺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环节1:展示图片“纽约市市徽章”,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徽章中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以此为切口设疑:“市徽的设计浓缩了纽约的历史,它为何会如此设计?北美大陆上的这座城市与远在欧洲的荷兰有着怎样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市徽设计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引入主题,引导学生从一个显形的小切口去感受背后的时代烙印。
环节2:以“对纽约历史的探索,要先从美洲大陆的发现开始”作为过渡,引出两个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即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而展示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海外殖民扩张地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文字整理出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掠夺范围、掠夺方式等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透过地图强化时空意识,通过西、葡殖民掠夺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利益所驱动的残酷的殖民掠夺。
环节3:综合运用“印第安人在矿山中劳动”“印第安人在种植园劳动”的图片、关于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榨取的财富及印第安人葬身矿井的文字史料(参见资料附录1),补充叙述在矿区死亡率极高的原因、亲友给要到矿山工作的印第安人提前举行葬礼等历史细节(参见资料附录2),进而展示教材上的18世纪的西班牙殖民地圣多明各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通过设问“黑奴为什么也出现在了种植园里?你如何看待黑奴贸易?”揭示出殖民主义者得到的财富沾满着被征服者的血与泪。
设计意图:以多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强化史料实证,同时也从历史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感悟殖殖民者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掠夺給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环节4:以“由于种种因素的束缚,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夺的巨额财富像流水一样流走了”作为过渡引出小国荷兰的崛起,并简单叙述荷兰总督买下了北美大陆上的一座无名荒岛并将其命名为“阿姆斯特丹”。通过展示地图“荷兰的殖民扩张(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引导学生关注荷兰殖民扩张和葡、西的不同,并补充荷兰得以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文字史料(见资料附录3),组织学生讨论:荷兰,这个国土面积只有葡萄牙的一半,比西班牙少得多,人口只有150万的小国,在17世纪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联系”的方法,理解荷兰的成功靠的是其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环节5:以“荷兰人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小岛上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作为过渡引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登场,新阿姆斯特丹又被更名为“新约克”。同时展示英国殖民扩张地图简述英国通过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称霸的过程,再聚焦新约克即纽约的繁荣,引导学生思考纽约港依然什么走向了繁荣?和荷兰相比又有什么新的“秘密武器”?进而过渡到三角贸易通过设问“纽约的农产品出口到哪里?黑奴的工业制成品又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还原完整的贸易过程,并结合18世纪贩运黑奴船的示意图、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及(见资料附录4)讨论:材料反映了经济学家怎样的态度?你如何看待三角贸易?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以“比较和联系”的视角关注英国殖民扩张的手段和特点,进而体悟在国家竞争背后不同文明的碰撞与对话,在殖民者充满血与泪的征服中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环节6:再次出示纽约市徽,以“走出纽约,走向世界”作为结语,引导学生关注“野蛮与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命题。
设计意图:再次深化主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性认识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教学策略】
如学生在讨论荷兰或英国得以称霸原因时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相关史事中关于贸易公司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荷兰和英国不仅将财富转化成了资本,而且在王室支持下通过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来发展海外贸易。
【结构板书】
【作业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政府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代价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料附录】
材料1:“在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约有808万名印第安人葬身矿井。”
——齐世荣《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材料2:在矿区,监工们根据“劳役分派制”,把50个或100个印第安人分成一队,用绳索或铁链把整队的印第安人拴在一起。印第安矿工从星期一被赶下矿井,到星期六才被允许走上地面,他们常站在冰冷的水中超负荷劳作。有的矿井很深,矿工们在用皮条编成的软梯上爬行五六个小时,因体力不支或软梯断裂坠入矿井的不计其数。这些矿工的死亡率高达70%。因此,哪个印第安人被征召到矿山劳动,亲友们就事先给他举行葬礼。有的印第安妇女一生下男孩,就把他弄死,免得他长大后进矿山。
材料3: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
17世纪上半叶,它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1.6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4:“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步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对本课选材与设问的说明】
本课的选材主要来自教科书、练习册和地图册,另外也补充了课外的一些资源,总体的思路如是:
1.用地图明空间,
比如通过葡萄牙、西班牙海外殖民扩张地图、荷兰的殖民扩张地图、英国殖民扩张地图等强化实证意识,同时也透过地图引导学生思考空间承载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感悟16-18世纪殖民竞争背后各国的兴衰变化。
2.用细节、用图片如情境
补充叙述在矿区死亡率极高的原因、亲友给要到矿山工作的印第安人提前举行葬礼等历史细节,引导学生感悟殖殖民者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掠夺給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围绕课内外的各种资源,本课设问的总体思路是:
1.在比较中设问
比如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比较,提问学生:两国的殖民范围有何不同?两国殖民方式又有什么共性?讲述17世纪荷兰崛起时,提问学生:西、葡个国土面积只有葡萄牙的一半,比西班牙少得多,人口只有150万的小国,在17世纪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到英国殖民扩张时,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和荷兰相比又有什么新的“秘密武器”?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和联系中感悟殖民掠夺背后大国的竞争及文明间的碰撞。
2.在情境中设问
比如在出示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后,设问“黑奴为什么也出现在了种植园里?你如何看待黑奴贸易?
3.在材料中设问,比如在出示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后引导学生讨论:材料反映了经济学家怎样的态度?你如何看待三角贸易?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446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标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共3页。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