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
展开2.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验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方法.
3. 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及运算能力,培养学 生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
知识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边角边(SAS)
文字: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图形:
符号:在与中,
【微点拨】
“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
1.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时,常常通过证明它们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来解决.
2判断三角形全等时,注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的位置来考虑,只具备SSA时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知识拓展1】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例1.(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中)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1=∠2,若用“SAS”说明△ABC≌△BAD,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A.AD=BCB.∠C=∠DC.AO=BOD.AC=BD
【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已知∠1=∠2,AB为公共边,所以可添加AC=BD,根据SAS可证△ABC≌△BAD.
【详解】解:添加AC=BD,理由如下:
在△ABC和△BAD中,,∴△ABC≌△BAD(SAS),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即学即练】
1.(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如图,在和中,,补充一个条件后,能直接应用“SAS”判定的是( )
A.B.C.D.
【答案】B
【分析】根据直接应用“SAS”判定,已知了,补充即可.
【详解】解:∵,,
∴(SAS)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SAS证明全等三角形,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拓展2】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实际应用)
例2.(2022·辽宁丹东·七年级期末)如图,桌面上放置一个等腰直角△ABC,直角顶点C顶着桌面,若另外两个顶点与桌面的距离分别为和,过另外两个顶点向桌面作垂线,则两个垂足之间的距离DE的长度为______.
【答案】8
【分析】利用互余关系找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找对应边相等,两个对应直角相等,判断三角形全等,从而AD=CE,CD=BE,得到DE的长.
【详解】解:∵∠CDA=∠ACB=∠CEB=90°,
∴∠ACD +∠DAC=∠ACD+∠ECB=∠ECB+∠CBE=90°,
∴∠ACD =∠CBE,∠DAC=∠ECB,
在△ACD和△CBE中,∴△ACD≌△CBE(ASA),
∴AD=CE,CD=BE,∴DE=DC+CE=BE+AD=3+5=8(cm).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应用;通过三角形全等,对应线段相等,对线段长度进行转化.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CD≌△CB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求解.
【即学即练】
2.(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之后,七一班数学实践活动中,张老师让同学们测量池塘A,B之间的距离(无法直接测量)
小颖设计的方案是:先过点A作的垂线,在上顺次截取,使,然后过点D作,连接并延长交于点E,则的长度即为的长度.(1)小颖的作法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2)如果利用全等三角形去解决这个问题,请你设计一个与小颖全等依据不同的方案,并画出图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只需要利用ASA证明△ABC≌△DEC即可得到答案;
(2)过点A作射线AP,在线段AP上取两点C、D使得AC=D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得EC=BC,连接DE,则DE的长即为AB的长.
(1)解:同意小颖的作法,理由如下:
∵DN⊥AD,AB⊥AM,∴∠CDE=∠CAB=90°,
又∵∠ACB=∠DCE,AC=DC,∴△ABC≌△DEC(ASA),
∴DE=AB,∴同意小颖的作法;
(2)解:过点A作射线AP,在线段AP上取两点C、D使得AC=D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得EC=BC,连接DE,则DE的长即为AB的长;
∵EC=BC,AC=DC,∠ACB=∠DCE,
∴△ACB≌△DCE(SAS),∴AB=D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拓展3】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求线段的长度)
例3.(2021•洪山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6,BC=5,AC=4,AD平分∠BAC交BC于点D,在AB上截取AE=AC,则△BDE的周长为( )
A.8B.7C.6D.5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DE≌△ADC(SAS),得到ED=CD,从而BC=BD+CD=DE+BD=5,即可求得△BDE的周长.
【解答】解:∵AD是∠BAC的平分线,∴∠EAD=∠CAD
在△ADE和△ADC中,,∴△ADE≌△ADC(SAS),
∴ED=CD,∴BC=BD+CD=DE+BD=5,∴△BDE的周长=BE+BD+ED=(6﹣4)+5=7.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DE≌△ADC.
【即学即练3】
3.(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已知: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B=DE.BC=EF;(1)求证:△ABC≌△DEF;(2)若点E为BC中点,EC=6,求线段BF的长度.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8
【分析】(1)由AB∥DE得∠B=∠DEF,已知条件中还有AB=DE,BC=EF,可以根据“SAS”判定△ABC≌△DEF;
(2)若点E为BC中点,则EB=EC=6,所以BC=EF=12,由BF=EB+EF可以求出BF的长.
(1)证明:如图,∵AB∥DE,∴∠B=∠D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
(2)解:∵点E为BC中点,EC=6,∴EB=EC=6,∴BC=EB+EC=6+6=12,∴BC=EF=12,∴BF=EB+EF=6+12=18,∴线段BF的长度为18.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找到并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BC和△DEF全等所缺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拓展4】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求角的度数)
例4.(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连接,若,则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由“”可证≌,可得.
【详解】解: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平分平分,
,
,,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即学即练4】
4.(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中)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BC的异侧,AB=CD,BF=CE,∠B=∠C.
(1)△ABE和△DC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若∠A+∠D=144°,∠C=30°,求∠CFD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102°.
【分析】(1)由BF=CE,得BE=CF,再利用SAS证明△ABE≌△DCF;
(2)由(1)知,∠A=∠D,∠AEB=∠DFC,可知∠D=72°,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DFB=∠C+∠D=102°,从而得出答案.
(1)证明:∵BF=CE,∴BE=CF,在△ABE与△DCF中∴△ABE≌△DCF(SAS),
(2)解:由(1)知,△ABE≌△DCF,∴∠AEB=∠DFC,∠A=∠D,∴∠AEC=∠DFB,∵∠A+∠D=144°,∴∠D=72°,又∵∠C=30°,∴∠DFB=∠C+∠D=102°,∴∠AEC=10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是解题的根据.
【知识拓展5】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类)
例5.(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1)AP=AQ;(2)AP⊥AQ.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于BD⊥AC,CE⊥AB,可得∠ABD=∠ACE,又有对应边的关系,进而得出△ABP≌△QCA,即可得出结论.
(2)在(1)的基础上,证明∠PAQ=90°即可.
(1)证明:∵BD⊥AC,CE⊥AB(已知),∴∠BEC=∠BDC=90°,
∴∠ABD+∠BAC=90°,∠ACE+∠BAC=90°(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ABD=∠ACE(等角的余角相等),
在△ABP和△QCA中,
,∴△ABP≌△QCA(SAS),
∴AP=AQ(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由(1)可得∠CAQ=∠P(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D⊥AC(已知),
∵∠P+∠CAP=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CAQ+∠CAP=90°(等量代换),即∠QAP=90°,
∴AP⊥AQ.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即学即练5】
5.(2021•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在直角△ABC中,∠ABC=90°,过B点作BD⊥AC于D,E在CD上,且DE=AB,过点D作DF∥BC,使得DF=BD,连接EF.
求证:(1)∠ABD=∠C;(2)DF⊥EF.
【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2)证明△ABD≌△E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FE=90°,则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1)∵∠ABC=90°,∴∠A+∠C=90°,
∵BD⊥AC,∴∠BDA=90°,∵∠ABD+∠A=90°,∴∠ABD=∠C;
(2)∵DF∥BC,∴∠FDE=∠C,∵∠ABD=∠C,∴∠ABD=∠FDE,
在△ABD和△EDF中,,∴△ABD≌△EDF(SAS),
∴∠ADB=∠DFE=90°,∴DF⊥EF.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能力拓展
考法01 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探究类)
【典例1】(2021·河南平顶山市·八年级期中)在中,,点在平面内,连接并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与相等的角度,得到线段,连接.
(1)如图1,如果点是边上任意一点,线段和线段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如果点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前面发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请仅以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加以证明(或说明).
【答案】(1);(2)成立,见解析
【分析】(1)运用“SAS”证可得;
(2)运用“SAS”证可得.
【详解】解:(1),即.
是由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又,,故答案为:.
(2)仍然成立.证明如下:,即.
是由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又,,.
【点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关键.
变式1.(2021·安徽宿州市·七年级期末)如图,在和中,,为锐角,,,连接、,与交于点,与交于点.
(1)与全等吗?为什么?(2)与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全等,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即可求证.
【详解】(1)全等.
因为,所以,即.
在和中,,, 所以.
(2),的特殊位置关系为.
理由:由(1)知,所以
因为
又因为,,所以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悉以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①,和是等腰三角形,且,,,,以为顶点作一个角,角的两边分别交边,于点、,连接.
(1)探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点、分别在、CA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所示,则、、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EF=BE+FC;(2)EF=FC-BE.
【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得,,延长AB至G,使得BG=CF,连接DG,进而证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
(2)在CA上截取CG=BE,连接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进而证明得到,据此方法再证明,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
【详解】(1)和是等腰三角形,
延长AB至G,使得BG=CF,连接DG
在和中,BG=CF,
,
在和中,DE=DE,
,
(2)在CA上截取CG=BE,连接DG
是等腰三角形,
在和中,CG=BE,
在和中,FD=FD,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考法02 动态问题
【典例2】(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如图(1),AB=10,AC⊥AB,BD⊥AB,AC=BD=7,点P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秒时,△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在(1)的前提条件下,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7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长度/秒,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相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全等,理由见解析 (2)PC⊥PQ,理由见解析
(3)存在,x=3个单位长度/秒或x=个单位长度/秒
【分析】(1)结论:△ACP与△BPQ全等,根据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结论:PC⊥PQ,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3)分两种情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1)解:△ACP与△BPQ全等,理由如下:当t=1时,AP=BQ=3,∵AB=10,∴BP=AB﹣AP=10﹣3=7,∵AC=BP=7,∴BP=AC,又∵∠A=∠B=90°,在△ACP和△BPQ中,,∴△ACP≌△BPQ(SAS);
(2)解:PC⊥PQ,理由如下:∵△ACP≌△BPQ,∴∠ACP=∠BPQ,∴∠APC+∠BPQ=∠APC+∠ACP=90°,∴∠CPQ=90°,即PC⊥PQ;
(3)解:当t=1秒,x=3个单位长度/秒或t=秒,x=个单位长度/秒时,△ACP与△BPQ全等,
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AP=3t,BP=10﹣3t,BQ=xt,
①若△ACP≌△BPQ,则AC=BP=7,AP=BQ,∴10﹣3t=7,解得:t=1(秒),则x=3(个单位长度/秒);
②若△ACP≌△BQP,则AC=BQ=7,AP=BP,则3t=×10=5,解得,t=(秒),∴xt=7,解得,x=(个单位长度/秒);故当t=1秒,x=3个单位长度/秒或t=秒,x=个单位长度/秒时,△ACP与△BPQ全等.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变式1.(2021·广东·肇庆市颂德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中,∠B=∠C,AB=8厘米,BC=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由C点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C的长度.
(2)若点P、Q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a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答案】(1)6﹣2t (2)是,详见解析 (3)当a=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分析】(1)直接根据时间和速度表示PC的长;
(2)根据SAS证明△CQP≌△BPD即可;
(3)因为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所以PB≠CQ,那么PB只能与PC相等,则PB=PC=3,CQ=BD=4,得2t=3,at=4,解出即可.
(1)由题意得:PB=2t,则PC=6﹣2t;故答案为:6﹣2t;
(2)理由是:当t=a=1时,PB=CQ=2,∴PC=6﹣2=4,∵∠B=∠C,∴AC=AB=8,∵D是AB的中点,∴BD=AB=4,∴BD=PC=4,在△CQP和△BPD中,∵,∴△CQP≌△BPD(SAS);
(3)∵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PB≠CQ,当△BPD与△CQP全等,且∠B=∠C,∴BP=PC=3,CQ=BD=4,∵BP=2t=3,CQ=at=4,∴t=,∴a=4,a=,∴当a=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主要运用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要求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2·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选项可用SAS证明△ABC≌△A′B′C′的是( )
A.AB=A′B′,∠B=∠B′,AC=A′C′B.AB=A′B′,BC=B′C′,∠A=∠A′
C.AC=A′C′,BC=B′C′,∠C=∠C′D.AC=A′C′,BC=B′C′,∠B=∠B′
【答案】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SAS的判定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A、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不符合题意;
B、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不符合题意;
C、满足SAS,能证明△ABC≌△A′B′C′,符合题意;
D、不满足SAS,不能证明△ABC≌△A′B′C′,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解答的关键.
2.(2022•栾城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中,D,E是BC边上的两点,AD=AE,BE=CD,∠1=∠2=110°,∠BAE=60°,则∠CAE的度数为( )
A.50°B.60°C.40°D.20°
【分析】先由∠1=∠2=120°推导出∠ADC=∠AEB,再证明△ACD≌△ABE,则∠CAD=∠BAE=60°,再求出∠C的度数,进而求出∠CAE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1=∠2=110°,∴180°﹣∠1=180°﹣∠2,
∵∠ADC=∠180°﹣∠1,∠AEB=180°﹣∠2,∴∠ADC=∠AEB,
在△ACD和△ABE中,,∴△ACD≌△ABE(SAS),
∴∠CAD=∠BAE=60°,∴∠C=∠1﹣∠CAD=110°﹣60°=50°,
∴∠CAE=180°﹣∠2﹣∠C=180°﹣110°﹣50°=20°,∴∠CAE的度数为20°,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ACD≌△ABE是解题的关键.
3.(2022·广东深圳·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地面上找到一点C,连接BC,AC,使,然后在BC的延长线上确定D,使,那么只要测量出AD的长度也就得到了A,B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A.AASB.SASC.ASAD.SSS
【答案】B
【分析】根据SAS即可证明△ACB≌△ACD,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AC⊥BD,∴∠ACB=∠ACD=90°,
在△ACB和△ACD中,,
∴△ACB≌△ACD(SAS),∴AB=A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在△ABC中,AB=7,AC=5,AD是边BC的中线,那么AD的取值范围是( )
A.0<AD<12B.2<AD<12C.0<AD<6D.1<AD<6
【答案】D
【分析】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根据SAS证明△ABD≌△ECD,得CE=AB,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
【详解】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
∵AD是边BC的中线,∴BD=CD,
在△ABD和△ECD中,
∴△ABD≌△ECD(SAS),∴CE=AB=7.
在△ACE中,CE﹣AC<AE<CE+AC,
即:2<2AD<12,1<AD<6.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出现中点的辅助线一般应延长中线所在的直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要注意掌握.
5.(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 )
A.60°B.65°C.70°D.75°
【答案】B
【分析】首先证明△DBE≌△ECF,进而得到∠EFC=∠DE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FE+∠FEC的度数,进而得到∠DEB+∠FEC的度数,然后可算出∠DEF的度数.
【详解】解:∵AB=AC,∴∠B=∠C,
在△DBE和△ECF中,,
∴△DBE≌△ECF(SAS),∴∠EFC=∠DEB,
∵∠A=50°,∴∠C=(180°−50°)÷2=65°,
∴∠CFE+∠FEC=180°−65°=115°,∴∠DEB+∠FEC=115°,
∴∠DEF=180°−115°=6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6.(2021·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初一期中)如图,在与中,有以下四个等式①;②;③;④,请以其中三个等式作条件,余下一个作结论,写出所有的正确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形式表示)
【答案】①②④③,①④③②.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结合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进行选择能够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可得答案.
【解析】解:(1)①②④⇒③.证明如下:∵DE=DC,DA=DB,AC=BE
∴△DCA≌△DEB(SSS)∴∠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 ①④③⇒② 证明如下:∵,,
∴△DCA≌△DEB(SAS)∴DA=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①④③⇒②.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是一道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可有多种,结合图形与判定方法进行选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1•温岭市八年级期中)某中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1所示的折叠凳,图2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度相等,O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设计为35cm,由以上信息能求出CB的长度吗?如果能,请求出CB的长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中点定义求出OA=OB,OC=O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OD和△BO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
【解答】解:∵O是AB、CD的中点,∴OA=OB,OC=OD,
在△AOD和△BOC中,,∴△AOD≌△BOC(SAS),∴CB=AD,
∵AD=35cm,∴CB=35(cm),答:CB的长度为35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证明得到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8.(2022·福建·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命题:如图,已知,共线,(1),那么.
(1)从①和②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使得上述命题为真命题,你选择的条件为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你选择的条件,判定的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你选择的条件,完成的证明.
【答案】(1)① (2)SAS (3)见解析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
(2)根据(1)直接填写即可;(3)利用SAS进行证明.
【解析】 (1)解:∵,∴∠A=∠F,
∵AC=EF,∴当时,可根据SAS证明;
当时,不能证明,故答案为:①;
(2)解:当时,可根据SAS证明,故答案为:SAS;
(3)证明:在△ABC和△FDE中,,∴.
【点睛】此题考查了添加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2022•鼓楼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B=CD,AB∥CD,E、F是AC上两点,且AF=CE,连接BC,求证:∠ABE=∠D.
【分析】证明△ABE≌△C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E=∠D.
【解答】证明:∵AB∥CD,∴∠A=∠DCF,
∵AF=CE,∴AF﹣EF=CE﹣EF,即AE=CF,
在△ABE和△CDF中,,∴△ABE≌△CDF(SAS),∴∠ABE=∠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
10.(2021·北京房山·九年级期中)已知:如图,△ABC中,∠ABC=70°,点D,E分别在AB,AC上,BD=BC,连接BE,将线段BE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70°得到线段BF,连接DF.求证:△BCE≌△BDF.
【答案】见解析
【分析】由旋转得出BE=BF,∠EBF=70°,进而得出∠DBF=∠CBE,根据SAS即可证明△BCE≌△BDF.
【详解】∵将线段BE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70°得到线段BF,∴BE=BF,∠EBF=70°,
∵∠ABC=70°,∴∠EBF=∠ABC,∴∠DBF=70°-∠ABE=∠CBE,
在△BCE和△BDF,∴△BCE≌△BDF(SAS).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2022•弋江区八年级期末)如图,点P是∠BAC平分线AD上的一点,AC=9,AB=5,PB=3,则PC的长可能是( )
A.6B.7C.8D.9
【分析】在AC上取AE=AB=5,然后证明△AEP﹣ABP,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PE=PB=3,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AC上截取AE=AB=5,连接PE,
∵AC=9,∴CE=AC﹣AE=9﹣5=4,
∵点P是∠BAC平分线AD上的一点,∴∠CAD=∠BAD,
在△APE和△APB中,,∴△APE≌△APB(SAS),∴PE=PB=3,
∵4﹣3<PC<4+3,解得1<PC<7,∴PC取6,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与△AEF中,AB=AE,BC=EF,∠ABC=∠AEF,∠EAB=40°,AB交EF于点D,连接EB.下列结论:①∠FAC=40°;②AF=AC;③∠EFB=40°;④AD=AC,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分析】由“SAS”可证△ABC≌△AE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依次判断可求解.
【详解】解:在△ABC和△AEF中,
,∴△ABC≌△AEF(SAS),
∴AF=AC,∠EAF=∠BAC,∠AFE=∠C,故②正确,
∴∠BAE=∠FAC=40°,故①正确,
∵∠AFB=∠C+∠FAC=∠AFE+∠EFB,
∴∠EFB=∠FAC=40°,故③正确,
无法证明AD=AC,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3.(2021·山东德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则( )
A.B.C.D.无法计算
【答案】B
【分析】根据,可得,由证得与全等,得到,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即可求解.
【详解】,
,即,
在与中,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推出≌是解题的关键.
4.(2022·重庆一中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B=110°,延长BC至点D使CD=AB,过点C作CE∥AB且使CE=BC,连接DE并延长DE交AC于点F,交AB于点H.若∠D=20°,则∠CFE的度数为______度.
【答案】30
【分析】证明△ABC≌△DCE,可得∠A=∠D= 20°,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得∠DEC=∠ACB= 50°,进而可以解决问题.
【详解】解:∵CE∥AB,∴∠B=∠DCE,
在△ABC与△DCE中,
,∴△ABC≌△DCE(SAS),
∴∠A=∠D=20°,∠DEC=∠ACB,
∵∠B=110°,∴∠ACB=180°﹣∠B+∠A=50°,
∴∠DEC=∠ACB=50°,
∵CE∥AB,∴∠BHF=∠DEC=50°,
∴∠CFE=∠AFH=∠BHF﹣∠A=50°﹣20°=30°.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ABC≌△DCE.
5.(2022·安徽池州·八年级期末)如图,与中,,,,交于D.给出下列结论: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①③④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得,由判断①、③;②假设,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由此可得假设不成立;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由此即可得④是否成立.
【详解】在和中,,
,
,
,则结论①正确;
∴,则结论③正确;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
,则结论④正确;
假设,
在和中,,
,
,即AF是的角平分线,
∵AF不一定是的角平分线,
∴假设不一定成立,则结论②错误;
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添加辅助线是很多同学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如图1,在Rt中,,是高,是外一点,,,若,,,求的面积.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小颖思考后认为可以这样添加辅助线:在上截取,(如图2).同学们,根据小颖的提示,聪明的你可以求得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36
【分析】先通过等量代换推出,再利用“边角边”证明,再通过求出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是的高,
,
,
,
,
,
,
.
在和中,
,
,
.
,,,
,
,
.
故答案为:36.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题中所给提示,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将求的面积转化为求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7.(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如图,,,,.
(1)求证:.(2)图中、有怎样的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证明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并结合图形可推出,再根据,,结论即可得证;
(2)如图,设交于点,交于点,由(1)的结论可推出,,由,,可得出,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1)证明:∵,,∴,∴,∴,在和中,,∴.
(2)解:结论:,.理由如下:如图,设交于点,交于点,∵,∴,,∵,,∴,∴,∴.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2021·湖北宜昌·八年级期中)在“教、学、练、评一体化”学习活动手册中,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学习过七种作辅助线的方法,其中有“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
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
请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1 = ∠2,P为AD上任一点,求证:AB-AC>PB-PC
【答案】见解析
【分析】截长法:在AB上截取AN=AC,连结PN,可证得△APN≌△APC,可得到PC=PN,△BPN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证;补短法:延长AC至M,使AM=AB,连结PM,证明△ABP≌△AMP,可得PB=PM,在△PCM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证.
【详解】解:截长法:在AB上截取AN=AC,连结PN,
在△APN和△APC中
∵AN=AC,∠1=∠2,AP=AP,
∴△APN≌△APC,
∴PC=PN,
∵△BPN中有PB-PN<BN,
即PB-PC<AB-AC;
补短法:延长AC至M,使AM=AB,连结PM,
在△ABP和△AMP中,∵AB=AM,∠1=∠2,AP=AP,
∴△ABP≌△AMP,∴PB=PM,
又∵在△PCM中有CM>PM-PC,即AB-AC>PB-P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截长补短法是解题的关键.
9. (2022•大连月考)为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某校老师在八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池塘两端A,B的距离无法直接测量,请同学们设计方案测量A,B的距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出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B的点O,连接AO并延长到点C,连接BO并延长到点D,使CO=AO,DO=BO,连接DC,测出DC的长即可;
乙:如图2,先确定直线AB,过点B作直线BE⊥AB,在直线BE上找可以直接到达点A的一点D,连接DA,作DC=DA,交直线AB于点C,最后测量BC的长即可.
甲、乙两个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分析】甲同学作出的是全等三角形,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测量的,所以是可行的;
甲同学利用的是“边角边”,乙同学的方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C,故方案可行.
【解答】解:甲、乙两同学的方案都可行,
甲同学方案:在△ABO和△CDO中,,∴△ABO≌△CDO(SAS),∴AB=CD;
乙同学方案:∵AD=CD,DB⊥AC于点B,∴AB=BC,
∴测量出线段BC的长度就是池塘两端A,B之间的距离,∴甲、乙两同学的方案都可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的“SAS”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2·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B=BC,点D为AC上的点,连接BD,点E在△ABC外,连接AE,BE,使得CD=BE,∠ABE=∠C,过点B作BF⊥AC交AC点F,若∠BAE=21°,∠C=28°,则∠FBD=( )
A.49°B.59°C.41°D.51°
【答案】C
【分析】由△ABE≌△BCD(SAS),可求出∠BAE=∠CBD=21°,△ABC是等腰三角形,BF是底边AC的高,可以求出∠DBF=90°﹣(∠CBD+∠C).
【详解】在△ABE和△BCD中,
,∴△ABE≌△BCD(SAS),∴∠BAE=∠CBD,
∵∠BAE=21°,∠C=28°,∴∠CBD=21°,
∴∠BDF=∠CBD+∠C=21°+28°=49°,
∵BF⊥AC,∴∠BFD=90°,
∴∠FBD=90°﹣∠BDF=90°﹣49°=4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类题型比较灵活,但围绕的知识点是固定的,解题时注意结合图形寻找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位置关系,把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作为主要的思考方向.
2.(2022·黑龙江·集贤县八年级期中)如图,是的中线,E,F分别是和延长线上的点,且,连接.下列说法:①;②和面积相等;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最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②正确.
【详解】解:是的中线,,
在和中,,,故④正确
,,故①正确,
,故③正确,
,点到、的距离相等,
和面积相等,故②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4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
3.(2022·重庆·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分别以AB,BC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N,其中∠ABM=NBC=∠90°,连接MN,已知MN=4,则BD=_________.
【答案】2
【分析】延长BD到E,使DE=BD,连接AE,证明△ADE≌△CDB(SAS),可得AE=CB,∠EAD=∠BCD,再根据△ABM和△B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MBN≌△BAE,可得MN=BE,进而可得BD与MN的数量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延长BD到E,使DE=BD,连接AE,
∵点D是AC的中点,∴AD=CD,
在△ADE和△CDB中,,∴△ADE≌△CDB(SAS),
∴AE=CB,∠EAD=∠BCD,
∵△ABM和△B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M,CB=NB,∠ABM=∠CBN=90°,∴BN=AE,
又∠MBN+∠ABC=360°-90°-90°=180°,
∵∠BCA+∠BAC+∠ABC=180°,
∴∠MBN=∠BCA+∠BAC=∠EAD+∠BAC=∠BAE,
在△MBN和△BAE中,,∴△MBN≌△BAE(SAS),∴MN=BE,
∵BE=2BD,∴MN=2BD.又MN=4,∴BD=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4.(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F=45°,当AE=a,CF=b时,EF=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答案】a+b##b+a
【分析】延长FC到M,使CM=AE,连接DM,通过SAS可证明△ADE≌△CDM,得DE=DM,∠ADE=∠CDM,再通过SAS证明△DEF≌△DMF,从而有EF=MF=a+b.
【详解】解:延长FC到M,使CM=AE,连接D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M=90°,
在△ADE和△CDM中,,
∴△ADE≌△CDM(SAS),
∴DE=DM,∠ADE=∠CDM,
∵∠EDF=45°,∴∠ADE+∠FDC=45°,
∴∠CDM+∠FDC=45°,∴∠FDM=∠EDF=45°,
在△DEF与△DMF中,,
∴△DEF≌△DMF(SAS),∴EF=MF=a+b,故答案为: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5.(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延长BD交AC于E,G、F分别在BD、BC上,连接DF、GF,其中∠A=2∠BDF,GD=DE.
求证:CF=FG+CE.
【答案】见解析
【分析】在BC上取点M,使CM=CE,证明△CDE≌△CDM(SAS),可得DE=DM,∠DEC=∠DMC,∠EDC=∠MDC,证明∠BDM=180°-∠ABC-∠DMB=180°-∠ABC-∠AEB=∠A,然后证明△DGF≌△DMF(SAS),可得GF=MF,进而可以解决问题.
【详解】证明:如图,在BC上取点M,使CM=CE,
∵CD平分∠ACB,∴∠ACD=∠BCD,
在△CDE和△CDM中,,∴△CDE≌△CDM(SAS),
∴DE=DM,∠DEC=∠DMC,∠EDC=∠MDC,
∵GD=DE, ∴GD=MD,
∵∠DEC+∠AEB=180°,∠DMC+∠DMF=180°,∴∠AEB=∠DMF,
∵BE平分∠ABC,∴∠ABE=∠CBE=∠ABC,
∴∠BDM=180°-∠ABC-∠DMB=180°-∠ABC-∠AEB=∠A,
∵∠A=2∠BDF,∴∠BDM=2∠BDF,∴∠FDM=∠FDG,
在△DGF和△DMF中,∵,
∴△DGF≌△DMF(SAS),∴GF=MF,
∴CF=CM+FM=CE+GF.∴CF=FG+C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准确作出辅助线得到△DGF≌△DMF.
6.(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ABC,分别以AB、AC为边作△ABD和△ACE,且AD=AB,AC=AE,∠DAB=∠CAE,连接DC与BE,G、F分别是DC与BE的中点.
(1)如图1,若∠DAB=60°,则∠AFG= ;
(2)如图2,若∠DAB=90°,则∠AFG= ;
(3)如图3,若∠DAB=,试探究∠AFG与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答案】(1)60°(2)45°(3)(180°﹣),证明见解析
【分析】(1)连接AG.易证△ADC≌△ABE,可得DC=BE,∠ADC=∠ABE,AD=AB,根据G、F分别是DC与BE的中点,可得DG=BF,即可证明△ADG≌△ABF,可得AG=AF,∠DAG=∠BAF,即可求得∠DAB=∠GAF,即可解题.
(2)根据(1)中结论即可求得∠AFG的值,即可解题;
(3)根据(1)中结论即可求得∠AFG的值,即可解题.
(1)连接AG.
∵∠DAB=∠CAE,∴∠DAB+∠BAC=∠CAE+∠BAC,∴∠DAC=∠BAE.
在△ADC和△ABE中,,
∴△ADC≌△ABE(SAS),∴DC=BE,∠ADC=∠ABE.
∵G、F分别是DC与BE的中点,
∴DGDC,BFBE,∴DG=BF.
在△ADG和△ABF中,,
∴△ADG≌△ABF(SAS),∴AG=AF,∠DAG=∠BAF,
∴∠AGF=∠AFG,∠DAG﹣∠BAG=∠BAF﹣∠BAG,∴∠DAB=∠GAF.
∵∠DAB=60°,∴∠GAF=60°.
∵∠GAF+∠AFG+∠AGF=180°,∴∠AFG=60°;故答案为 60°,
(2)连接AG,如图2,
∵∠DAB=90°,∠DAB=∠GAF,(已证)∴∠GAF=90°,
∵AG=AF,∴∠AFG×(180°﹣90°)=45°;故答案为 45°,
(3)连接AG,如图3,
∵∠DAB=α,∠DAB=∠GAF,(已证)∴∠GAF=α,
∵AG=AF,∴∠AFG(180°﹣α).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DC≌△ABE和△ADG≌△ABF是解题的关键.
7.(2022·辽宁丹东·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和△CDE中,AC=BC,CD=CE,∠ACB=∠DCE,连接AD,BE交于点M.
(1)如图1,当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B=∠DCE=45°时,可以得到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即____________;(2)当点D不在直线BC上时,如图2位置,且∠ACB=∠DCE=α.
①试说明AD=BE;②直接写出∠EMD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BCE,△ACD(2)①见解析;②∠EMD=α.
【分析】(1)由“SAS”可证△BCE≌△ACD;(2)①由“SAS”可证△BCE≌△ACD,可得AD=BE,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D=∠CBE,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1)解:∵∠ACB=∠DCE=45°,∴∠ACD=∠BCE,在△BCE和△ACD中,,∴△BCE≌△ACD(SAS),故答案为:△BCE,△ACD;
(2)①证明:∵∠ACB=∠DCE=α,∴∠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SAS),∴AD=BE;②解:∵△ACD≌△BCE,∴∠CAD=∠CBE,∵∠BAC+∠ABC=180°-α,∴∠BAM+∠ABM=180°-α,∴∠AMB=∠EMD=180°-(180°-α)=α.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CD≌△BCE是解题的关键.
8.(2022·河南·八年级模拟预测)(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该是______.
(2)如图②,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答案】(1)EF=BE+DF;(2)结论EF=BE+DF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
【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BE≌△ADG,△AEF≌△AGF,可得EF=FG,根据FG=DG+DF=BE+DF,可得EF=BE+DF;(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同(1)的方法证明即可;
(3)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应用(2)的结论可得EF=AE+BF进而气得的长,即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详解】(1)EF=BE+DF,证明如下:
在△ABE和△ADG中,,
∴△ABE≌△ADG(SAS),∴AE=AG,∠BAE=∠DAG,
∵∠EAF=∠BAD,∴∠GAF=∠DAG+∠DAF=∠BAE+∠DAF=∠BAD-∠EAF=∠EAF,
∴∠EAF=∠GAF,
在△AEF和△AGF中,,
∴△AEF≌△AGF(SAS),∴EF=FG,
∵FG=DG+DF=BE+DF,∴EF=BE+DF;故答案为 EF=BE+DF.
(2)结论EF=BE+DF仍然成立;
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如图②,
∵∠B+∠ADF=180°,∠ADG+∠ADF=180°,∴∠B=∠ADG,
在△ABE和△ADG中,,
∴△ABE≌△ADG(SAS),∴AE=AG,∠BAE=∠DAG,
∵∠EAF=∠BAD,
∴∠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
在△AEF和△AGF中,
,∴△AEF≌△AGF(SAS),∴EF=FG,
∵FG=DG+DF=BE+DF,∴EF=BE+DF;
(3)如图③,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
∵∠AOB=30°+90°+(90°-70°)=140°,∠EOF=70°,∴∠EOF=∠AOB,
又∵OA=OB,∠OAC+∠OBC=(90°-30°)+(70°+50°)=180°,
∴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结论EF=AE+BF成立,
即EF=1.5×(60+80)=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位角的计算,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学生版+解析),共50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教师版docx、专题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