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C.甲组与乙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D.丙组与丁组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3.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物,它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结构层次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4.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不可或缺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等,它们都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动物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这些糖原都能分解及时补充血糖
C.与糖类相比,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多
D.固醇中的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
B.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有机物的量/水含量的值增大
C.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干重逐渐增加
D.随着种子成熟,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减小
6.对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
(注:蛋白酶为一种催化剂,可催化蛋白质水解)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经①②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B.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C.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变紫,乙不变紫
D.经处理后乙溶液中的肽键数目减少,而甲溶液中不变
7.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B.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D.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8.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能结合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分子
B.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结合水与细胞中的其他物质相结合,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D.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以适应环境变化
9.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叙述正确的(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存在于细胞质中,则a必为核糖
10.如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主要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步骤①加入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该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
C.步骤③④的目的不同
D.分析沉淀(核糖体)的成分含有磷脂分子
11.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12.如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及某些重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
B.结构甲消耗H2O的过程发生在内膜
C.结构乙中O2产生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D.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结构丙中
13.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
14.研究发现,游离核糖体能否转变成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取决于该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链上是否含有信号肽(SP)。SP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结合,进而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合成、加工,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唾液淀粉酶基因中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
C.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内质网腔
D.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15.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 该实验过程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 该实验过程也说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C. 若改变实验温度,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可能会改变
D. 由实验结果可知,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16.下列对细胞结构及功能的认识,错误的是( )
①线粒体能够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②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扩大酶附着面积
③细胞骨架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④细胞中的溶酶体与损伤细胞器的清除有关
⑤蛋白质分泌物的合成与加工需要高尔基体
⑥细胞核是酵母菌遗传物质储存与复制的主要场所
A.①⑥B.②⑤C.③⑤D.④⑥
17.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下表对实验的相关表述,最合理的是( )
A.AB.BC.CD.D
18.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基地,几乎全部的脂质、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如图为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原料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最主要的磷脂——磷脂酰胆碱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内质网需要利用磷脂包裹着其合成、加工出来的蛋白质,以囊泡的形式运往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B.磷脂酰胆碱合成的4种酶均位于内质网膜上,其反应物的结合部位在细胞质基质面
C.内质网膜上合成的磷脂在转位酶的作用下能转移到其它生物膜上,对维持生物膜系统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D.最初合成的磷脂酰胆碱分布在内质网膜的细胞质基质面,再选择性的转向内质网腔面
19.如图表示细胞膜功能模式图,下列有关图中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组成细胞膜的各种分子均可运动
B.真核细胞外层核膜有大量核糖体,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D.图中与功能④有关的糖类分子一定均与蛋白质结合
2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发现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亮-暗-亮三层结构
B.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C.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D.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脂质
21.某实验小组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不用对叶绿体染色就能观察其双层膜结构
B.可通过观察黑藻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判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
C.为了加快黑藻细胞质流动,可先置于光照下培养再观察
D.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2.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沉淀物,S1~S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密度梯度离心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S1、S2、S3和S4中均有多种酶
D.P1、P2、P3和P4中均有膜结构
23.线粒体呈线状或粒状,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我国学者发现,缺氧/复氧会导致一种特殊的环状线粒体出现,但不清楚其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膨胀和环状两种状态,膨胀线粒体通过自噬体一溶酶体途径被选择性降解;环状线粒体能抵抗自噬体一溶酶体途径,化学药物处理后,虽然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转至适宜条件下能恢复常态。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图示自噬体包含3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一溶酶体
B.饥饿条件下,线粒体自噬可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稳态
D.环状线粒体可在适宜条件下恢复常态,且化学药物会影响其功能
24.甲状腺激素结构如图1。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钠钾泵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以维持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如图2所示。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可以与I-竞争NI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B.可推知哇巴因能够抑制NIS的功能,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分工合作
D.能够影响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25.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需要量大
C.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求量不同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由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来决定
26.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转运蛋白都可以介导物质的协助扩散,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下列有关参与协助扩散的两类转运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类转运蛋白的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两类转运蛋白运输物质的速率均受到其数量的制约
C.载体蛋白介导运输的速率较慢是因为其需要消耗能量
D.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K+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27.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两种传递电子并产生ATP的生物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叶绿体内膜,图乙为线粒体内膜
B.两种膜产生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为H+的跨膜运输
C.图甲中产生的O2被图乙利用至少跨4层膜
D.图甲中氧为电子受体,图乙中氧为电子供体
28.泌盐植物又叫排盐植物,这类植物能像人出汗一样,把盐分排出体外,适合在盐碱地生长。如图是泌盐植物匙叶草根细胞排盐的转运机制。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匙叶草根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
B.匙叶草根细胞向外界环境排盐的基本方式是协助扩散
C.Na+运出细胞的过程可能伴随着转运蛋白空间构象的改变
D.H+逆浓度梯度运输时的载体蛋白同时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
29.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判断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
B.O2浓度大于a后,作物乙吸收的速率不再增大可能原因是载体蛋白达到饱和
C.作物甲和作物乙在各自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可能大于作物乙根细胞的
D.O2浓度为0时,甲、乙两种农作物均以被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30.如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榄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①是对照组,②是实验组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通过细胞呼吸为其内的核DNA复制供能
C.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
D.用黑藻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a、b、c处分别为无色、绿色、无色
二、读图填空题
31.如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以及核酸的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有机物中共同含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
(2)b的基本组成单位在人体中它共有______种,其中有______种人体细胞能够合成,叫作____________b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通式表示为______。
(3)医生建议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请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______。
(4)小麦细胞中的DNA与图1中的c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______,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写出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是______。
32.图1表示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亚显微结构(部分)示意图,图2为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请填标号,提示:图1中的①指核孔))。
(2)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存在于图1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中。
(3)细胞自噬是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由图2可知,细胞中由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形成双层膜的膜泡,并逐渐扩展,包裹待降解的线粒体然后形成自噬体,最终被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消化分解。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可能会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其意义是_________。
(4)图2表示了溶酶体的功能之一,除此之外,溶酶体还能______________。
33.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使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指明在甲图中的相应部位)、________。
(2)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
(3)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4.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细胞中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BC转运蛋白完成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茶树根细胞吸收Cl-和都是由ABC转运蛋白完成的,已知若二者与ABC的结合位点相同,则会相互抑制,若结合位点不同,则不影响各自的运输。欲研究两种离子与ABC的结合位点是否相同。请利用以下材料与试剂进行探究:
①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②培养液甲:同时含Cl-和;③培养液乙:含等量Cl-而不含;④培养液丙:含等量:而不含Cl-;⑤离子浓度检测仪;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长势相同的同种茶树随机均分为三组,并记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和实验组;
②对照组1中加入丙,对照组2中加入_____,实验组中加入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用离子浓度检测仪检测三组培养液中特定离子浓度;
结果分析:若_______,则说明Cl-和与ABC的结合位点相同;其余略。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B、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裂,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C、科学家研究了部分细胞,提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动物植物的差异性,D错误。
2.答案:C
解析:A、噬菌体是DNA病毒,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两者都不具有细胞壁,A正确; B、丁组包括变形虫和衣藻,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 C、甲组的生物和乙组中的蓝细菌都无叶绿体,因此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是有无叶绿体,C错误; D、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无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是细胞,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膜和细胞核,B错误; 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错误; D、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小白鼠患病,因此含有遗传物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细胞结构,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干物质含量增加,有机物的量/水含量的值逐渐增大,B正确;
C、随着种子的成熟,有机物逐渐转移并在种子中积累,因此,种子的干重逐渐增加,C正确;
D、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主要降低的是自由水含量,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D。
6.答案:D
解析:A、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A错误;
B、③过程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涉及氢键、二硫键的破坏,该过程没有水产生。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而消耗了水,B错误;
C、甲、乙两种溶液中均有肽键存在(乙中含蛋白酶,蛋白酶是蛋白质,含有肽键),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也会变紫色,C错误;
D、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甲溶液中的肽键数目不变;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乙溶液中的肽键数目减少。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防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 B、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B错误;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C错误; D、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需要同时加入,D错误。
8.答案:C
解析: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A正确; B、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B正确; C、细胞内结合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 D、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度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与细胞的代谢强度和所处环境有关,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核苷酸的组成,难度较大。腺嘌呤(A)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中均会出现,故不能确定b的核苷酸种类,A错误。若a为核糖,则b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若m为尿嘧啶,则b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中不含b这种化合物,C正确。若由b构成的核酸存在于细胞质中,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D错误。
10.答案:A
11.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正确;
B.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B正确;
C.a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b表示内质网对肽链进行一些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c表示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及运输过程,C正确;
D.图解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因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甲、乙、丙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A正确;结构甲消耗H2O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B错误;结构乙中O2产生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C正确;结构丙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分布场所,所以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在丙中,D正确。
13.答案:C
解析: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蛋白质和脂质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表格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高,其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蛋白质最少,其功能最简单,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由唾液淀粉酶基因控制合成的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而这类蛋白质需要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唾液淀粉酶基因中有控制“信号肽”(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 B、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酶),B正确; C、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不会合成SP,因此不会进入内质网中,C错误; D、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SRP-SP-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膜上的复合体SR识别、结合,即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由于荧光经激光照射后消失,但隔断时间又重新恢复,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A正确;
B.荧光标记的是蛋白质,所以不能看出磷脂分子是运动的,B错误;
C.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所以改变温度会影响荧光再现速率,C正确;
D.经过激光照射后导致部分荧光消失,所以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回复到F2的强度小于F1,D正确。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①代谢旺盛的部位消耗的能量多,故分布的线粒体多,即线粒体能够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①正确;②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酶附着面积,②错误;③细胞骨架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密切相关,③正确;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与损伤细胞器的清除有关,④正确;⑤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送的,⑤错误;⑥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故细胞核是酵母菌遗传物质储存与复制的主要场所,⑥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D
19.答案:C
解析:A、①表示细胞膜,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组成细胞膜的绝大多数分子可运动,A错误; B、真核细胞外层核膜有大量核糖体,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膜的选择透过性不仅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还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即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特性是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C正确; D、④能进行信息检测,代表受体蛋白质,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可能与糖类结合,D错误。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认为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中间亮的是脂质分子,A错误;
B、细胞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膜面积不断增大,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B正确;
C、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认为膜上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运动的,C正确;
D、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脂质,D正确。
故选A。
21.答案:C
解析:A、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A错误;
B、该实验中是通过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判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B错误;
C、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时,作为观察材料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提高细胞质的流动速度,便于观察,C正确;
D、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滴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活性,D错误。故选C。
22.答案:C
解析:A、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再通过离心法提纯得到细胞膜,A错误; 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DNA存在于S1、S2、P1、P2和P3中,B错误; C、S1、S2、S3和S4中均有多种酶,进行细胞代谢,C正确; D、P4中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23.答案:D
解析:D、据题意可知,环状线粒体经化学药物处理后,不能供能,说明化学药物会影响其功能,D错误。故选D。
24.答案:C
25.答案:D
解析:A、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自由扩散,对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A正确; B、水稻Si离子浓度小于百分之百(原来是百分之百),表明吸收得多,B正确; C、据图分析,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是主动运输,其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D错误。故选:D。
26.答案:B
解析:两类转运蛋白均参与协助扩散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受膜两侧物质浓度差与膜上转运蛋白数量的制约,B正确;题中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速率较慢可能与其结构有关,C错误;人红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D错误
27.答案:B
解析:A、图甲中利用光能分解水,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所以图甲为类囊体薄膜,图乙中利用NADH生成水和ATP,应为有氧呼吸,所以图乙为线粒体内膜,A错误; B、从图中分析可知,这两种膜结构上的ATP合酶在合成ATP时候,都需要利用膜两侧的H+跨膜运输,B正确; C、在类囊体产生的氧气要被线粒体利用需要穿过,穿过一层类囊体膜、两层叶绿体膜、两层线粒体膜共5层膜,C错误; D、图甲中水中的氧失去电子变成氧气,氧为电子供体,图乙中氧气接受电子变成水,氧为电子受体,D错误;故选:B。
28.答案:B
解析:A、据图可以看出,匙叶草根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A正确; B、匙叶草根细胞向外界环境排盐的基本方式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为主动运输,B错误C、Na+运出细胞的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而可能伴随着转运蛋白空间构象的改变,C正确; D、H+逆浓度梯度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此时的载体蛋白同时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29.答案:D
30.答案:D
解析:A、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质壁分离过程中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①,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对照组是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②,A错误;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不再分裂,不能进行核DNA分子复制,B错误; C、用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若观察到a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C错误;D、黑藻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因此用黑藻叶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a、b、c处分别为无色、绿色、无色,D正确。故选:D。
31.答案:(1)C、H、O
(2)21;13;非必需氨基酸;
(3)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4)脱氧核糖;T(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解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还含有S、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还含有N、P。故共同含有的化学元素事C、H、O。
(2) b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人体中它共有21种,其中由13种人体细胞能够合成,叫作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结构简式为 。
(3) 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正常饮食中应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
(4)小麦细胞中的DNA与图1中的c即RNA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图2中含有碱基胸腺嘧啶,因此代表的是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则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2.答案:(1)②③⑤⑥⑦
(2)⑤
(3)内质网;增强;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4)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解析:(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组成的,因此图1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②细胞膜、③内质网膜、⑤囊泡、⑥高尔基体膜,⑦核膜。
(2)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后便具有了生物学活性,故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存在于图1中的⑤高尔基体中。
(3)细胞自噬是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由图2可知,细胞中由c内质网形成双层膜的膜泡,并逐渐扩展,包裹待降解的线粒体,然后形成自噬体,最终被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消化分解。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4)图2表示了溶酶体的功能之一,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除此之外,溶酶体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3.答案:(1)③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原生质层;④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无法吸水,植物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解析:(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半透膜,即甲图中的③,二是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即①②之间存在浓度差。
(2)丙图中④为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可看成是半透膜,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④,即原生质层;④与丙图中半透膜的区别是原生质层④具有生物活性,而图示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为物理膜,不具有生物活性。
(3)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土壤中盐分过高,使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因而根毛细胞无法吸水,反而失水,导致萎蔫现象。
34.答案:(1)主动运输;细胞膜
(2)乙;甲;乙丙组浓度变低更快,甲组变低更慢
解析:(1)由题干分析跨膜转运蛋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即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过程;转运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能够协助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因此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2)由题干可知本实验是研究茶树根在吸收Cl-和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所以实验的变量是为茶树提供的离子的种类,而因变量是茶树根对离子的吸收速率(用离子的剩余量来表示),其中对照组培养液中含Cl-和,实验组的培养液分别是含与对照组等量的Cl-和和含与对照组等量的不含Cl-,然后进行比较,获得结论。
实验思路:配制实验组甲(含Cl-和)、对照组乙(含与甲等量的Cl-不含 )、和对照组丙(含与甲等量的不含Cl-)三种营养液,分别培养相同的茶树,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甲乙两组Cl-的剩余量(或吸收量)甲丙两组的剩余量(或吸收量)预期结果:甲组Cl-剩余量高于乙组(或吸收量低于乙组),甲组的剩余量高于丙组(或吸收量低于丙组),即乙丙组浓度变低更快,甲组变低更慢,说明Cl-和与ABC的结合位点相同。
红细胞质膜
神经鞘细胞质膜
高尔基体膜
内质网膜
线粒体内膜
蛋白质(%)
49
18
64
62
78
脂质(%)
43
79
26
28
22
糖类(%)
8
3
10
10
少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或观测指标)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蛋白酶等
与双缩脲试剂是否产生紫色反应
B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藓类小叶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上表皮
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运动
C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某校患青少年型糖尿病学生和正常学生
该校患青少年型糖尿病学生数/该校学生总数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新鲜红杜鹃花的花瓣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信阳光山县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生物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