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优质ppt课件
展开不同导体的导电性能不同,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物理量。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测量导体长度和直径的工具和方法,那么,要测导体的电阻率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2.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
3.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直流电流表(0~0.6A)、直流电压表(0~3V)、电池(3V)、滑动变阻器(0~10Ω)长约1m的金属电阻丝、开关1个、导线若干、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在不同位置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S。
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连人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取平均值;
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 电阻丝长度的测量工具应选用刻度尺。需要注意,在测量电阻丝的长度时,测量的并不是电阻丝的总长度,而是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l。反复测量多次,得到有效长度的平均值。
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因为电阻丝比较细,所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下面介绍几种测量直径的方案。
即取一段新的电阻丝,在圆柱形物体上紧密缠绕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出总宽度,再除以圈数,这样便可以提高电阻丝直径的测量精度了。
在电阻丝的不同位置测量3次,求得直径的平均值
电阻的测量: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U-I图像求得电阻R。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
(1)图甲使用0.6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图中指针示数是 A;当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图中指针示数为 A。
答案:(1)0.02 0.44 0.1 2.20
(2)图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 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 V,图中指针示数为 V。
答案:(2)0.1 1.70 0.5 8.5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的选择
定性法: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
(1)若R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若R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比较法:当已知Rx、RA、RV的大约阻值时:
试触法:按图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个接线柱固定接好,另一个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记录两表的读数为Ia、Ua、Ib、Ub:
答案:Rx1 大于 小于
(2021·浙江6月选考)小李在实验室测量一电阻R的阻值。
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正确连线后,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掷开关K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U1=1.65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I1= A;将K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1.75 V,I1=0.33 A。由此可知应采用电流表 (选填“内”或“外”)接法。
注意:分压式接法中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大,但限流式接法较节能且电路简单。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择
(1)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的几种情况
①要求电压(或电流)能从零开始变化;
②当待测电阻Rx≫R滑(R滑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
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的允许电流。
(2)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如果滑动变阻器采用两种接法都能满足要求,则从节能、方便操作角度考虑,优先选用限流式接法。
对点训练——电路的选择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 kΩ),除了Rx、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量程0~1 V,内阻约10 kΩ)
B.电压表(量程0~10 V,内阻约100 kΩ)
C.电流表(量程0~1 mA,内阻约30 Ω)
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05 Ω)
E.电源(电动势1.5 V,额定电流0.5 A,内阻不计)
F.电源(电动势12 V,额定电流2 A,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R0(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1)为使测量尽量准确,电压表选用 ,电流表选用 ,电源选用 。(均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答案 (1)B C F
(2)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3)该同学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和操作均正确,从实验原理上看,待测电阻测量值会 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答案 (3)大于 电压表测出的电压为Rx与电流表串联后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读数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其他表述正确也可)
为测量“12 V,5 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0~0.6 A、0~3 A,内阻约为0.2 Ω;
电压表:量程0~3 V、0~15 V,内阻约为15 kΩ;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
(1)以下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1)安全性:确保电源、电阻和电表都不会过载,如电流表或电压表量程一定要大于被测电流或电压的最大值。(2)精确性:判断选用多大量程的电表时,应考虑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对于电压表或电流表,应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3到2/3处,多用电表选用欧姆挡时,应尽可能使指针指在中间刻度附近。(3)可调性:选用滑动变阻器时,应考虑对外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能实现调节时测量电表的示数变化明显。
电学实验设计的“三原则”
(1)连线顺序:画线连接各元件,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路原理图依次到开关,再到滑动变阻器,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中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其次将要并联的元件并联到电路中去。(2)避免交叉:连线时要将导线接在接线柱上,两条导线不能交叉。(3)“正、负”接线柱: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要使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实物连线的“三点注意”
方法二:作U-I图像,利用斜率求出Rx
方法一: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取平均值。
(1)为了方便,应在金属电阻丝接人电路前测量其直径;为了准确,测量金属电阻丝的长度时应测量拉直悬空的、接人电路中的金属电阻丝的有效长度.直径和长度各测量三次,取平均值。(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较小,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还是分压接法,要根据实验要求或提供的器材规格进行选择。(3)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金属电阻丝的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电阻丝的温度明显升高,使得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4)通过U-I图像求电阻,在描点连线时,要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其余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明显偏离直线的点应舍去。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对点训练——测量金属的电阻率
某同学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米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阻值大约为6 Ω),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金属丝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很小;B.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25 Ω;C.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 A;
答案:(1)0.936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2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评优课ppt课件</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标卡尺的使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游标尺,右移01mm,右移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先读固定刻度,再读可动刻度,读得22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2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27页。
物理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突破,随堂检测,数据处理,答案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