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吉林省辽源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加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长发与短发
B.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C. 棉花的细绒与粗绒
D. 南宋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答案】C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人的头发长短不受基因控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是指雄兔的脚喜欢扑腾,雌兔的眼老是眯缝着,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新疆棉花中的细绒与粗绒,符合“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南宋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来形容海棠花的绿叶, “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红花,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彩球大小、性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
B. 抓取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C. 两小桶中小球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D. 一位同学重复抓取4次,结果为DD:Dd=2:2,则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一定存在问题
【答案】D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详解】A、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以保证彩球被抓取的几率相等,A正确;
B、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以保证彩球被抓取的几率相等,B正确;
C、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由于同种生物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因此两小桶中小球的数目可以不相等,C正确;
D、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实验才能接近DD:Dd:dd=1:2:1,由于该同学只重复4次实验,统计的次数较少,偶然性较大,可能出现结果为DD:Dd=2:2,并非实验设计存在问题,D错误。
故选D。
3. 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16B. 1/8C. 1/4D. 1/2
【答案】B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其中Y∶y=1∶1,R∶r=1∶1,故推知该植株基因型为YyRr,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4=1/8,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在减数分裂Ⅰ中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具有( )
A. 2条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B. 4条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C. 2条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D. 2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答案】A
【分析】四分体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在一起的一对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详解】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后的结构,每个四分体包含两条同源染色体,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和四个DNA,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探索遗传物质及遗传规律的道路艰辛且曲折,该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②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假说
③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⑥艾弗里进行的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⑦摩尔根将白眼雄蝇与纯合红眼雌蝇杂交,F2红眼:白眼=3:1 能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A.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④⑥C. ①③⑤⑦D. ②④⑥⑦
【答案】A
【分析】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艾弗里进行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详解】①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都是DNA,①正确;
②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②正确;
③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③正确;
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④错误;
⑤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⑤正确;
⑥艾弗里进行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⑥正确;
⑦摩尔根将白眼雄蝇与纯合红眼雌蝇杂交,F2红眼:白眼=3:1不能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为不管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F2中红眼:白眼都为3:1,⑦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⑥正确,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是由摩尔根提出,并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假说成立
B. 选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因为果蝇有培养周期短、成本低、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A
【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
【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是由萨顿提出,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假说成立,A错误;
B、选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因为果蝇有培养周期短、成本低、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A。
7. 以下不属于表观遗传学特点的是( )
A. 可以遗传B. 可能导致基因组碱基的改变
C. 可能引起疾病D. 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详解】AC、表观遗传可以遗传,即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可能会引起疾病,AC正确;
BD、表观遗传没有DNA序列的改变,基因组碱基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D正确。
故选B。
8.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答案】D
【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其特点:(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
【详解】A、男患者(XDY)与女患者(XDX-)结婚,其女儿基因型为XDX-,都是患者,A错误;
B、男患者(XDY)与正常女子(XdXd)结婚,其儿子(XdY)都正常,但女儿(XDXd)都患病,B错误;
C、女患者(XDX-)与正常男子(XdY)结婚,女儿基因型为XDXd、X-Xd;儿子基因型为XDY、X-Y,儿子女儿均有可能正常或患病,C错误;
D、患者的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XdY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XdXd,故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XD),D正确。
故选D。
9. 某同学用T2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从大肠杆菌细胞内释放出来
B.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T2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模板和原料
C. 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
D. 搅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
【答案】C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详解】A、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而质量较重的大肠杆菌则分布在沉淀物中,A错误;
B、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T2噬菌体的繁殖提供原料,T2噬菌体的繁殖所需的模板来自T2噬菌体本身,B错误;
C、由于合成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的原料来自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因此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C正确;
D、由于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Ⅱ、Ⅲ、IV、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D. 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为三倍体
【答案】D
【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物,如人、果蝇、玉米等。
(3)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详解】A、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染色体Ⅱ、Ⅲ、IV、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
B、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C正确;
D、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称为三倍体,而是三体,D错误。
故选D。
11. 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6%、8%B. 8%、92%
C. 78%、92%D. 92%、8%
【答案】D
【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可能成单存在,如红绿色盲基因,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因此男性基因总数与女性体内等位基因总数有差别,在确定种群等位基因及其总数时应分别考虑。
【详解】Xb的频率=b基因总数/(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100%=(7.36%+2×0.32%+4%)÷〖2×(42.32%+7.36%+0.32%)+(46%+4%)〗×100%=8%,则XB的频率=1-Xb的频率=1-8%=92%。
故选D 。
12. 图中甲和乙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甲和乙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 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答案】A
【分析】交叉互换看发生在什么染色体上,如果是同源染色体上就属于基因重组,如果是非同源染色体就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染色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装或易位等改变,图①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属于染色体易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2022年4月16日,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六个月之后,我国的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承担了不少科学实验任务,其中包括在太空的微重力、强辐射的环境中诱发种子发生突变,称为太空育种。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太空的微重力、强辐射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
B. 若太空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型不变,则说明该种子一定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 以种子作为诱变对象的原因是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
D. 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种子发生变异并非都是有利变异
【答案】B
【分析】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和突变频率低。
【详解】A、可以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中,如微重力、强辐射和X射线等因素,都属于物理因素,其作用机理是损伤细胞中的DNA,A正确;
B、若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或者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会致使太空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不发生改变,所以种子发生突变后,其植株表现型不一定改变,B错误;
C、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为主),由于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明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其对生物的影响不一定都是有利的,有可能是有害的或是无害无利的,所以种子发生变异并非都是有利变异,D正确。
故选B。
14.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检测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症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出
B.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C. 产前诊断只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和基因检测三种方法
D. 可以通过羊水检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答案】C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禁止近亲结婚:这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详解】A、镰状细胞贫血症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性状是镰刀型的,A正确;
B、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在-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B正确;
C、产前诊断包括了羊水检查、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和基因检测等方法,C错误;
D、羊水中有胎儿脱落的细胞,可通过检查这些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分析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B. 地理隔离一定产生生殖隔离
C. 协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
D.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协同进化的结果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A正确;
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
C、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C正确;
D、协同进化的结果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下列关于“一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引发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一定比碱基对的缺失和增添引发的变异小
C. 基因突变发生于体细胞一定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D. 发生了生殖隔离,就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答案】AB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置如果在非基因片段,则不会使基因结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比碱基对的缺失和增添引发的变异小,如替换发生在基因的最前端,且替换后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则引发的变异会比缺失和增添更大,B错误;
C、植物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故发生了生殖隔离,就一定形成了新物种,D正确。
故选ABC。
17.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水稻与矮秆(d)易染锈病(t)水稻培育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上述水稻均为二倍体。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图中雄配子有一个染色体组,经过③培育的幼苗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B. 上图中④一般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起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C. 该育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经过程④获得的水稻为多倍体,一般表现为茎秆粗壮、种子较大
【答案】ABD
【分析】分析题图:该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过程②为杂交得到子一代,过程②为减数分裂得到配子,过程③为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过程④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
【详解】A 、过程③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为单倍体,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 、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起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
C 、该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最大的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正确;
D 、上述水稻均为二倍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之后形成单倍体,过程④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水稻为二倍体,D错误。
故选 ABD 。
18.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 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 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ABC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A、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因此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A正确;
B、卡诺氏液具有固定根尖的作用,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解离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D、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因为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只有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BC。
19. 下列叙述属于RNA功能的是( )
A. 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B. 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C. 催化某些代谢反应D. 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ACD
【分析】RNA主要有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等三种:(1)信使RNA的功能是在细胞核内转录DNA基因序列信息形成的,为遗传信息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转运RNA(tRNA)功能是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转运载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3)核糖体RNA(rRNA)功能是与核糖体蛋白组成核糖体,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场所;(4)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少部分RNA具有催化功能。
【详解】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正确;
B、细菌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因此某些RNA具有催化功能,C正确;
D、rR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
故选ACD。
20.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女方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XBXbY 的染色体异常男孩。假设该染色体异常男孩在产生配子时,初级精母细胞中三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随机联会,仍可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染色体异常男孩的病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B. 该染色体异常男孩的病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C. 该染色体异常男孩的病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D. 该男孩成年后产生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 X:XX:Y:XY=2:1:1:1
【答案】CD
【分析】染色体组成是44+XXY的个体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XX+Y或XY+X,前者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或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所致;后者是由于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未分离所致。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女方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基因型为XBXbY的男孩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父亲初级精母细胞的XY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正常分离,导致产生XB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b结合会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A正确;
B、该病病因可能是母亲初级卵母细胞的XBXb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正常分离,导致产生XBXb的异常卵细胞,其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会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B正确;
C、由于XB和Xb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则不可能是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C错误;
D、由于该男孩基因型为XBXbY,当XBXb不分离,则形成两种配子,即XBXb和Y,比例是1:1,当XB与Y不分离,则形成两种配子,即XBY和Xb,比例是1:1,当Xb和Y不分离,则形成两种配子,即XbY和XB,比例是1:1,则X:XX:Y:XY=2:1:1:2,D错误。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21. 下图1、2、3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于细胞_____(填序号)中。将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按照分裂前后顺序进行排序: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的是图_____,该图中染色体行为是_____。
(3)图1的四个细胞中,处于图3中II时期的是______(填数字),图3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填字母)。
(4)图1中的细胞①~④分别处于图2中的______时期。
【答案】(1)①. 雌性 ②. ④ ③. ②→③→④
(2)①. ②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①. ①② ②. a
(4)AB、FG、HI、HI
【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1)图1中②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动物为雌性;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对应于图甲中的④;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分裂顺序为②→③→④。
(2)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其细胞学基础是图②,该图中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图1的四个细胞中,处于图3中Ⅱ时期(染色体数目为4且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②。图3中表示染色体的是a,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核DNA。
(4)细胞①中含有同源染色体2对,②中含有2对,③中无同源染色体,④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分别处于图2中的AB、FG、HI、HI。
22.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病,乙病属于______染色体_____性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号个体。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
【答案】(1)①. 常 ②. 显 ③. 伴X ④. 隐
(2)①. 1/2 ②. aaXBY ③. 8
(3)①. 2/3 ②. 7/24 ③. 5/8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II-3号和II-4号患甲病,出生正常的女儿III-9号,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1号和I-2号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儿子II-7号,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遗传系谱图分析:II-3号和II-4号患甲病,出生正常的女儿III-9号,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1号和I-2号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儿子II-7号,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结合(1)的分析,II-5号基因型为aaXBX-,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Ⅱ-6的基因型为aaXBY。由于III-13患有乙病,故Ⅱ-8 的基因型为aaXBXb,Ⅲ-13(aaXbY)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8。
(3)先分析甲病的情况:Ⅲ-10的基因型可能是1/3AA或者2/3Aa,Ⅲ-13的基因型aa,他们生育的孩子中不患甲病的概率是2/3×1/2=1/3,则患甲病的概率为2/3;再分析乙病的情况:Ⅲ-10的基因型可能是1/4XBXb或者3/4XBXB,Ⅲ-13的基因型XbY,他们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生出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7/8;综上所述,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1/3×7/8=7/24。生育的孩子只患甲病的概率是2/3×7/8=7/1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1/3×1/8=1/24,故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7/12+1/24=5/8。
23. 抗生素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抗菌治疗,部分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如下表所示:
(1)在上表抗生素中,能抑制图1中①过程的是__________,抑制③过程的是___________。
(2)利福平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为抑制2019新冠病毒增殖的药物。
(3)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了上图1中的_______ (填序号)。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包括了上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1中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酶催化,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核糖体沿着c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答案】(1)①. 放线菌素D ②. 四环素和红霉素
(2)不可以 (3)①. ②③ ②. ①②③
(4)①. 逆转录 ②.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5)①. GCA ②. 向右
【分析】(1)①为DNA的复制,放线菌素D能抑制DNA复制和转录,故放线菌素D能抑制图1中①过程。③为翻译,四环素和红霉素能抑制翻译,因此四环素和红霉素能抑制③过程。
(2)2019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以RNA为模板复制得到RNA,而利福平抑制以DNA为模板转录为RNA的过程,不会抑制新冠病毒的增殖。
(3)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了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1中的②③,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故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包括了上图1中的①②③。
(4)⑤为逆转录过程,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需要消耗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5)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U,故其密码子为GCA,根据图2中tRNA的运输方向可知,核糖体沿着c的移动方向是向右。
24. 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乙图中7的名称是______。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原则。
(3)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B是______酶。
(4)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______个。
(5)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______(部位)中。
【答案】(1)①. 半保留复制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2)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 ②. 氢键 ③. 碱基互补配对
(3)DNA聚合 (4)1800
(5)细胞核
【分析】(1)从甲图可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为碱基T,因此乙图中7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
(3)分析甲图可知,B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DNA子链进而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则B酶是DNA聚合酶。
(4)由于DNA分子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若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则另一条链A:G:T:C=3:4:1:2,因此双链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4:6:4:6=2:3:2:3。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则该链中的G有200个,另一条链中G有400,共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22-1)×600=1800个。
(5)真核生物钟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25. I.在一个海岛中,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海龟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海龟游泳能力较弱。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W的基因频率变为0.2,w的基因频率变为0.8。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杂合子占分趾海龟的比例为_____。
(2)生物进化的方向则由______决定。
(3)该海龟种群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_____。
II.如图所示,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⑥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过程⑤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具体做法为______。
(5)图中过程④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
(6)若AAaaBBbb植株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两两分离,则其产生Aabb配子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1)①. 基因库 ②. 8/9
(2)自然选择 (3)①. 是 ②. 种群基因频率已经改变
(4)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幼苗
(5)基因突变 (6)1/9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由题意可知,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后,WW的基因型频率=0.2×0.2×100%=4%,ww的基因型频率=0.8×0.8×100%=64%,Ww的基因型频率=1-64%-4%=32%,因此杂合子占分趾海龟的比例为32%÷(4%+32%)=8/9。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海龟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海龟发生了进化。
(4)①③⑤为单倍体育种,图中过程⑤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幼苗,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可育二倍体。
(5)④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6)AAaaBBbb植株产生配子时,AAaa产生配子的种类为AA:Aa:aa=1:4:1,BBbb产生配子的种类为BB:Bb:bb=1:4:1,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两两分离,则其产生Aabb配子的概率是4/6×1/6=1/9。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比例(%)
42.32
7.36
0.32
46
4
抗生素
主要作用机理
放线菌素D
嵌入到 DNA双链之间。与DNA形成复合体,阻止DNA链与其他酶的结合
四环素
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阻止tRNA在该位点的连接
利福平
与DNA依赖型RNA聚合酶结合
红霉素
阻止tRNA与mRNA结合
[生物][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期末]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17页。
[生物][期末]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