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宇宙中的地球
命题人:陈利一审:赵江浩二审:闫宁
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本题35小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屋,距地球仅1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约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杏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河外星系
2.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 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D.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系的直径约2光年,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根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1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属于银河系,B正确,CD错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A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正确,D错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因此陆地面积大小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拥有大气层,B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展;②体积质量适中:适中的引力形成大气层;③存在液态水。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 可观测宇宙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
4. “鲸鱼座γ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 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C.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D. 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层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太阳,有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材料中所涉及的鲸鱼座γ星也是恒星,有五颗行星环绕,因此与太阳系级别相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题干内容无法确定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A不符合题意。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一颗普通的星球,B不符合题意。“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说明该行星与恒星的位置适中,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正确。题干中不能确定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2021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颗距地球2800万光年外的行星。该行星位于旋涡星系“梅西耶51a”,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银河系外行星。据科学家观测,该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3倍,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若该行星存在生命,则其具备的外部条件有( )
A. 有液态水存在B.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
C. 所绕恒星状态稳定D. 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
6. 行星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与地球相比,该行星( )
A. 表面获得恒星光照较多B. 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小
C. 相同坡度,河水的流速较慢D. 大气层较厚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题意限制为“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所绕恒星状态稳定,给生命形成和演化创造稳定环境条件,这是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之一,C符合题意;有液态水存在,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 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对于生命存在也非常重要,但这属于行星自身内部条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题详解】
“梅西耶51a”质量是地球的3倍,则其引力更大,大气层的厚度较地球要厚,大气层越厚,D正确;题意表明,该行星与恒星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加上该行星大气较厚,对恒星光照的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因此表面获得的恒生光照不一定比地球较多,A错误;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容易吸引外部的小行星,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有可能较大,B错误;由于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重力加速度较大,因此相同坡度条件下,该行星的河水的流速较快,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提供中继服务。下图为“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祝融号”上四块大面积电池板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辐射( )
A. 为其维持恒定的温度B. 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量
C. 为其提供光能和生物能D. 为其运动提供平衡保障
8. 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 )
A. 距日远近B. 宇宙射线C. 耀斑爆发D. 太阳辐射
9. 与地球相比,火星的特点是( )
A. 是一颗行星B. 距离太阳较近C. 质量、体积较大D. 表面温度较低
10. 太阳、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一起构成了( )级天体系统
A. 1B. 2C. 3D. 4
【答案】7. B 8. C 9. D 10.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环绕器朝向太阳和背向太阳获得的太阳能差异较大,造成无法依赖太阳辐射维持恒定的温度,A错误;太阳辐射照射到电池板上转化为“祝融号”运转的能量,B正确:太阳辐射无法向“祝融号”提供生物能和平衡保障,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向地球传输数据利用是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强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C正确;与距日远近关系不大,主要受地火距离遥远的影响,会造成传送信号延迟和衰减,A错误;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火星也是一颗行星,A不符合题意;火星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地球低,故B错误,D正确;火星体积、质量较地球小,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和火星(包括“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内)及太阳系其它天体等构成了太阳系,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构成了类似于地月系,是低一级别的行星与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由此可知,三者构成了两级天体系统,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下图为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衣服,该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充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日照时间长短的角度,新型太阳能衣服使用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2. 从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角度,最适宜新型太阳能衣服使用的地区是( )
A. 东北平原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东南丘陵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新型太阳能衣服能够利用太阳能为电子设备充电,故光照强时充电效果较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白昼较长且太阳高度角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衣服的充电效果最好,B正确;春、秋和冬季白昼时间相对较短,充电效果相对较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在四个地区中,青藏高原的海拔最高,空气较为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最为丰富,且该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最适宜使用新型太阳能衣服,C正确;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弱,该衣服的使用效果相对较差,BD错误;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白昼较短,该地区与青藏高原相比,其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弱,故A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因此太阳能丰富。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B. 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C.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
D. 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14. 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
B. 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
C.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D. 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形成天气变化,但不一定都是洪灾,有些地区还可能出现旱灾,A错误;太阳辐射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B正确;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但不是唯一的能量,如核能等,C错误;太阳辐射不会扰动电离层,太阳活动才会干扰电离层,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C正确。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取之不尽,无污染,有利于上海的环境保护,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错误;上海土地资源不充足,B错误;太阳能受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及阴晴等天气影响,故太阳能不稳定,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石油等。
读下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B. 晴天多C. 风力大D. 地势低
16. 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去下列哪组城市最合适( )
A. 北京、海口、贵阳B. 上海、重庆、台北C. 昆明、兰州、郑州D. 福州、广州、成都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要原因在于兰州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较多,B正确;理论上纬度越低,地势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大,排除AD;风力大对太阳辐射总量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布局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相对而言,昆明、兰州、郑州均符合该特点,C正确;贵阳、重庆和成都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形(山地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天气(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较弱,大气透明度较高,太阳辐射越强)、昼长时间(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甘肃敦煌10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该发电站占地总面积约784公顷,安装有1万多面定日镜,将阳光反射到260米高的聚光吸热塔,通过11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发电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 选址更为灵活B. 受天气影响更小
C. 夜间也可发电D. 对生态破坏更小
18. 敦煌10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数量分布最少的一侧是( )
A. 东侧B. 南侧C. 西侧D. 北侧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数量巨大的定日镜必须集中布局,因此在选址上要求更高,建设时对地表的改变更大,对生态破坏可能稍大,没有光伏发电选址灵活,排除A、D;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受天气影响均较大,排除B;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白天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这是光伏发电做不到的,C符合题意。故选C。
【18题详解】
敦煌10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定日镜要求把太阳光反射到中心的聚光吸热塔,而当地一天中的太阳大多位于偏南方向,因此南侧的定日镜把阳光反射到聚光吸热塔相对很难,因此南侧定日境数量分布最少,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而且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北极及附近地区出现极光 ②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削弱或消失
③发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0. 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现象是( )
A. 2014年,极端天气增多B. 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 2014年,树木年轮变宽D. 2011年,河流汛期延长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因此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8月份北极及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看不见极光现象,因此①错误,排除AB;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与地震、火山喷发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从而排除D。故选C。
【20题详解】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第25次太阳活动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由此推断第24次太阳活动顶峰大约发生在2014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数目增多会使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增多,粮食产量、树木年轮宽度和河流汛期的长短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但存在区域差异和正负相关性。 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1904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发现,以太阳表面纬度为纵坐标,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太阳黑子分布图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黑子( )
A. 温度比周围太阳大气温度更高B. 在太阳表面的纬度分布具有规律性
C. 出现在太阳大气圈最外层D. 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22.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
A. 24小时B. 1年C. 11年D. 76年
23. 当“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 )
A. 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B. 赤道上也能看到极光
C 地球磁场受干扰,指南针坏掉无法再使用D. 干扰电离层,无线电信号将全部中断
【答案】21. B 22. C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太阳黑子是由太阳活动产生,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太阳黑子呈现暗色是因为它们的温度比太阳可见表面或光球周围的区域要低,排除A;依据图示可知,太阳黑子出现的纬度和年份具有规律性,B正确;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为太阳大气最里层,排除C;黑子数量增加会影响地球气候,但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排除D。故选B。
【2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平均约为11年,排除ABD,故选C。
23题详解】
“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为太阳黑子较多的年份,也是太阳活动较多的年份。太阳黑子增加会导致地球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A正确;极光只能出现在两极地区,赤道上不会产生极光,排除B;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但不会使指南针坏掉,排除C;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排除D。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1日18时52分左右,北海道日高地区发生5.4级地震,最大烈度为4,震源深度约50km。地震发生时,北海道渔场大量渔船正在海上作业。完成下面小题。
24. 地震来临时,正在北海道渔场乘船捕鱼的船员( )
A. 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再感受到上下颠簸B. 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
C. 只感受到左右摇晃D. 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25. 地震来临时,该地作业渔船上的船员应当( )
A. 迅速将渔船驶向港口避难B. 就近躲避在舱角C. 迅速向甲板集合D. 有序乘小艇逃生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地震波在传递过程中纵波传递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不能,所以在海上渔民在地震发生时,只感到上下晃动。故D正确;故选择D。
【25题详解】
由于地震发生时持续时间短,驶向港口、驶向外海时间花费较长,故不是合理的方法,A、C错误;小艇抵御颠簸的能力更差,且从时间角度来说,乘小艇逃生也来不及,D错误;舱角相对稳固,可作为就近紧急避险地之一,B正确。 故选B。
【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
27.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界面为古登堡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
【答案】26. B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慢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熔岩主要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符合题意;地壳位于岩石圈上部,温度条件很难产生熔岩,排除A;下地幔、地核位于地下很深处,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不是向地表传递热量的熔岩主要分布区域,排除CD。故选B。
【27题详解】
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熔岩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分界面,A错误;地震波从上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左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显著处( )
A. 为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线B. 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C.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D. 地震波的速度都明显下降
29. 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山区地壳厚度大于高原B. 大陆和海洋地壳都为双层结构
C. 硅铝层的分布是连续的D. 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答案】28. C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显著处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应为古登堡面,该处向下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陡然下降,C符合题意;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相比,莫霍面处的波速变化不是最显著处,排除A;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此处并不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显著处,排除B;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显著处(古登堡面)向下,地震横波是消失,不是速度明显下降,排除D。故选C。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海拔较高的山区和高原地壳厚度均较厚,其厚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因此山区地壳厚度不一定大于高原,A错误;图中显示,大陆地壳有硅镁层和硅铝层双层结构,而硅铝层在海洋部分较薄,甚至缺失,因此硅铝层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海洋地壳不一定是双层结构,BC错误;读图可知,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5-10千米,D正确。故选D。
【点睛】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时,在莫霍界面以上传播速度变化不大,穿过莫霍界面后,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至古登堡面时达到最高,穿过古登堡面后,地震横波消失,地震纵波突然减速,在地下5000千米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又明显加快。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从上至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0. 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1. 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 海洋B. 空气C. 岩石D. 植物
【答案】30. C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地球圈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题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化,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中( )
A. ①地层形成时间早于②地层B. ③地层形成于太古宙的主要成矿期
C. ④地层化石可用于推测古生代环境D. ⑤地层形成中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
33. 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 )
A. 藻类植物繁盛B. 蕨类植物繁盛C. 裸子植物繁盛D. 被子植物繁盛
【答案】32. C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图中①地层位于所有岩层的最上部,形成的时间最晚,A错误。③地层中含有鱼类化石,形成于古生代的志留纪时期,B错误。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可以用于推测古生代环境,C正确。⑤地层位于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下方,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青藏高原隆起是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C。
【33题详解】
藻类植物繁盛是在元古宙的奥陶纪,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植物为被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植物为裸子植物。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蕨类植物繁盛,故选B。
【点睛】地质年代由古至今依次为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其中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植物为被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植物为裸子植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B. 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 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D. 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35. 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古生代后期,地球大部分被海洋占据
B.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C.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
D. 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答案】34. D 35. A
【解析】
【34题详解】
图片显示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第四纪以寒冷为主,属于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35题详解】
古生代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A错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B正确;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C正确;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D正确。该题是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点睛】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58万年 。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2个小题,共30分)
36.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波,B为____波,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
(2)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____(界面)。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___。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泸州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填字母和圈层名称)。
(3)地幔是____(填字母),物质状态为____(填“固态”、“液态”、“气态”),依据是____。
【答案】(1) 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②. 横波 ③. 纵波 ④. 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
(2) ①. 莫霍界面 ②. 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递减 ③. C地壳
(3) ①. E ②. 固态 ③. 横波能够通过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和地球内部圈层图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的不同,可将地球内部圈层自外向内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其中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故材料二乙图中A为横波,B为纵波。
【小问2详解】
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莫霍界面,根据材料可得,该地区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递减;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可以推断为C圈层,地壳;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可得,莫霍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故地幔为图中的E层;因此该圈层横波能够通过,故物质状态为固态;
37.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2)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C是____层。
【答案】(1) ①. 光球 ②. 黑子
(2) ①. 色球 ②. 耀斑 ③. 日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活动等知识点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可得,A是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 的标志。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可得,B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C是日冕层。日冕层位于太阳的最外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