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人音版第一单元 学会歌唱知识歌唱与合唱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4/4拍安徽民族歌曲,采取民族五声调式。歌曲反映了明清时期安徽省凤阳县人民生活贫苦,为了生活只能上街头打花鼓唱歌卖艺谋生。
(五)、作业:
1、课后唱好第二首《凤阳花鼓》。
2、以小组为单位,加上声势伴奏, 一起表演唱《凤阳花鼓》,下次课做汇报表演.二、教学目标:
1、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2、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编歌词。
通过学习《凤阳花鼓》,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难点: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掌握,为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为歌曲声势伴奏。
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音乐,跟随老师做动作,老师怎么做你们也怎么做。)提问:刚才我们听到这音乐心情如何?(让学生回答:高兴、欢快、喜庆)。
(三)、新授:
1、学唱《凤阳花鼓》
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凤阳花鼓》。(播放音乐)音乐起“说凤阳,道凤阳,”。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体现了当时的心情很悲伤,社会很黑暗,环境很萧条)。
(1)歌曲分析:
(2)、 节奏训练(先模仿节奏,再显示节奏,教师纠正巩固节奏)。
(3)、用节奏读歌词。
(4)、视唱(难点:附点音符),先跟钢琴用LA模唱,再唱旋律。
(5)、 填词演唱(同学们听了也唱了,想想看,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鼓点的特征:手拍节奏)。
2、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梆子):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 简单介绍花鼓和锣的音色和打法。(老师敲击乐器,引导学生听辨音色,用“咚咚”和“呛呛”表现出来)。
(2)、 引导学生为第二首《凤阳花鼓》作声势伴奏,强调衬词的唱法和意义。
3、创编歌词:
(1)、教师引导学生在《凤阳花鼓》原来曲谱的基础上改歌词(要求):以身边的事物为题, 内容积极向上,句读符合旋律分句。
(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2)、 展示个别学生作品。
(3)、唱一唱。
(四)、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新课,知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1页。
人音版踏雪寻梅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