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二单元 赞美祖国知识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高一年级《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是基础模块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合唱的概念及其分类。
2.能力目标:
(1) 在不同合唱曲的对比欣赏过程中,感受合唱的演唱特点及音色特点。
(2) 在欣赏和演唱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对合唱的理解,能积极主动的对歌曲进行合唱第二次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合唱的演唱特点及音色,享受合唱的艺术美。
2.教学难点:
在聆听、鉴赏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探究——合作。
二、学情分析
1.职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节奏感不强,对歌曲的演唱技巧掌握的不熟练,极度缺乏自信。
2.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厌学情绪,但对音乐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协作意识较强。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应该加强团结协作、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1. 学法中应该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2.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训练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通过课堂讲授与活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完成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本人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课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从而使学生多方面感受合唱的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从情境入手,通过相关视频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分工、合作、自我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处于激活的状态,通过活动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
本课为2个课时,90分钟。分为四个部分:
(一)课前准备
老师在授课前一个星期,在班级群里放置微课《合唱的定义与分类》要求学生学习,并制定预习任务。(任务:请同学们在网络上查找一首你最喜欢的合唱歌曲。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排练,下次展示。)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的学法。
(二)课堂学习训练
课堂学习训练包括音乐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学唱歌曲,认识合唱(15分钟),创编合唱,合作训练(25分钟)。
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用小组抢答比赛的形式,欣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说出合唱的类型。
设问:这首歌大家都熟悉吗?作者是谁?
2)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在他的一生中,有六十二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由他创作的歌曲《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他创作过这么多的描写西部的歌曲,“西部歌王”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导语: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西部歌王”的这首非常具有新疆特色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学?
导出《青春舞曲》的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课前在网络上学习了微课《合唱的定义与分类》,运用小组探究合作法和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巩固重点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营造气氛,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唱歌曲,认识合唱
1)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合唱视频《青春舞曲》。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请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2)带问题欣赏老师演唱《青春舞曲》,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最容易唱的部分和最难学的部分。会唱的同学教唱:易唱处齐唱,难点处随琴教唱。
3)播放合唱不同演唱形式的音频片段,加深学生对合唱演唱形式及分类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对歌曲旋律巩固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
3.创编合唱,合作训练
1) 以一个简单的乐句为例,先让学生感受合唱声部的进行以及声音的特点。
2)以分组形式,让学生自己挑选《青春舞曲》中感兴趣的乐段,根据上面学到的合唱知识,进行改编,引导学生采用轮唱、重唱、领唱等形式参与。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同时在小组合作训练过程中能加强团结协作能力。)
(三)课堂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师生互评(25分钟),检查作业、展示自我(10分钟)。
1.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2)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信,完成本课的能力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
2. 作业检查,展示自我
1)对微课中布置的作业进行检查。
2)挑选代表作品展示,师生共同探讨改编的不足之处与精彩之处。
(四)课堂延伸,总结归纳(10分钟)
1)播放《阿伊亚—非洲的灵感》的合唱音频,并出示简谱。
设问:音频中和谐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引导学生回归到知识点,合唱旋律的基本进行,较为常见的是,在旋律下面附加一个三度音程声部。即成为和声式二部歌曲。
2)思考:在体验合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合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队员之间,各声部之间,队员与指挥之间,歌曲与合唱表演、指挥、乐队等之间的默契与融合,他们共同创造出富有层次而又和谐统一的美妙艺术。)
五、教学反思
打破了沉闷的“教唱”式的课堂模式,运用了翻转式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活动性,也更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课前网上学习微课教学,在课堂进行中和课堂结束后,能结合自己对合唱及声音和谐度的理解,进行大胆自信的展示,在活动环节中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住歌曲的节奏以及演唱特点。课堂延伸与拓展环节中,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存在的不足:课件和多媒体的运用太多、太频繁、可能会让人有种是课件在教学的感觉。设计更多贴近生活、贴近职业的音乐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展示空间。
六、板书设计
歌曲:《青春舞曲》
1=bA 4 / 4
活跃的 欢快的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实践踏雪寻梅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实践踏雪寻梅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合唱《踏雪寻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新课,知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知识合唱艺术的种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知识合唱艺术的种类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合唱的基本特点,合唱的类型主要有,合唱规模及队形,合唱声部的排列,合唱的站姿及座姿要求,指挥的基本姿势及动作,课堂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