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苏科版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例3-1,例3-2,例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知道固体和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能正确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过程】
1.量筒的使用
(1)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刻度上的每个小格代表的刻度数),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②量筒在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有刻度的一侧面对观察者。
(2)量筒的读数
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现凸表(如水银面),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垂直(如图1所示),视线偏上或偏下,读数均不准,如图2所示,甲图读数会偏大,乙图读数会偏小。
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其单位也在筒壁上标出,一般为毫升(mL,即cm3),最上面的刻度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即量程。
【例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解析:量筒中的液面是向下凹的,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相平,乙同学的读数正确,量筒上标有“mL”,表明此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从图上可以看出液体的凹液面与60 mL的刻度相平,因此液体的体积为60 mL。
答案:乙 60 mL
2.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eq \f(m,V)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就要测出它的质量和相应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例2】要测量物体的密度,一般需要测定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的测量方法。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eq \f(m,V)知,要计算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此种方法不是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答案:质量 体积 ρ=eq \f(m,V) 间接
3.用量筒测体积
用量筒不仅能够直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而且还可测量某些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1)排水法:形状不规则而且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固体的体积测量常用此法。
①在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V1)的水(多少以能使固体浸没水中且水在量筒的满刻度以下为标准),以免固体放入后不能全部浸没或放入后液体超出量程而溢出筒外;
②用不易断的细线系住固体并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刻度为V2;
③该固体的体积为V=V1-V2,如图甲所示。
(2)压入法: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而在水中又不能下沉的固体适用于此方法。压入法是指物体漂在水面上时,可使用一细长钢针(或其他细长物体)将它压入到浸没,即可测出物体体积。
(3)沉坠法:沉坠法是指不能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可在其下面悬挂一密度大的物体(例如铁块),如图乙所示,分别读出铁块浸没时水面所指刻度V1和物体与铁块一起浸没到水中的刻度V2,则物体体积为V=V2-V1。
(4)饱和法:可用于测能溶于水的固体体积(如食盐),可先在烧杯内放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添加食盐,再把需测食盐放入量筒中(此时食盐已不能继续溶解),记下此时液面所指刻度V2,则该食盐的体积为V=V2-V1。
(5)溢杯法: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体积过大或无法浸入现有的量筒中,可以按图所示,采用溢杯法测出其体积。
【例3-1】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范围是_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____mL,放入物体前,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________mL;放入物体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________mL,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解析:图中所示量筒靠近筒口的最大刻数为“100”,其上标有“mL”,表明其最大测量范围(量程)是100 mL,在量筒壁上标注的任意两个相邻的读数之间都有10个小格,表明该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放入物体前,水面凹面正对着53 mL处;放入物体后,水面凹面正对着60 mL处,则物体的体积为:V=V2-V1=60 mL-53 mL=7 mL=7 cm3。
答案:100 1 53 60 7
【例3-2】在实验室中常用沉坠法测蜡块的体积,将一金属球和蜡块用线连在一起,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则该蜡块的体积为( )。
A.V2-V1 B.V3-V1 C.V3-V2 D.V3-V2-V1
解析:由于蜡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因此需要用沉坠法或按压法来测量它的体积;V2-V1是金属球的体积,A错;V3-V1是金属球和蜡块的总体积,B错;V3-V2-V1相当于(V3-V2)-V1即用蜡块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没有意义,D错。
答案:C
【例3-3】如图所示,量筒中盛有40 mL的水,把一块质量是50 g的石块,全部没入水中,如果石块的密度是2.5×103 kg/m3,那么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此时量筒中的水面在哪个刻度线上,请标在图上。
解析:由V=eq \f(m,ρ)=eq \f(50 g,2.5 g/cm3)=20 cm3;放入石块后,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因此液面所指的体积应比原来多出20 cm3。
答案:20 如图所示
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L=1 dm3;1 mL=1 cm3。
4.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顺序
(1)固体的质量应放在测量体积之前进行;否则固体上浸透了水,使固体的质量增大。
(2)测量液体的质量时,必须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液体后,再测出剩余部分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量筒中体积为V的液体质量是m=m1-m2,否则会使测得液体的质量偏大。
【例4】某同学要测一块石蜡的密度,步骤如下,请帮他填写完整:
A.用__________测出石蜡的质量m;
B.向量筒内倒入__________的水,记下体积V1;
C.用细铁丝将蜡块慢慢压入水中,直到蜡块__________在水中,记下此时体积V2;
D.计算石蜡块的体积V=__________;
E.石蜡块的密度ρ=__________。
解析: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直接放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因此在用排水法测量它的体积时,可用大头针将它按压入水中。
答案:天平 适量 浸没 V2-V1 m/(V2-V1)
5.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量固体的密度(小石块)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1;
③将小石块用细线拴好缓缓放入量筒中,记下示数V2;
④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eq \f(m,V2-V1)。
(2)测量液体的密度(盐水)
①在烧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些,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
③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盐水的总质量m2。
④盐水的密度为:ρ=eq \f(m1-m2,V)。
测量固体的体积时,用二次体积差法,测量液体的质量时用二次质量差法。
【例5】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棱长为__________mm,体积为__________cm3。
(3)根据密度公式__________,代入数据计算,可知此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解析:天平在使用前,应先调零,将游码拨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读出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根据公式ρ=eq \f(m,V)可求得密度。
答案:(1)零刻度线 右 62.4 (2)20 8 (3)ρ=eq \f(m,V) 7.8×10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及答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优秀导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多选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