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语文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示范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文艺全才,背景介绍,文体知识,朗诵韵脚,夜游赤壁的情景,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悠扬和谐,引酒放歌的欢乐,客人悲凉的萧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解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三咏赤壁:《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唐宋散文作八大家之一。政治上比较保守,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后又与保守派意见上有分歧,故政治上很不得意,多次被贬官,一直贬到荒远的琼州。他在当地方官时,做过不少有利人民的事情。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特别是其散文汪洋恣肆,挥洒自如,在艺术风格上变化跌宕,波澜层出,使文章达到景与事,情与理的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他的《前赤壁赋》也具有其散文的艺术特色,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题西林壁》《惠崇》《惠州一绝》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宋神宗元丰二(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在今湖北黄冈,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始于汉代,讲求铺张,称大赋;六朝时期,讲求对仗,称律赋;宋代,讲求自由,称文赋。 《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属于文赋。
1、壬戌( ) 10、酾酒( )2、桂棹( ) 11、横槊(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9、旌旗( ) 18、枕藉( )
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四段 往 长第二段 桨 光 方 瞬 尽 慕 诉 缕 妇 主 取第三段 稀 飞 诗 月 色 竭 适 昌 苍 郎 第五段 东 空 雄 酌 藉 白 鹿 属 粟 穷 终 风
第一段,描写 ,展现了 ;从而为下文定下一个 的基调。
第二段写 和 。描写萧声连用六个比喻句: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渲染萧声的 ,主客触景生情,由 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 。作者借 的方式抚今追昔畅叙天地人生的感触。
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 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 ;从不变的角度看, ,
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 不变
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
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 , ,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客人转悲为喜 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入睡
我虽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
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三 (4 -- 5) 阐述哲理 乐
赤壁之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夜游之行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乐极生悲 释悲生议 英雄易逝 人生苦短 仙愿难成
借景议理,解客之悲 变则万物皆短、不变则物我皆长、物各有主、共适清风明月
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 余秋雨 · 苏东坡突围 》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对赤壁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永恒的赤壁,永远的苏轼 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 赤壁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因赤壁而屹立千古。感谢苏轼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苏轼若有知也应感谢我们对他的理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备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走进泰山,朗读课文检查自学,合作学习理清思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合作学习探究特点,学习目标,范读诗歌,泰山简介,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习案•落实学科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1 赤壁赋优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走进文本,字词学习,整体感知,初读文本字词通关,课文解析问题探究,相关背景简介,第三段,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深入研读品味情感,概括主旨总结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