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隆群岛(下图)上生活着多达十余种达尔文地雀,它们的喙大小各异。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该群岛气候多变,大喙和小喙地雀数量的变化是适应气候的结果。研究发现,1977-1980年该群岛的达尔文地雀大量死亡,而大喙地雀存活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科隆群岛上的达尔文地雀种类丰富,反映了( )
A. 地雀对气候变化敏感B. 群岛环境差异大
C. 地雀空间分布不均衡D. 群岛距离大陆远
2. 与圣克鲁斯岛相比,大达夫尼岛上达尔文地雀的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大达夫尼岛( )
A. 纬度较低B. 海拔较高C. 岛屿较小D. 火山较多
3. 推测1977-1980年科隆群岛气候趋于( )
A. 暖湿B. 暖干C. 冷湿D. 冷干
中国K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整套陶瓷生产设备的企业。2016年底,K公司与国内最早进入非洲开展国际贸易的S公司合作,在肯尼亚建成非洲最大的瓷砖生产厂F厂,产品销往本国及周边国家。该厂重视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经培训,一期项目生产线上的中国员工与当地员工比例约1: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K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中,各自的优势分别是( )
①生产技术高②营销网点多③资金实力雄厚④投资环境优越
A. K公司—①,S公司—②B. K公司—②,S公司—①
C. K公司—③S公司—④D. K公司—④,S公司—③
5. F厂重视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陶瓷产量B. 降低用工成本C. 解决当地就业D. 增进中非友谊
耕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保障居民健康生存的耕地资源状态或能力,主要受地形、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城市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湖北省西、北、东三面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下图示意湖北省2017年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的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武汉相比,荆门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好主要是由于( )
A. 耕地占比高B. 经济发展快C. 灌溉水源充足D. 耕作历史悠久
7. 为确保粮食安全所必需的耕地资源( )
A 武汉应扩大耕地面积B. 荆州应改造坡耕地
C. 孝感应防治土壤污染D. 恩施应治理盐碱地
中国T山(35°N)基带为灌丛,山腰生长着森林。20世纪50年代,因露天采矿,T山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2005年,T山林区被划入自然保护区(下图),保护区内关闭矿山,并采取削坡填洼、覆土(50厘米厚)复绿等生态修复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T山能生长森林主要是由于( )
A. 冰川融水丰富B. 地面蒸发较弱C. 地下水源充足D. 山地降水量大
9. 根据生态修复措施,推测T山建立自然保护区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化B. 水土流失C. 水资源危机D. 固体废弃物污染
10. T山自然保护区中( )
A. 甲地可进行教学参观B. 乙地可进行经营活动
C. 丙地严格禁止个人进入D. 丁地严格禁止科研试验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铜的需求大增。秘鲁是全球第二大产铜国。由中国Z企业投资建设的钱凯港(下图)项目,建成后将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唯一可停泊超大型船舶的港口。受盛行风影响,港区风大浪高,为此项目组在拓展港区范围时还修筑了长达2600米的防波堤。此外,项目组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环保团队,负责保护周边湿地免受港区建设和运行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为更好地抵御风浪,同时考虑修建难度,钱凯港防波堤的设计方案最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中国投资建设钱凯港主要是为了( )
A. 获得港口运营收入B. 保障铜矿进口渠道
C. 加强两国交流协作D. 促进铜矿资源勘探
13. 推测项目组保护港区周边湿地,主要考虑的是( )
A. 提高湿地调蓄功能,减少港区内涝B. 维护湿地净化能力,增加饮用水源
C. 增加湿地碳汇量,减缓气候变暖D. 保护鸟类栖息地,利于迁徙繁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图)的受水区年均缺水量超60亿立方米。2005年,该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坝顶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2014年12月工程正式通水,至2024年6月已累计调水突破729亿立方米。当地管理部门会根据气温变化,调节安阳以北干渠的水位与流速,保障冬季顺利输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加高丹江口大坝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华北洪涝风险B. 减少库区移民数量
C 保障工程自流输水D. 增加工程输水总量
15. 安阳以北干渠冬季输水常采用高水位、低流速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加速表层冰盖形成B. 防止沿线的污水汇入
C. 降低岸冰生成的速度D. 减少水流携带的泥沙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输水,使华北地区( )
A. 年降水量增多B. 水田面积扩大C. 地面沉降减缓D. 生物入侵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下图)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农业用水占全区用水总量的70%以上。2000-2020年,全区使用地下水灌溉的农田由1700万亩左右增加到3000万亩以上,已实现粮食生产十六连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净调出区。近年来,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描述2018年内蒙古的水资源特征。
(2)判断内蒙古水量型缺水程度最高3个市(盟),并说明判断理由。
(3)森特拟通过准确测算粮食种植的用水情况,为各市(盟)提供优化粮食种植用水的建议。除图7所示指标外,列举他还需获取的3项指标。
(4)说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维护内蒙古环境安全的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3日,美国一列运载可溶性有毒化学品的列车脱轨(事故地点见下图),引发大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当日,相关部门立即划定了严重影响区(可能造成重大死亡风险)、重大影响区等不同等级区域,警示居民及时撤离。专家预计,此次事故影响范围广,还可能威胁到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为此,美国迅速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1)列举划定图示不同影响等级区域所需获取的资料(指标)及其用途。
(2)说明此次事故可能威胁加拿大东部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原因。
(3)根据事故地点的位置,分析该事件对美国影响范围广的原因。
(4)说明此次事故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野泽—梁山泊”地处山东丘陵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由于黄河泛滥、改道,该区域水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湖泽水体面积变化大。先秦以来,黄河分支济水河经荥泽汇入大野泽;东汉时期随着荥泽淤塞,“大野泽—梁山泊”加速演变,最终于宋末消亡。下图示意先秦和唐末宋初“大野泽—梁山泊”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系分布。
描述先秦至唐末宋初“大野泽——梁山泊”的变化,并分别说明黄河泛滥与荥泽消失对“大野泽——梁山泊”演变的影响。
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隆群岛(下图)上生活着多达十余种达尔文地雀,它们的喙大小各异。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该群岛气候多变,大喙和小喙地雀数量的变化是适应气候的结果。研究发现,1977-1980年该群岛的达尔文地雀大量死亡,而大喙地雀存活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科隆群岛上达尔文地雀种类丰富,反映了( )
A. 地雀对气候变化敏感B. 群岛环境差异大
C. 地雀空间分布不均衡D. 群岛距离大陆远
2. 与圣克鲁斯岛相比,大达夫尼岛上达尔文地雀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大达夫尼岛( )
A. 纬度较低B. 海拔较高C. 岛屿较小D. 火山较多
3 推测1977-1980年科隆群岛气候趋于( )
A. 暖湿B. 暖干C. 冷湿D. 冷干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科隆群岛由多个较大的岛屿与数百个小岛岩礁组成,各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地雀的生存空间差异大,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从而导致达尔文地雀种类丰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圣克鲁斯岛和大达夫尼岛纬度相差不大,但是大达夫尼岛面积狭小,自然环境相似,导致大达夫尼岛上达尔文地雀的种类少,A错误,C正确;从图中看不出大达夫尼岛海拔高、火山多,且若大达夫尼岛海拔较高、火山较多则区域内自然环境分异大,达尔文地雀的种类应该多,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1977-1980年该群岛的达尔文地雀大量死亡,而大喙地雀存活较多,小喙可啄食种子和昆虫适应树丛环境,大喙能咬碎坚硬的果壳适应旱荒环境,因此推测气候是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变冷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物种丰富的原因:①生存环境优越;②区域内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明显;③区域内南北跨度大,气温差异大;区域内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明显;④开发历史较晚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少;保护区的建立;⑤生存空间大(陆域、水域广);⑥食物丰富(动物)、饵料丰富(鱼类);⑦地域封闭,特有物种多样;⑧生物链最底层,数量多,如南极磷虾。
中国K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整套陶瓷生产设备的企业。2016年底,K公司与国内最早进入非洲开展国际贸易的S公司合作,在肯尼亚建成非洲最大的瓷砖生产厂F厂,产品销往本国及周边国家。该厂重视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经培训,一期项目生产线上的中国员工与当地员工比例约1: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K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中,各自的优势分别是( )
①生产技术高②营销网点多③资金实力雄厚④投资环境优越
A. K公司—①,S公司—②B. K公司—②,S公司—①
C. K公司—③,S公司—④D. K公司—④,S公司—③
5. F厂重视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陶瓷产量B. 降低用工成本C. 解决当地就业D. 增进中非友谊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K公司作为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整套陶瓷生产设备的企业,其生产技术高是显而易见的。而S公司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非洲开展国际贸易的公司,其优势在于对非洲市场的熟悉和广泛的营销网络,因此②“营销网点多”也是S公司的优势。A正确。K公司的优势在于生产技术,而非营销网络,B错误。虽然资金实力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但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及K公司和S公司在资金实力上的具体优势,且这不是两公司合作中的主要优势,C错误。投资环境优越通常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和保障程度,这与K公司和S公司的合作优势无直接关联,且题目中并未提及肯尼亚或中国的投资环境,因此D选项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提高陶瓷产量并非F厂培训当地员工的主要目的,因为产量的提高还受到原材料供应、设备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A错误。F厂在肯尼亚建成并运营,其成本结构中用工成本是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培训当地员工,使其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可以逐步替代原有的中国员工,从而降低用工成本。这是F厂培训当地员工的主要目的之一,故B正确。虽然培训当地员工有助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但这并不是F厂的主要目的。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解决就业只是其带来的一个积极的社会效应,C错误。F厂培训当地员工主要是为了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考虑,与增进中非友谊无直接关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企业培训员工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耕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保障居民健康生存的耕地资源状态或能力,主要受地形、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城市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湖北省西、北、东三面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下图示意湖北省2017年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的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武汉相比,荆门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好主要是由于( )
A. 耕地占比高B. 经济发展快C. 灌溉水源充足D. 耕作历史悠久
7. 为确保粮食安全所必需的耕地资源( )
A. 武汉应扩大耕地面积B. 荆州应改造坡耕地
C. 孝感应防治土壤污染D. 恩施应治理盐碱地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势相对平坦,耕地占比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和耕地资源的保护。而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水域面积大,耕地占比相对较低,A正确。经济发展快并不直接决定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反而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影响耕地安全,B错误。灌溉水源充足虽然对农业生产有利,但并不是荆门耕地资源安全状况好于武汉的主要原因,因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水源也很充足,C错误。耕作历史悠久与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关系不大,主要影响的是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D错误。
【7题详解】
武汉由于地处长江中游,水域面积大,且城市发展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难度较大,且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A错误。荆州虽然有一定的坡耕地,但改造坡耕地并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直接措施,且改造成本较高,B错误。孝感应防治土壤污染是确保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进而影响粮食安全,C正确。恩施地区并不以盐碱地为主要土壤类型,治理盐碱地并不是该地区的首要任务,D错误。
【点睛】实现粮食安全,增加粮食产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是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可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此外,还有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等措施。
中国T山(35°N)基带为灌丛,山腰生长着森林。20世纪50年代,因露天采矿,T山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2005年,T山林区被划入自然保护区(下图),保护区内关闭矿山,并采取削坡填洼、覆土(50厘米厚)复绿等生态修复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T山能生长森林主要是由于( )
A. 冰川融水丰富B. 地面蒸发较弱C. 地下水源充足D. 山地降水量大
9. 根据生态修复措施,推测T山建立自然保护区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化B. 水土流失C. 水资源危机D. 固体废弃物污染
10. T山自然保护区中( )
A. 甲地可进行教学参观B. 乙地可进行经营活动
C. 丙地严格禁止个人进入D. 丁地严格禁止科研试验
【答案】8. D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T山位于35°N,这一纬度并不属于冰川广泛分布的区域,因此冰川融水并非其主要水源,A错误。蒸发对植被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且题目中并未提及T山地区的蒸发情况,B错误。虽然地下水源对植被生长有积极作用,但并非决定森林生长的关键因素,C错误。T山作为山地,其地形抬升作用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这些降水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条件,因此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虽然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土壤裸露,但直接导致土地沙化的可能性较小,A错误。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B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及T山地区存在水资源危机,C错误。固体废弃物污染并非导致森林无法生长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甲地位于自然保护区内部,不宜进行教学参观活动,A错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一般不允许在保护区内进行经营活动,B错误。丙地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通常严格禁止个人进入,C正确。丁地位于实验区,可进行科研实验,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铜的需求大增。秘鲁是全球第二大产铜国。由中国Z企业投资建设的钱凯港(下图)项目,建成后将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唯一可停泊超大型船舶的港口。受盛行风影响,港区风大浪高,为此项目组在拓展港区范围时还修筑了长达2600米的防波堤。此外,项目组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环保团队,负责保护周边湿地免受港区建设和运行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为更好地抵御风浪,同时考虑修建难度,钱凯港防波堤的设计方案最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中国投资建设钱凯港主要是为了( )
A. 获得港口运营收入B. 保障铜矿进口渠道
C. 加强两国交流协作D. 促进铜矿资源勘探
13. 推测项目组保护港区周边湿地,主要考虑的是( )
A. 提高湿地调蓄功能,减少港区内涝B. 维护湿地净化能力,增加饮用水源
C. 增加湿地碳汇量,减缓气候变暖D. 保护鸟类栖息地,利于迁徙繁衍
【答案】11. A 12. B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钱凯港位于东南信风带中,主要受东南风影响,排除③④,这两种防波堤的设计无法抵抗东南风,②设计方案会形成使局部波能集中,修建难度大,②错误,①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中秘将联手将钱凯港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将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陆路交通便利,可实现陆海联运,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铜的需求大增。秘鲁是全球第二大产铜国,因此中国投资建设钱凯港保障我国铜矿进口渠道,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3题详解】
秘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当地降水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水资源短缺,因此港区内涝问题基本不会出现,A错误,B正确,与增加湿地碳汇量、保护鸟类栖息地关系不太大,排除CD。故选B。
【点睛】湿地是地理学术语,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环境独特,生物种类繁多,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图)的受水区年均缺水量超60亿立方米。2005年,该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坝顶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2014年12月工程正式通水,至2024年6月已累计调水突破729亿立方米。当地管理部门会根据气温变化,调节安阳以北干渠的水位与流速,保障冬季顺利输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加高丹江口大坝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华北洪涝风险B. 减少库区移民数量
C. 保障工程自流输水D. 增加工程输水总量
15. 安阳以北干渠冬季输水常采用高水位、低流速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加速表层冰盖的形成B. 防止沿线的污水汇入
C. 降低岸冰生成的速度D. 减少水流携带的泥沙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输水,使华北地区( )
A. 年降水量增多B. 水田面积扩大C. 地面沉降减缓D. 生物入侵减少
【答案】14. C 15. C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加高丹江口大坝主要是为了保障工程自流输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水库的蓄水位提高,可以增加水的势能,从而使得水能够自流到更远的地区,包括受水区,故C正确;大坝加高与降低华北洪涝风险关系不大,A错误;大坝加高会提高蓄水水位,增加库区移民数量,B错误;大坝加高主要是为了保障输水,而不是单纯增加输水总量,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安阳以北干渠冬季输水常采用高水位、低流速模式,主要是为了降低岸冰生成的速度。根据材料“当地管理部门会根据气温变化,调节安阳以北干渠的水位与流速,保障冬季顺利输水”可知,安阳以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水体容易结冰,通过控制水位和流速来减少沿岸冰形成的速度,保障冬季顺利输水,C正确;这种模式不是为了加速表层冰盖的形成,A错误;防止沿线污水汇入与水位和流速模式关系不大,B错误;冬季水流携带泥沙量本身较少,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输水,使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减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大量水资源,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而使得地面沉降得到减缓,C正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对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影响较小,A错误;水田面积是否扩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仅仅取决于水资源,B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生物入侵减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跨流域调水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环境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矛盾的一种重要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下图)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农业用水占全区用水总量的70%以上。2000-2020年,全区使用地下水灌溉的农田由1700万亩左右增加到3000万亩以上,已实现粮食生产十六连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净调出区。近年来,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描述2018年内蒙古的水资源特征。
(2)判断内蒙古水量型缺水程度最高的3个市(盟),并说明判断理由。
(3)森特拟通过准确测算粮食种植的用水情况,为各市(盟)提供优化粮食种植用水的建议。除图7所示指标外,列举他还需获取的3项指标。
(4)说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维护内蒙古环境安全的意义。
【答案】(1)总量少;分布不均;由西用东减少;农业用水量大;水质较好
(2)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用水量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
(3)农业用水构成、农业用地面积构成、农业灌溉方式
(4)保持河、湖、地下水位,提供生态用水;缓解土地的荒漠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利用为背景,设置4小题,涉及水资源特征、粮食种植用水测算、缓解水资源短缺环境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农业用水占全区用水总量的70%以上”可知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小,农业用水量大;读坐标图及区域图可知,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大致是由东向西减少,东多西少;读饼状构成图可知,以Ⅱ类、Ⅲ类水为主,水质较好。
【小问2详解】
读坐标图可知,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三个市(盟),用水量远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缺水严重。
【小问3详解】
由已学可知,要准确测算粮食种植的用水情况,除了图形中的水资源总量、用水量、水质以外,还需知晓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灌溉用水量及灌溉用水方式,所以还获取当地农业用地构成情况、农业用水构成及农业灌溉方式。
【小问4详解】
由已学可知,内蒙古气候干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以维持河湖及地下水的正常水位,保证生态供水;可以减少风沙危害,抑制荒漠化的扩大。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3日,美国一列运载可溶性有毒化学品的列车脱轨(事故地点见下图),引发大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当日,相关部门立即划定了严重影响区(可能造成重大死亡风险)、重大影响区等不同等级区域,警示居民及时撤离。专家预计,此次事故影响范围广,还可能威胁到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为此,美国迅速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1)列举划定图示不同影响等级区域所需获取的资料(指标)及其用途。
(2)说明此次事故可能威胁加拿大东部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原因。
(3)根据事故地点的位置,分析该事件对美国影响范围广的原因。
(4)说明此次事故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
【答案】(1)化学品性质:用于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事故规模:用于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气象条件:确定有毒化学品的扩散方向; 人口分布:确定需要疏散的人群和重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2)事故地点的地理位置距加拿大东部较近;事故地点靠近水系,污染物可能随水流扩散到加拿大东部。事故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加拿大东部;通过降水和径流污染加拿大东部地区的水资源。
(3)事故地点水系密集,污染物质会进入陆地水系,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影响更广的区域; 事故地点属于平原地形,在冬季风的驱动下下,有毒污染物会扩散到美国南部广大地区; 事故地点东部属于低矮的高原,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有毒污染物会扩散到美国东部。
(4)事故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进而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导致的交通中断、企业停产、农业受损等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事故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对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产生质疑,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污染物扩散到周边国家,可能引发国际纠纷和外交压力,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脱轨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到污染物扩散,影响等级区域划分,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区域影响等级的划分需要参考多个指标。化学品性质:了解运载的可溶性有毒化学品的种类、毒性、挥发性等性质,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事故规模:包括脱轨列车的车厢数量、化学品泄漏量、火灾规模等,用于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气象条件:获取当地的风向、风速、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以预测有毒气体的扩散方向和速度; 地形地貌:了解事故发生地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山谷等,对有毒气体的扩散和聚集可能产生影响; 人口分布:掌握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居民区位置等信息,以便确定需要疏散的人群和重点保护区域; 生态环境:考虑周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分布等,评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事故地点距加美边界较近,而且临近伊利湖以及河流。污染物可能随水流扩散到加拿大东部;事故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通过大气环流进入附近地区,然后通过大气降水进入陆地水体,通过地表径流对加拿大水资源造成污染。
【小问3详解】
可以从事故地点的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水文水系等方面来分析污染物更容易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地形地势较低,空气扩散畅通无阻,很容易影响到美国的南部和东部。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此时为冬季,冬季风强劲,从北吹向南,此时污染物会扩散到美国南部地区。也可以考虑盛行西风的影响,污染物向美国东部扩散。从水文水系来看,事故地点靠近伊利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影响到美国大部分地区。
【小问4详解】
可以从生态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国际关系等方面来阐述事故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环境方面,大量有毒化学品泄漏和燃烧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进而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经济方面,事故导致的交通中断、企业停产、农业受损等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社会方面,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对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产生质疑,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国际关系方面,如果污染物扩散到周边国家,可能引发国际纠纷和外交压力,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野泽—梁山泊”地处山东丘陵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由于黄河泛滥、改道,该区域水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湖泽水体面积变化大。先秦以来,黄河分支济水河经荥泽汇入大野泽;东汉时期随着荥泽淤塞,“大野泽—梁山泊”加速演变,最终于宋末消亡。下图示意先秦和唐末宋初“大野泽—梁山泊”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系分布。
描述先秦至唐末宋初“大野泽——梁山泊”的变化,并分别说明黄河泛滥与荥泽消失对“大野泽——梁山泊”演变的影响。
【答案】先秦时期,大野泽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湖泊,拥有多个水源汇入,大野泽保持了较大的水体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野泽逐渐缩小,并最终演变为梁山泊,其水体面积和水量都明显减少。黄河泛滥对“大野泽——梁山泊”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泛滥时这些泥沙会沉积在下游地区,包括大野泽在内。随着黄河的不断泛滥,大量的泥沙淤积在大野泽内,导致湖泊的底部逐渐抬高,水体面积逐渐缩小。此外,黄河泛滥还可能改变河流的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大野泽的水源补给,进一步加速其演变过程。另一方面,荥泽的消失也对“大野泽——梁山泊”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荥泽作为济水河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消失导致济水河的水量减少,进而减少了汇入大野泽的水量。这使得大野泽的水源补给不足,湖泊的水量逐渐减少,水体面积也随之缩小。因此,荥泽的消失是“大野泽——梁山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野泽——梁山泊演变为背景,涉及陆地水体相互联系等内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先秦时期:大野泽在这一时期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湖泊,拥有广阔的水体面积。多个河流,包括济水河等,都汇入大野泽,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唐末宋初: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野泽逐渐缩小,并最终演变为梁山泊。湖泊的水体面积和水量都明显减少,不再像先秦时期那样广阔。
黄河泛滥对“大野泽——梁山泊”演变的影响:泥沙淤积:黄河以其高含沙量著称,在泛滥时,大量泥沙会被带到下游地区,包括大野泽。这些泥沙在大野泽内沉积,导致湖泊底部逐渐抬高,水体深度变浅,面积也随之缩小。水源补给影响:黄河泛滥还可能改变河流的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大野泽的水源补给。如果黄河泛滥导致济水河等汇入大野泽的河流改道或流量减少,那么大野泽的水量也会相应减少。荥泽消失对“大野泽——梁山泊”演变的影响:水源减少:荥泽作为济水河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消失直接导致济水河的水量减少。济水河水量的减少进一步减少了汇入大野泽的水量,使得大野泽的水源补给不足。湖泊水量和面积减少:由于水源补给不足,大野泽的水量逐渐减少,无法维持原有的水体面积。湖泊底部继续暴露于空气中,进一步加速了湖泊的干涸和缩小过程。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据图可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 1964年前,巴萨卡湖为, 区域内种植园主要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