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2024江西上饶期末)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
    B.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D.某草原上每平方米土地上雄兔的数量
    2.(2024四川乐山期末)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B.对有趋光性的昆虫,常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C.农田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3.(2024河南省实验中学月考)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某种蜻蜓的种群密度
    B.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C.利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要选用相同的样方面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4.(易错题)(2024山东青岛期末)科研人员在某森林公园20 km2的范围内对乌鸫进行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0只乌鸫。标记物不影响乌鸫的正常活动且同时可探测乌鸫的状态,现已探测到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在重捕前由于自然因素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第二次共捕获400只,有标记的80只,其中5只有标记的个体因惊吓意外死亡。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
    A.110只/km2 B.112.5只/km2
    C.117只/km2 D.120只/km2
    题组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及其联系
    5.(教材习题改编)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预测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动态变化主要依据人口的年龄结构
    B.图中A各年龄期个体数相当,人口数量在近期一定能够保持稳定
    C.图中B幼年个体数比成年、老年个体数多,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D.两个国家内男性与女性数量相当,说明人口性别比例接近1∶1
    6.(易错题)(2023湖南郴州期末)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出生率,乙可表示死亡率,二者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丙为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C.丁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7.(2024陕西榆林期中)某研究小组调查了某片混交林植物的生长情况,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统计了乔木树种A、B两个种群中的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该片混交林中植物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 (填种群数量特征)。
    (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 法。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为 个。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 等。
    (3)据表分析,乔木树种A的年龄结构类型是 ,乔木树种B的年龄结构类型是 。
    (4)在调查某片混交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时,研究小组还调查了1 hm2范围内的某种松鼠。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8只松鼠,第二次捕获了35只松鼠,其中有标记的松鼠16只,则该种松鼠在该片混交林中的种群密度约为 只/hm2。若重捕前个别标记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8.(2024黑龙江黑河月考)藏羚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 700~5 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秃鹫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
    (2)某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6~8龄)、中(3~5龄)、小(2~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最长寿命约为8年)。则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为 ,预测此后一段时间, 地区藏羚种群数目将保持增长。
    (3)某草原中藏羚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据图分析,曲线ab段藏羚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填“增加”“减小”或“先增加后减少”),cd段藏羚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填“增加”或“减少”)。除题图中因素外,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1.(2024辽宁朝阳质量检测)某同学运用样方法对草地中双子叶杂草苜蓿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大小以1 m2为宜,也可视情况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B.样方法也适用于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人为选择苜蓿较多的区域调查,会使结果偏大
    D.应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苜蓿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2.(2024陕西师大附中期中,)为调查某池塘的鲫鱼数量,调查人员进行了捕捞,第一次捕获鲫鱼108条,第二次捕获94条,其中18条有标记。调查人员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的结果和实际数量相比出现了很大偏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次捕获的样本太小,导致估算数据小于真实数据
    B.若第二次捕获引起鱼死亡,会直接影响估算的结果
    C.根据以上数据能准确判断该鲫鱼种群的数目变化趋势
    D.捕捞时渔网网眼太大会使估算数据偏小
    3.(2023江西新余一中期末)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导致调查结果小于真实值的是( )
    4.(2024福建省百校联考)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分析某林区马鹿的生存状态,调查小组通过粪便DNA技术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收集到马鹿粪便210份,其中成功提取DNA的有167份,经微卫星DNA(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检测,这些粪便分属66只马鹿;第二次以相同方法收集马鹿粪便,成功提取DNA的有158份,经微卫星DNA检测,这些粪便分属54只马鹿,其中有18只马鹿也出现于第一次调查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林区内所有马鹿构成一个种群,其种群数量约为1 466只
    B.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调查东北虎等不易捕捉的动物的数量
    C.粪便较易收集,用该方法调查时可以减少对马鹿的惊扰
    D.微卫星DNA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方法依据的原理之一
    5.(多选题)(2024江苏常州一中月考)去除取样法是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捕捉调查对象,随着捕捉次数增加,种群内未被捕获过的个体数逐渐减少,每次新捕获数逐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逐渐增加(只计算新捕获个体,不重复计数),当单次新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如图为调查过程中得到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曲线与横轴的交点M代表的数值可认为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B.若每次捕获并标记再放回,下次捕获时只需统计未标记个体数
    C.对于蚜虫、跳蝻等种群可采用此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D.调查生境相对开放的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也可选择此方法
    题组二 种群不同数量特征及其应用
    6.(2024湖南岳阳入学考试,)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密度变化与被鸟类捕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不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十七年蝉卵的密度
    B.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昆虫的种群密度与被捕食率大致呈负相关
    C.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破坏该昆虫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7.(不定项)(2023辽宁大连月考)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种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
    D.适度捕捞大鱼,该鱼种群年龄结构将变为衰退型8.(2024河北承德月考)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 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 ,从而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2)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 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调查发现,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
    (3)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 。
    (4)若要调查草原地块田鼠的食物羊草种群密度,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法。为确保取样的随机性,可采用 法取样。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基础过关练
    1.C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面积或体积。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该草地的面积=蒲公英的种群密度,A错误。杂草包括很多种草,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某草原上兔的种群应包括雌兔和雄兔,只有雄兔不能构成种群,D错误。
    2.D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包括逐个计数法、估算法等,估算法包括黑光灯诱捕法、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等。蚜虫个体较小,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蚯蚓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
    方法技巧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选择
    3.D 样方法是一种估算方法,并不能做到精确调查;且蜻蜓活动能力较强,不适合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生长密集处取样,B错误。不同植物大小存在差异,样方面积应根据植物大小进行调整,例如,乔木比草本植物要高大,调查时,乔木的样方面积就要比草本植物的大,C错误。
    4.A 由于在重捕前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因自然因素死亡,所以实际被标记的个体为440只,但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在调查时间内乌鸫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二次捕获400只中被标记的个体有80只,其中5只被标记的个体虽然因惊吓意外死亡,但已经被捕获,仍需计入统计数据。
    种群数量=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
    =(450-10)×40080
    =2 200(只)
    已知调查范围为20 km2,则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2 200÷20=110(只/km2),A正确。
    5.B 人口数量除了受年龄结构的影响,还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图中A人口数量在近期不一定能够保持稳定,B错误;图中B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正确;据图可知,A、B两个国家内男性与女性数量相当,性别比例接近1∶1,D正确。
    归纳总结 不同年龄结构对应的个体数目特征
    (1)增长型:幼多老少。
    (2)稳定型:各年龄段比例适中。
    (3)衰退型:老多幼少。
    6.A 必备知识:
    结合必备知识,分析题图:甲表示出生率,乙表示死亡率,丙表示性别比例,丁表示年龄结构,A正确,B、C错误。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还有逐个计数法等多种方法,D错误。
    7.答案 (1)出生率和死亡率 (2)样方 8 随机取样 (3)稳定型 增长型 (4)105 偏高
    解析 (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而题述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通常用样方法,记录样方数据时,样方内的都计数,压线的要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可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示样方应记录为8个。样方法是一种估算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3)从A和B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看,A组各年龄期比例基本相同,应为稳定型;B组幼年个体比例较大,老年个体比例较小,为增长型。(4)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N∶48=35∶16,则N=48×35÷16=105(只),因此该种松鼠在1 hm2混交林中的种群密度约为105只/hm2。若重捕前个别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高。
    8.答案 (1)数量 (2)衰退型 丙 (3)增加 减少 迁入率和迁出率
    解析 (2)分析柱形图可知:甲种群Ⅰ(大)>Ⅱ(中)>Ⅲ(小),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丙种群Ⅳ(幼)≈Ⅲ(小)>Ⅱ(中)>Ⅰ(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预测此后一段时间,藏羚种群数目将保持增长。
    (3)已知R=出生率/死亡率,分析图2:
    能力提升练
    1.B 双子叶杂草苜蓿植株较小,样方大小以1 m2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也可视情况适当扩大样方面积,A正确;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样方法不适用于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B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人为选择苜蓿较多的区域调查,会使结果偏大,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后,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D正确。
    2.D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存在偶然性,会使实验误差较大,但估算数据不一定小于真实数据,A错误。若第二次捕获引起鱼死亡,只要将死亡个体计算在内,仍可按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计算,不会影响估算结果,B错误。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能估算鲫鱼当前的种群数量,但没有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数据,不能准确判断该种群的数目变化趋势,C错误。若渔网网眼太大,则会有部分鱼不在估算范围内,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小,D正确。
    3.D 根据题表分析如下:
    4.A 已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
    估算该林区马鹿的种群数量为66×54÷18=198(只),A错误。题述调查方法适于不容易被捕获的动物,也能减少对动物的惊扰,B、C正确。不同个体的DNA分子不同,微卫星DNA具有特异性能区分不同的个体,是题述调查方法依据的原理之一,D正确。
    5.C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选项:
    若每次标记并放回,下次统计时只需统计未标记个体数(并标记),随着捕捉次数增加,未标记个体数逐渐减少,则当未标记个体数为0时,标记个体总数即种群数量的估算值,B正确;相对开放的生境中,可能会有动物的迁入、迁出,不适宜选择此方法调查种群密度,D错误。
    6.C 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十七年蝉卵的密度,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昆虫种群密度小时,被捕食率大;而种群密度大时,被捕食率小,则该昆虫的种群密度与被捕食率大致呈负相关,B正确。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C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7.AB 已知该种鱼在3+(年龄≥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年龄≥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题表分析如下:
    鱼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应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该自然湖泊是相对封闭(无迁入和迁出)的,鱼种群数量变化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C错误;适度捕捞大鱼后,幼鱼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该鱼种群年龄结构将变为增长型,D错误。
    8.答案 (1)增加降水 出生率和死亡率 (2)羊草 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 (3)检验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大是否由食谱变化引起 (4)样方 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
    解析 (1)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降低种群的死亡率)、育龄个体增多(种群出生率将增加),从而导致种群密度增加。(2)根据图2左图可知,增加降水组羊草的相对生物量明显增加,即增加降水有利于羊草的生长。根据图2右图可知,增加降水组羊草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根据自变量、因变量判断室内模拟实验的目的:
    乔木树种
    幼年树/%
    成年树/%
    老年树/%
    A
    34.78
    34.16
    31.06
    B
    87.13
    7.92
    4.95
    选项
    A
    B
    C
    D
    第一次捕鱼
    所用渔网
    小网眼
    大网眼
    小网眼
    大网眼
    第二次捕鱼
    所用渔网
    大网眼
    小网眼
    小网眼
    大网眼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R>1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增加(ab段)
    R=1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R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短额负蝗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如图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测评,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