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题型整合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题型整合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练习含答案,共9页。
题型整合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2024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生态兴则文明兴”,实现生态文明宏伟蓝图,需要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某同学对生态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碳储量,松土能加快CO2释放从而有利于作物生长B.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动物的雌雄交配以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C.某动物园饲养的动物、栽培的植物以及园中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群落外貌和结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2.(2024吉林松原联考)青藏高原的鼠兔繁殖能力很强,是雪豹、藏狐等生物的佳肴,鼠兔会借助鸟类的鸣叫作为警报以躲避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鼠兔借助鸟类的鸣叫躲避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B.使用农药或者捕鼠夹等方法一次性捕杀大量鼠兔,可降低鼠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气候、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制约鼠兔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高原鼠兔被天敌藏狐捕食后,其体内的部分能量以藏狐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中生物不全是消费者且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食物链可能表示为乙→丙→甲B.该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是10%~20%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该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生物、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2024辽宁名校联盟二模)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可以反映物种对环境适应状况或对资源利用的维度。我国北方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放牧扰动较为敏感,下表为不同放牧强度下该生态系统部分植物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该物种在资源竞争中通常越不具有优势B.适度放牧使某些植物生态位宽度增加,有可能会使优势种发生变化C.过度放牧会使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据表推测放牧的牲畜可能较为喜食羊草,而不喜食无芒隐子草5.(2024江西鹰潭期末)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6.在我国南方某地,小桥、流水、稻田、人家交织成的怡人景象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这里的稻田在近几十年发生过显著变化,曾经在稻田生活的青蛙和多种底栖动物如泥鳅、鳝鱼、田螺等数量很少或几乎绝迹。现在发展的“稻—鱼—蛙”“稻—萍—蟹”“稻—虾”等立体种养模式,使几十年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逐渐“再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稻田的显著变化表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稻田群落演替的 ;稻田中植物为动物提供 。 (2)立体种养模式中,蟹、鱼、虾、蛙食用底栖小动物和部分杂草,这些动物之间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 (3)假设在一个种植周期中,稻田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成立的是 (填序号)。 ①a+b=c②ab>c④a=b+c7.(2024河北唐山月考)某滩涂浅海区是鸻鹬类候鸟的迁徙驿站,拟在该地区建设具有如下食物网的人工湿地,以保护鸻鹬类候鸟。(1)在人工湿地内引入物种时,要保证引入的生物之间存在 的差异,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鸻鹬类候鸟的食物内不包括鱼类,但人工湿地中需要引入鱼类,是因为 。 (3)肉食性鱼类营养级较高,位于 营养级,应于后期投放。若过早投放,可能会使低营养级生物 ,从而导致食物网崩溃。而在后期投放,可以加快湿地生态系统的 ,使之更趋于稳定和成熟。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题型整合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A 秸秆还田后微生物分解秸秆能提高土壤碳储量,松土增加土壤中的O2含量,从而增强了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加快了CO2的释放,从而有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动物的雌雄交配以降低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动物园中的不同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园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不能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错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群落外貌和结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D错误。2.B 鸟类的鸣叫声为物理信息,鼠兔借助鸟类的鸣叫躲避天敌,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A正确。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取决于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环境因素,使用农药或捕鼠夹等方法一次性捕杀大量鼠兔,会使鼠兔的种群数量下降,但环境条件并未受到影响,其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气候、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高原鼠兔被天敌藏狐捕食后,高原鼠兔体内的能量属于藏狐摄入的能量,藏狐摄入量中一部分被藏狐消化吸收,属于藏狐从鼠兔同化的能量,未被消化吸收的另一部分能量则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流向分解者,D正确。3.A 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分析: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但该食物链中生物只是所处营养级中的一个种群,该生态系统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种群,故该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是10%~20%,B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物质和能量还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流向分解者;信息传递一般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双向传递,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4.A 生态位宽度可以反映物种对环境适应状况或对资源利用的维度,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该物种在资源竞争中通常越具有优势,A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比,适度放牧使某些植物生态位宽度增加,有可能会使优势种发生变化,B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过度放牧会使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正确。随着放牧程度增加,羊草优先消失,而无芒隐子草与对照组比生态位宽度增加,说明放牧的牲畜可能较为喜食羊草,而不喜食无芒隐子草,D正确。5.B 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虾池中有机碎屑含量增加,水体中N、P等无机盐增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A错误。藻类作为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占主要地位,B正确。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和有机碎屑提供营养,D错误。6.答案 (1)速度和方向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捕食和种间竞争 (3)③解析 (2)分析题述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3)稻田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部分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因此a>b+c;又由于稻田中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会随着人类的收获而离开稻田,因此稻田中分解者获得的能量小于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即a>b>c,③正确。7.答案 (1)生态位 (2)鱼类的引入可以减缓鸻鹬类候鸟与其他水鸟的种间竞争,而且各种鱼类还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 (3)第三和第四 无法积累生物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解析 (1)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故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生态位的不同。(2)分析食物网:物种生态位宽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短花针茅0.850.860.730.73银灰旋花0.610.700.420.37无芒隐子草0.600.800.620.70糙隐子草0.460.55——冷蒿0.720.490.46—羊草0.68———题干信息鸻鹬类候鸟食物:植食性生物,滤食性生物,碎屑、杂食性生物鹭、鸭等水鸟食物:植食性生物,鳙鱼、鲢鱼,肉食性鱼类,草鱼分析①鸻鹬类候鸟与鹭、鸭等水鸟都捕食植食性生物,是种间竞争关系;②由于鹭、鸭等水鸟还捕食鱼类,在人工湿地中引入鱼类可以让鹭、鸭等水鸟增加对鱼的捕食,而减少对植食性生物的捕食,减缓鸻鹬类候鸟与鹭、鸭等水鸟的种间竞争;③各种鱼类还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
题型整合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2024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生态兴则文明兴”,实现生态文明宏伟蓝图,需要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某同学对生态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碳储量,松土能加快CO2释放从而有利于作物生长B.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动物的雌雄交配以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C.某动物园饲养的动物、栽培的植物以及园中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群落外貌和结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2.(2024吉林松原联考)青藏高原的鼠兔繁殖能力很强,是雪豹、藏狐等生物的佳肴,鼠兔会借助鸟类的鸣叫作为警报以躲避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鼠兔借助鸟类的鸣叫躲避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B.使用农药或者捕鼠夹等方法一次性捕杀大量鼠兔,可降低鼠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气候、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制约鼠兔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高原鼠兔被天敌藏狐捕食后,其体内的部分能量以藏狐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中生物不全是消费者且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食物链可能表示为乙→丙→甲B.该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是10%~20%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该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生物、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2024辽宁名校联盟二模)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可以反映物种对环境适应状况或对资源利用的维度。我国北方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放牧扰动较为敏感,下表为不同放牧强度下该生态系统部分植物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该物种在资源竞争中通常越不具有优势B.适度放牧使某些植物生态位宽度增加,有可能会使优势种发生变化C.过度放牧会使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据表推测放牧的牲畜可能较为喜食羊草,而不喜食无芒隐子草5.(2024江西鹰潭期末)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6.在我国南方某地,小桥、流水、稻田、人家交织成的怡人景象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这里的稻田在近几十年发生过显著变化,曾经在稻田生活的青蛙和多种底栖动物如泥鳅、鳝鱼、田螺等数量很少或几乎绝迹。现在发展的“稻—鱼—蛙”“稻—萍—蟹”“稻—虾”等立体种养模式,使几十年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逐渐“再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稻田的显著变化表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稻田群落演替的 ;稻田中植物为动物提供 。 (2)立体种养模式中,蟹、鱼、虾、蛙食用底栖小动物和部分杂草,这些动物之间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 (3)假设在一个种植周期中,稻田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成立的是 (填序号)。 ①a+b=c②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