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第1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第2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题型整合练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含答案,共10页。
    题型整合练 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2023浙江嘉兴五中阶段练习)利用脊蛙进行如下实验:①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趾尖,会产生屈反射;②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腹部,会产生搔扒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屈反射和搔扒反射发生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屈反射和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都在脊髓中C.若剥去脊蛙趾尖的皮肤,再进行②操作,仍能发生搔扒反射D.若将蛙坐骨神经剪断,再刺激连接脊髓的坐骨神经一端,肌肉仍能收缩2.(2023浙江台州期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科学家为了探究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图甲中A、B、C为不同神经元的轴突,图乙中字母及箭头分别代表轴突类型及刺激时间点,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注:箭头代表刺激,字母对应的是图甲中的轴突)乙A.刺激A、B、C均能引起D的去极化B.突触数量越多,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C.单独刺激A不能引起D的兴奋,需同时刺激A和B才能引起D的兴奋D.相同来源的或不同来源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D引起的小电位可以累加3.(2022浙江宁波期中)如图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生理盐水浸润),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可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用d刺激肌肉,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受损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受损C.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D.若本结构完好,用a或d刺激,在c的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4.(2024浙江杭州四校联考)某人手指不小心触碰到尖锐的东西,迅速将手缩回,这是缩手反射,其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A、B、C、D、E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点(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1)缩手反射是一种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人的痛觉产生于其大脑皮层的     (区域)。 (2)由于某些原因,图中反射弧在阴影处受损,但损伤的具体部位未知。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现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的膜外,用电刺激    (填“C”“D”或“E”)点,观察                     情况。若                 ,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元。 (3)图中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    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      ,产生动作电位。 (4)已知箭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为验证箭毒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材料与用具: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箭毒溶液、适宜浓度的乙酰胆碱溶液、电刺激设备等。实验步骤:①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②再将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③最后将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结果预测:三次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依次为                 。 5.分析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实验对象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1)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儿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                。 (2)进行脊蛙屈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后肢屈反射的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后肢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①刺激蛙右后肢,若右后肢不收缩而左后肢收缩,说明伤及的是     神经。 ②刺激蛙右后肢,若        ,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     ,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       ,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3)若将正常生理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不同溶液环境中,其中①②溶液环境为能保持蛙离体器官生理活性的任氏液。实验处理如表所示。请预测腓肠肌收缩与否。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题型整合练 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C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屈反射和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元的胞体都不在脊髓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都在脊髓中,B错误;剥去脊蛙趾尖的皮肤,则破坏了屈反射感受器,但是没有破坏搔扒反射的感受器,所以再进行②操作,仍能发生搔扒反射,C正确;若将蛙坐骨神经剪断,刺激连接脊髓的坐骨神经一端,神经冲动不能由坐骨神经传到肌肉,因此肌肉不能收缩,D错误。2.D 由图乙实验可知,单独刺激轴突A或轴突B,膜电位上升但没有达到阈值,说明轴突A、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单独刺激轴突C,膜电位下降,说明轴突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刺激C不能引起D的去极化,A错误。突触数量与动作电位的引发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误。由图乙实验3可知,同时刺激A和B不能引起D的兴奋,C错误。由图乙实验4可知,相同来源的或不同来源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D引起的小电位可以累加,D正确。3.C 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故用d刺激肌肉,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不能表明传出神经受损,A错误。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或骨骼肌受损,B错误。若本结构完好,用a刺激神经,在c的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用d刺激骨骼肌,不会在c的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D错误。4.答案 (1)非条件 中央后回 (2)C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 电流计指针只偏转1次,骨骼肌收缩 (3)胞吐 钠离子内流 (4)任氏液 适宜浓度的箭毒溶液 适宜浓度的乙酰胆碱溶液 第一次腓肠肌收缩,第二、三次腓肠肌不收缩解析 (1)缩手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躯体感觉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2)分析题意,若电刺激D点或E点,兴奋无法经过神经中枢中的突触传到A、B、C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只能从感受器一侧向效应器一侧传递);若电刺激C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可以同时向两侧传导,且兴奋可经过神经中枢中的突触传到D、E点,故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的膜外,并用电刺激C点,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当刺激C点时,若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元,则兴奋只能传导到B点,电流计只偏转1次,若传出神经元没有受损,则兴奋可以经过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元传递到骨骼肌,骨骼肌收缩。(4)由题意可知,箭毒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置在任氏液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正常收缩;再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转移至箭毒溶液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由于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所以腓肠肌不收缩;最后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转移至乙酰胆碱溶液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由于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能产生兴奋,所以腓肠肌不收缩。5.答案 (1)先麻醉传入神经,后麻醉传出神经 (2)传出 左右后肢均不收缩 刺激左后肢,观察右后肢是否收缩 右后肢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3)收缩 收缩 不一定收缩 不一定收缩解析 本题涉及的反射弧如下:(1)以可卡因作用于脊蛙左侧坐骨神经(包含a、b两种神经)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说明传出神经b被麻醉。由此推测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后麻醉传出神经。(2)研究人员伤到了蛙右后肢上的神经(包含d、e两种神经),相关实验分析如下:(3)①适宜强度刺激会引起坐骨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到腓肠肌导致腓肠肌收缩;②溶液环境为能保持蛙离体器官生理活性的任氏液,故适宜强度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③细胞外K+浓度较低时,K+外流增多,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引起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的难度加大。所以,降低膜外K+浓度,与①同等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不一定收缩;④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细胞外Na+浓度降低,导致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若电位幅度降低较小,则会引起腓肠肌收缩,若电位幅度降低较大,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则不会引起腓肠肌收缩,故降低膜外Na+浓度,与①同等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不一定收缩。 组别实验处理预测结果①适宜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    ②适宜强度刺激腓肠肌腓肠肌    ③降低膜外K+浓度,与①同等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    ④降低膜外Na+浓度,与①同等强度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    实验现象分析推测结论刺激趾尖无屈反射1→a→2→b→3结构不完整a或b被麻醉传入神经a被麻醉刺激腹部有搔扒反射4→c→2→b→3结构完整b可正常发挥作用刺激部位实验现象分析推测结论刺激右后肢右后肢不收缩5→d→2→e→6结构不完整d没有损伤,e已损伤传出神经受损左后肢收缩5→d→2→b→3结构完整刺激右后肢右后肢不收缩5→d→2→e→6结构不完整d已损伤传入神经受损左后肢不收缩5→d→2→b→3结构不完整刺激左后肢右后肢收缩1→a→2→e→6结构完整e结构正常传出神经未受损右后肢不收缩1→a→2→e→6结构不完整e已损伤传出神经受损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