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解析版)

    [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第1页
    [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第2页
    [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期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
    1.本试卷分为生物、地理两部分,试卷满分110分(生物50分、地理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生物试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金蝉脱壳B. 烟花绽放C. 水滴石穿D. 火山喷发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
    【详解】A.金蝉脱壳,说明生物能生长和发育,属于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
    B.烟花绽放,烟花不是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D.水滴石穿、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如图所示,每个人指纹图案都不相同,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决定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A. 叶绿体B. 细胞膜C. 线粒体D. 细胞核
    【答案】D
    【分析】(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
    (3)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4)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
    【详解】由分析可知,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因此决定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我们不应该只顾着接收祝福和礼物,也应该感恩母亲给我们带来生命。我们在胎儿发育期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子宫B. 输卵管C. 羊水D. 胎盘
    【答案】D
    【分析】在胎儿发育期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详解】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羊水是妊娠期女性羊膜腔内的液体,可以在女性妊娠期间起到保护胎儿以及减少母体损伤的作用。
    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胎盘能实现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下列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直立行走 ②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 ③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
    【答案】B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为使用工具创造了条件。在进化过程中,随着脑容量的增加,人类祖先的智慧不断提高,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进一步建立了社会群体。
    ①直立行走:这是人类进化的第一步,使前肢得以解放,为后续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③会制造和使用工具:随着直立行走的出现,前肢的解放使得人类祖先能够开始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这进一步促进了脑容量的增加和智慧的发展。
    ②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随着智慧的提高和社会群体的建立,人类祖先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这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应为①直立行走 → ③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 ②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B符合题意。
    故选B。
    5. 西医往手背里的“青筋”输液来治病,中医通过“切脉”可以知晓病情,“青筋”和“切脉”分别指的血管是( )
    A. 静脉、静脉B. 动脉、动脉C. 静脉、动脉D. 动脉、静脉
    【答案】C
    【分析】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图是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够接受声波并产生振动的是( )
    A. ①外耳道B. ②鼓膜C. ③听小骨D. ④耳蜗
    【答案】B
    【分析】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听小骨,④耳蜗。
    【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题图中能够接受声波并产生振动的是②鼓膜,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通过“任务接收——模型计算——结果反馈”模型,根据提问者的语句,给出答案,使其看上去可以与人交流。在这个模式中,“模型计算”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D. 效应器
    【答案】C
    【分析】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A错误。
    B.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B错误。
    C.神经中枢是一般是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它能够调控生物体的某一项生理功能、分析,所以“模型计算”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C错误。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D错误。
    故选C。
    8. 恐高的人在透明玻璃桥上行走时会两腿发软、头晕恶心,此时参与人体调节的方式是( )
    A. 激素调节B. 神经调节
    C. 血液调节D.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答案】D
    【分析】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详解】恐高的人在透明玻璃桥上行走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两腿发软,头晕恶心。所以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其所属生物类群不正确的是( )
    A. 紫菜——藻类植物B. 蝙蝠——哺乳动物
    C. 蜗牛——软体动物D. 鲸鱼——鱼类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A.紫菜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故A正确。
    B.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B正确。
    C.蜗牛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具有坚硬的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故C正确。
    D.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D错误
    故选D。
    10. 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B. 蘑菇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 病毒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D. 微生物不能被人类利用
    【答案】B
    【分析】(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还有多细胞真菌,如青霉和曲霉等。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A错误。
    B.蘑菇属于真菌,其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正确。
    C.病毒通过复制繁殖后代,C错误。
    D.微生物在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方面都有应用,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的植物能进行无性生殖
    B. 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 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胎盘
    D. 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答案】A
    【分析】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蝗虫等。
    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的过程。
    【详解】A.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因此,有的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如水果树的嫁接、扦插等,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B错误。
    C.鸟卵的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不是胎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鸟,C错误。
    D.结合分析,只有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时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而像蟋蟀、蝗虫等昆虫的发育过程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D错误。
    故选A。
    12.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变化。青春期不提倡的行为是( )
    A. 生活有规律,不抽烟喝酒
    B.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塑造健康的身心
    C. 熬夜学习和长时间玩手机
    D. 与同学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
    【答案】C
    【分析】青春期是指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年龄范围一般在12~23岁,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晚约两年。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说,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青春期发育的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青春期心理变化表现为性意识开始萌动,独立意识增强,思维敏捷。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步入青春期的的男孩和女孩,生活要有规律,要多参加文体活动,不抽烟喝酒,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A不符合题意。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塑造健康的身心,有益于身心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提倡,B不符合题意。
    C.熬夜学习和长时间使用手机会损害身心健康,属于不健康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与同学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有益于身心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提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13. 在学习了植物的生理活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生态园的植物进行了相关实验。图1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探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图;图3为某密闭大棚内植物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图4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的[5]为______,由保卫细胞围成。
    (2)图2中的实验装置可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3)图3中,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是由于此时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主要是在_____内进行的。
    (4)图4中,向Ⅰ瓶的漏斗中加入适量水后,装置Ⅱ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会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答案】(1)气孔 (2)叶
    (3)①. 呼吸作用 ②. 线粒体
    (4)增强
    【分析】(1) 图1中,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
    (2)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图2中,右侧试管中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蒸腾作用很弱,试管中液面几乎不下降;左侧试管中的枝叶保持完整,叶片多,蒸腾作用旺盛,该试管中液面下降得较快。可见,该实验装置可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图3中,0~6时,无阳光,凌晨光照弱,所以,图3中,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是由于此时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4) 图4中,向Ⅰ瓶的漏斗中加入适量水后,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会通过导管进入到装置Ⅱ中,装置Ⅱ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所以,装置Ⅱ里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14.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代表相关系统,①、②代表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B系统内,摄入的食物通过______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如淀粉最终能被消化成_____。
    (2)A代表呼吸系统,由此可判断出①为_____,当①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最终在_____细胞内被利用。
    (3)C为泌尿系统,尿液形成过程中,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单位的______。
    【答案】(1)①. 小肠 ②. 葡萄糖
    (2)① 氧气 ②. 组织
    (3)肾小管
    【分析】由图示可知图中ABC分别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①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肠腺和胃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B系统内,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小肠中多种消化液(或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如淀粉最终能被消化成葡萄糖。
    (2)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由此可判断出①为氧气;当①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最终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C为泌尿系统,尿液形成过程中,重吸收作用在肾单位的肾小管部位进行。
    15. 研究结果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保护视力、防止近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做眼保健操需要多个关节灵活配合。在甲图中______(填序号)调节与控制下,骨骼肌收缩,牵动②围绕③产生运动。
    (2)在做图乙动作时,该同学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同学们做眼保健操,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是______行为。
    (4)小明同学长期因无节制地玩手机、打游戏导致近视,检查发现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曲度过大,应该用______镜加以矫正。
    【答案】(1)① (2)收缩
    (3)学习 (4)①. ⑤ ②. 凹透
    【分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甲图中①神经调节与控制下,骨骼肌收缩,牵动②骨围绕③关节产生运动。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在做图乙动作时,该同学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3)同学们做眼保健操,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是后天学习行为。
    (4)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小明同学长期因无节制地玩手机、打游戏导致近视,检查发现是图丙中的⑤晶状体曲度过大,应该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16. 苯丙酮尿症是人类的一种常见遗传病。图甲是有关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乙为晓曦家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解,图丙为人体内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回答:
    (1)请补充图甲中数字2所代表的内容:______。
    (2)图乙中晓曦出现了与爸爸、妈妈不同的性状,该现象称为______。
    (3)分析图乙中的家族系谱图,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那么晓曦爸爸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随着“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实施,晓曦的父母希望再生一个孩子,那么他们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_____%。
    (5)图丙可以表示晓曦______(选填“爸爸”或“妈妈”)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
    【答案】(1)基因 (2)变异
    (3)Dd (4)50
    (5)妈妈
    【分析】(1)图甲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1是细胞核;DNA上储存着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3是遗传信息;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是基因,基因决定性状,因此2是基因。
    (2)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图乙中晓曦出现了与爸爸、妈妈不同的性状,该现象称为变异。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根据乙图中,爸爸、妈妈正常,后代晓曦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图乙中的家系图谱判断出该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那么晓曦患病的基因组成为dd,两个d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因此爸爸、妈妈各含有一个d基因,但又表现正常,因此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都为Dd。晓曦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
    (4)人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精子中带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当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为女性;当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因此,晓曦的父母希望再生一个孩子,那么他们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50%。
    (5)图丙中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图丙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图,即晓曦妈妈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图。
    17.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图一为甲肝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一可知,甲肝病毒仅由_____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______。结构④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______减少,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人体开始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结构______(填序号)。
    (3)切断______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
    (4)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答案】(1)蛋白质 (2)①. 肝脏 ②. 胆汁 ③. ⑤
    (3)传播途径 (4)特异性
    【分析】图二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图中的④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肝脏。肝脏细胞受损,合成分泌的胆汁减少,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人体开始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结构⑤胃。
    (3)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以防治病从口入。
    (4)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用于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相关试卷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