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199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199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0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1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1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18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21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观沧海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45034/0-17229988202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说课课件ppt
展开【乐府】 两汉所谓乐府是官署名称,指音乐机关.它主要负责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也就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 此外还要收集民间的歌谣入乐.
【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曹操何其人?英雄?枭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碣石 ( ) 澹澹( ) 竦峙( ) 丰茂 ( )2、解释下列词语临 澹澹 行 其 萧瑟 若 何 洪波
①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如“门庭萧瑟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吧。
日月的昼夜轮转、漫天灿烂的银河,仿佛都出自大海浩渺的胸怀
互文上下的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诗眼”2.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是虚写3.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什么?4.诗句体现作者什么样的胸怀?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诗眼)
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直陈其事,语言质朴,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实写: 海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宽阔、威严生机勃勃苍凉、宏大
虚写:日月、星汉—— 高远、永恒、无限大
3、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什么?
看: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洪波
思考:作者借大海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曹操通过沧海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当时的乌桓首领,屡次骚扰边境。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乌桓,所向披靡,大败乌桓,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归途中曹操登山碣石山,观看沧海的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这首诗。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边,它的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的雄心不会止息。
老当益壮,奋发有为气吞河山,统一天下!
曹操拿自己与大海相比,旨在抒发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曹操看见了大海,找到了表达胸中志向的寄托;大海看见了曹操,大海浩瀚壮阔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才得以表现在诗歌中。眼前那片壮阔的大海早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了一起。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出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①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③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观沧海教学ppt课件</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课文导入,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研读课文,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获奖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魏集团领袖,读准字音节奏听录音,山岛耸立,海水荡漾,波澜壮阔欣欣向荣,吞吐日月博大包容,写作背景,建安时期豪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