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8遗传物质探索实验中的“三个”误区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8遗传物质探索实验中的“三个”误区学生版,共7页。
易错陷阱1:探究实验的结论都是DNA是遗传物质
【分析】①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②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能明确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易错陷阱2:放射性异常都是保温时间太短引起的
【分析】①32P标记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造成上清液放射性也较高。②35S标记的噬菌体: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易错陷阱3:原核细胞(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分析】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易错点提醒一】探究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例1】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知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首次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B.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以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D.格里菲斯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对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易错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变式1-1】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假设之一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B.科学家根据摩尔根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C.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D.只有结构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片才能使其出现相应的症状
【变式1-2】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也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未能回答遗传物质是什么的问题,但为艾弗里及其合作者提供了继续研究的思路,他们采取化学分析的方法分别提纯S型细菌的DNA、RNA和蛋白质后,再用肺炎链球菌反复进行转化实验,过程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DNA是转化因子
B.艾弗里实验表明,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不需要S型细菌的完整细胞
C.甲培养基中的菌落大多数为S型细菌菌落
D.艾弗里实验表明,只有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变式1-3】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荧光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易错点提醒二】放射性异常≠保温时间短
【例2】赫尔希和蔡斯设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需要同时用32P和35S标记,以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a过程保温时间不宜过长,保温之后还需要进行离心使细胞表面的b脱落
C.研究过程中发现试管的下层具有放射性,说明锥形瓶中的大肠杆菌是被标记的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仅少量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
易错分析: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造成上清液放射性异常。
【变式2-1】猴痘病毒可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肌肉痛等。猴痘病毒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研究者分别利用35S或32P标记猴痘病毒,之后侵染未标记的宿主细胞,短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探究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别含有放射性35S和32P的细菌培养液中培养以获得猴痘病毒
B.搅拌、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采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保温培养时间过长时,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
D.若用15N标记猴痘病毒,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物质
【变式2-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32P标记组,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不都具有放射性
C.35S标记组,实验中的保温时间过长,沉淀物的放射性显著增强
D.32P标记组和35S标记组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来源不同
【变式2-3】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其体内能够分离出R型细菌和S型细菌。图1表示小鼠体内R型细菌和S 型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图2表示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小鼠体内的转化实验可以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图1中R型细菌数量上升的原因是S型细菌转化为 R型细菌
C.图2的³⁵S标记组,若搅拌不充分,则试管 A 中上清液的放射性会增强
D.图2的³²P标记组,大肠杆菌裂解后,试管B中大多数子代噬菌体不含³²P
【易错点提醒三】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RNA
【例3】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易错分析: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变式3-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变式3-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③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④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⑤T2噬菌体含碱基5种,核苷酸5种,五碳糖1种
⑥烟草叶肉细胞含碱基5种,核苷酸8种,五碳糖2种
⑦烟草花叶病毒含碱基4种,核苷酸8种,五碳糖2种
⑧豌豆根毛细胞含碱基8种,核苷酸8种,五碳糖2种
A.①②③⑤⑥⑦ B.①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⑦⑧D.①②④⑤⑦⑧
【变式3-3】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注射R型活菌的小鼠不死亡,注射S型活菌的小鼠死亡
B.将R型活菌和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接种至固体培养基,形成的菌落均表面光滑
C.蛋白酶处理后的S型菌细胞提取物仍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
D.DNA酶处理后的S型菌细胞提取物失去了转化活性
2.某兴趣小组利用S型(有荚膜)和R型(无荚膜)两种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转化实验,在不同培养皿中接种不同的细菌菌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实验组是2、3、4组
B.该实验采用了“加法原理”
C.实验中4组出现S型细菌菌落的原因不能排除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未完全致死
D.实验结果可得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
3.(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一个实验组,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记过程中可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C.子代噬菌体增殖的模板、原料和酶都来自大肠杆菌
D.若用3H标记的噬菌体重复该组实验,则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可检测到3H
4.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而噬藻体是一类侵染蓝细菌的病毒总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和噬藻体的遗传物质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
B.噬菌体宿主细胞产生的部分ATP用于噬菌体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过程
C.噬藻体所侵染的蓝细菌细胞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噬藻体寄生在蓝细菌细胞中,可将其用于水华的防治过程
5.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中R型菌能转化为S型菌,其实质是基因突变
B.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DNA使大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
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同位素标记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两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6.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
B.“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7.科学家在探究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历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多糖因可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表现出毒性
B.在艾弗里将S型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得到S型活菌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基因重组
C.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通过搅拌和离心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离
D.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共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下列有关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R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细菌培养技术等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组别
处 理
结果
1组
正常R型细菌
只有R型细菌的菌落
2组
正常S型细菌
只有S型细菌的菌落
3组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无菌落
4组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R型细菌混合
大部分为R型细菌的菌落,小部分为S型细菌的菌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4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学生版,共9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4酶相关实验探究中的“三个慎重”教师版,共1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2蛋白质和核酸的三个理解误区学生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