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原卷版)
展开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
1.(2024·江苏卷)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已知,。
实验1:将气体通入水中,测得溶液。
实验2: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当溶液时停止通气。
实验3:将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当溶液恰好褪色时停止通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中:
B.实验2所得溶液中:
C.实验2所得溶液经蒸干、灼烧制得固体
D.实验3所得溶液中:
2.(2024·山东卷)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时,
D.时,
考点二 溶液的pH 酸碱中和反应及酸碱滴定
3.(2024·湖南卷)常温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入相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溶液中某两种离子的浓度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
B.M点:
C.当时,
D.N点:
4.(2024·新课标卷)常温下和的两种溶液中,分布系数δ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的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
C.的电离常数
D.时,
考点三 盐类的水解 粒子浓度的比较
5.(2024·浙江6月卷)室温下,水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关系如下图[例如]。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大于
B.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的范围8.2~10.0),用标准溶液可滴定水溶液的浓度
C.忽略的第二步水解,的溶液中水解率约为
D.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反应初始生成的沉淀是
6.(2024·安徽卷)环境保护工程师研究利用、和处理水样中的。已知时,饱和溶液浓度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
B.溶液中:
C.向的溶液中加入,可使
D.向的溶液中通入气体至饱和,所得溶液中:
7.(2024·湖南卷)中和法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的电离常数:,,
②易风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溶液
B.“调pH”工序中X为或
C.“结晶”工序中溶液显酸性
D.“干燥”工序需在低温下进行
考点四 沉淀溶解平衡
8.(2024·湖北卷)气氛下,溶液中含铅物种的分布如图。纵坐标()为组分中铅占总铅的质量分数。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溶液中
B.时,
C.时,
D.时,溶液中加入少量,会溶解
9.(2024·黑吉辽卷)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水样、含水样。
已知:①为砖红色沉淀;
②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于;
③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反应的平衡常数
C.滴定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示剂浓度不宜超过
D.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
10.(2024·全国甲卷)将配制成悬浊液,向其中滴加的溶液。(M代表、或)随加入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点a处:
B.
C.时,不变
D.
11.(2024·浙江1月卷)常温下、将等体积、浓度均为溶液与新制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浑浊;再滴加过量的溶液,振荡,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将溶液稀释到,几乎不变
C.溶液与溶液混合后出现的白色浑浊不含有
D.存在反应是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
1.(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模拟)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泡沫灭火器的成分之一
B.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过程中,溶液中的减小
D.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
2.(2024·湖北宜荆荆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室温,向aml/L的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KOH溶液,测得pc(H2C2O4)、pc()、pc()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pc(H2C2O4)=-lgc(H2C2O4),其它类似。
A.曲线③表示pc()随pH的变化
B.KHC2O4溶液中c(H2C2O4)>c()
C.b点对应溶液的pH约为5.07
D.过程中c(H2C2O4)+c()+c()=aml/L
3.(2024·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H2C2O4的,
H2CO3的,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C2O4有酸性,
B.酸性:,
C.H2C2O4有还原性,
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
4.(2024·辽宁沈阳第二中模拟)常温下向的混合液中滴加溶液,混合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或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①;
②;
③,且。
A.直线a代表与的关系
B.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C.不易发生
D.向含相同浓度的和的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
考点二 溶液的pH 酸碱中和反应及酸碱滴定
5.(2024·北京海淀一模)向10mLHCOOH-NH4Cl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ml·L−1)中滴加0.1ml·L−1NaOH溶液,并监测溶液pH变化,实验数据如图。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A.HCOOH电离方程式为HCOOH=H++HCOO−
B.由a点数据可推出电离能力:HCOOH>NH3·H2O
C.b点溶液中的OH−主要来自HCOO−水解
D.0.05ml·L−1氨水的pH<10.89
6.(2024·北京东城一模)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甘氨酸溶液与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取上述溶液(含0.04ml ),滴加NaOH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注:b点溶液中甘氨酸以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解离出的能力:
B.b点溶液pH<7,推测中解离出的程度大于-COO-水解的程度
C.c点溶液中存在:c()
D.由d点可知:的
7.(2024·河北保定一模)25℃时,用0.2ml•L-1的盐酸分别滴定20mL0.2ml•L-1的氨水和MOH碱溶液(碱性:NH3•H2O大于MOH),溶液的pOH[pOH=-lgc(OH-)]与lg或lg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I对应的是滴定NH3•H2O的曲线
B.a点对应的溶液pH=11
C.b、e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e
D.b、e点溶液中的c(Cl-)大小:b<e
8.(2024·广东湛江第二十一中学模拟)常温下,用盐酸滴定弱碱溶液,溶液中、分布系数随滴加盐酸体积盐酸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的分布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的电离平衡常数是
C.水溶液中:
D.水溶液加水稀释,降低
9.(2024·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前适应性测试)莫尔法是用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测定(或)浓度的方法。现用莫尔法测定亚硝酰氯样品中NOCl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溶液。
步骤2:标定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NaCl固体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并洗涤再转移、定容、摇匀。取3份所配NaCl溶液,每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水、适量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溶液滴定至终点[(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滴定消耗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步骤3:测定亚硝酰氯样品中NOCl的纯度。取样品,溶于蒸馏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的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配成溶液,准确量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溶液作指示剂,用上述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2中,若称量NaCl固体前没有干燥,则测定样品中NClO纯度偏低
B.整个实验过程中,滴定管尖嘴不可触碰锥形瓶内壁
C.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沉淀颜色变为砖红色即停止滴定
D.步骤3中,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低
10.(2024·河北邢台一模)常温下,将溶液滴入三元酸溶液中,混合溶液中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随的变化关系
B.当时,混合溶液中
C.常温下,溶液中:
D.当时,
11.(2024·江西吉安一中一模)25℃时,用0.1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被滴定分数与值、微粒分布分数,X表示、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溶液滴定0.1溶液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
B.25℃时,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
C.c点溶液中:
D.a、b、c、d四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考点三 盐类的水解 粒子浓度的比较
12.(2024·福建泉州第五中学适应性检测)常温下,在封闭仪器中装有溶液,现向其中缓慢注入溶液,随着溶液注入体积增加,溶液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的电离平衡常数为),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B.BC段值降低主要是因为生成强酸
C.水电离程度
D.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13.(2024·江苏宿迁一模)捕集与转化的部分过程见题图。室温下以的NaOH溶液吸收,忽略通入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水的挥发。已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电离常数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液中:
B.吸收液时,,且
C.“再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D.将投入煮沸后蒸馏水,沉降后溶液,则
14.(2024·湖北武汉汉阳部分学校一模)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磷物质的浓度之和为,溶液中各含磷物质的lgc与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表示随pOH的变化
B.pH=7.22的溶液中:
C.b点时:
D.溶液中:
15.(2024·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学校一诊)在20℃时,用溶液滴定溶液,加入的溶液体积与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时溶液中无沉淀,之后出现白色浑浊且逐渐增多,当滴加的溶液体积为25.00mL时,溶液的pH稳定在7.20左右,整个滴定过程中未见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
A.a点的混合溶液,
B.a→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b点的混合溶液,的数量级为
16.(2024·重庆第八中学一模)常温下,分别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代表]与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与的关系B.常温下,的数量级为
C.点存在D.常温下,难溶于
17.(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适应性考试)和HB分别为二元酸和一元酸,不发生水解,MHA可溶。常温条件下,现有含的饱和溶液,和含MB(s)的MB饱和溶液。两份溶液中随pH的变化关系,以及含A微粒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B的电离方程式为
B.
C.pH=3时,饱和溶液中,
D.反应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考点四 沉淀溶解平衡
18.(2024·湖北宜荆一模)时,常见物质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实验测量的溶解度大于用计算的溶解度,主要原因是发生水解
B.可溶于是因为反应的平衡常数
C.饱和溶液中存在:
D.时,饱和溶液的
19.(2024·湖北宜荆荆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常温下,向0.02ml·L-1FeCl3溶液(用少量盐酸酸化)中匀速逐滴加入0.1ml·L-1NaOH溶液,得到pH-时间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25℃时,Fe(OH)3的Ksp=2.8×10-39,且Fe3+浓度小于10-5ml·L-1认为其沉淀完全。
A.ab段主要是NaOH和HCl反应
B.c点溶液中的Fe3+已沉淀完全
C.c点后pH急剧变化是过量的NaOH电离导致的
D.d点水电离出的c(OH-)约为10-2.16ml·L-1
20.(2024·湖北圆创联盟一模)菠萝“扎嘴”的原因之一是菠萝中含有一种难溶于水的草酸钙针晶。常温下,草酸钙在不同下体系中与关系如图所示(代表),已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数量级为
B.溶液时,
C.时,曲线①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部分转化为
D.点时,体系中
21.(2024·北京海淀一模)分银渣是从阳极泥中提取贵金属后的尾渣,含有PbSO4、BaSO4、SnO2及Au、Ag等,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有用产品流程的如下:
已知:PbCl2(s)+2Cl-(aq)[PbCl4]2-(aq);ⅳ中生成[AuCl4]-和[AgCl3]2-;PbSO4、PbCO3、BaSO4、BaCO3的Ksp依次为2.8×10-8、7.4×10-14、1.1×10-10、2.6×1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一定发生反应:PbSO4(s)+(aq)PbCO3(s)+(aq)
B.步骤ⅰ、ⅲ后需先过滤再加盐酸
C.步骤ⅱ、ⅳ提取Pb(Ⅱ)、Ba2+时,均有H+和Cl-参加反应
D.试剂a可为NaCl,促进Au、Ag的浸出
22.(2024·宁夏银川一中模拟)T ℃时,CdCO3和Cd(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Cd2+为Cd2+浓度的负对数,pN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是Cd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T ℃,在CdCO3(s)+2OH-(aq)Cd(OH)2(s)+CO(aq)平衡体系中,平衡常数K=102
C.Y点对应的Cd(OH)2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加热可使溶液由X点变到Z点
23.(2024·湖南岳阳第一中学6月考前强化训练)某温度下,25 mL含KX和KY的混合溶液,用0.1000 m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对该混合液进行电位滴定(Y-与H+的反应可以忽略),获得电动势(E)和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的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Ⅰ.Ag+与Y-反应过程为:①Ag++2Y- = [AgY2]- 、②[AgY2]- +Ag+ = 2AgY↓
Ⅱ.该温度下,Ksp(AgY)=2 ×10-16,Ksp(AgX)=2 ×10-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段发生反应:Ag++X- = AgX↓
B.原混合溶液中c(KX)=0.02000 ml·L-1
C.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则=Ksp2 (AgY)
D.AgX(s)+Y-(aq) AgY(s)+X-(aq)的平衡常数为106
24.(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室温下,向溶液、溶液、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测得溶液[,X代表、、]随溶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的酸性比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代表,代表
B.的数量级为
C.相同浓度的、混合溶液的
D.的
25.(2024·辽宁丹东总复习质量测试)工业上使用溶液可以将转化为。一定温度下和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处理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是的溶解平衡曲线
B.p点能生成沉淀
C.向n点饱和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由n点变到p点
D.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6.(2024·天津耀华中学一模)室温下,体系中各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的体系中,研究在不同时的可能产物,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点可求得
B.的体系中:
C.点的体系中,发生反应
D.点的体系中,
27.(2024·河南许昌部分学校高考冲刺)时,用溶液分别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pM[p表示负对数,表示]随溶液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曲线③代表与的关系曲线
B.调节时,可将废水中完全沉淀
C.滴定溶液至X点时,溶液中:
D.经计算,能完全溶于HR溶液
28.(2024·湖北襄阳四中一模)常温下,向10.0mL浓度均为0.1ml/L的和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NaOH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测得a、b两点溶液的pH分别为3.0,4.3。
已知:
①;
②,298K,。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Ⅰ代表
B.常温下,
C.c点铁铝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和
D.的平衡常数K为数量级
29.(2024·四川绵阳南山中学仿真演练)向10mL浓度均为0.1ml·L-1的Fe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l·L-1氨水,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氨水(Kb=1.8×10-5)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测得M、N点溶液pH分别为8.04、8.95。
已知:i.Zn2++4NH3⇌[Zn(NH3)4]2+ K稳=
ii.Ksp[Zn(OH)2]
A.曲线Y表示Zn2+
B.Ksp[Fe(OH)2]=10-16.92
C.N点以后,锌元素主要以Zn2+形式存在
D.Zn(OH)2+4NH3⇌[Zn(NH3)4]2++2OH- K=10-7.86
30.(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模拟)室温下,将Na2CO3溶液与过量CaSO4固体混合,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反应的
B.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逆向移动
C.0~600s内上层清液中存在:
D.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始终存在: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足量NaHCO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2H5OH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共24页。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原卷版),共8页。
专题09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9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解析版docx、专题09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