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7 修辞(讲义+试题)五升六年级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7 修辞(讲义+试题)五升六年级语文(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①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②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③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三个构成要素:
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②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③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比喻的类别: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②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③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辨析比喻句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
①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就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在造句和仿句时一定要抓住相似点,这样比喻才更加生动形象。
3.并不是所有带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① 他像他爸爸一样瘦。 ——表示比较
② 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表示猜测
③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
✒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辨析比喻与拟人
比喻是“打比方”,重在突出相似点。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给物加上人的神态、动作、情感。“人”不会在句中出现。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①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②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五、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①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③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④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六、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悔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七、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八、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①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①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九、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B.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反问)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比喻)
D.小鸡和长毛山羊在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拟人)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B.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C.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D.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路边那一排排白杨树像军人一样,在微风中向行人敬礼示意。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刷板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D.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牵扯着……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两项的一项是( )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B.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C.古老的金字塔,像漂浮在沙海中的金山。
5.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刷子李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B.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C.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D.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B.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在夏夜的微风中,无数只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D.书就像一个聚宝盆。
7.“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8.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比喻)
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拟人)
C.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D.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反问)
9.与“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B.(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C.榕树茂盛的枝干向四面伸展开来,树叶密不透风,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10.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反问、比喻)
B.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C.是谁唤醒了大地?除了美丽的春姑娘,还能有谁?(设问、反问、拟人)
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万条。(对偶、夸张)
11.下面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B.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C.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候站立不动,好像正在思考什么。
D.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于法依次是( )
①月亮溜进来,在竹帘儿上爬。 ②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③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④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A.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B.设问 拟人 夸张 比喻
C.拟人 反问 比喻 夸张D.拟人 反问 夸张 比喻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D.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1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D.居里夫人从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教科书里的新名词,变成了物理学的新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
1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对偶、夸张)
B.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写作是什么?是表达。(设问、拟人)
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排比、比喻)
D.背直起来了,那不是我的母亲吗?转过身来了,那不是我的母亲吗?(反问、反复)
1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②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③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④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A.对比 比喻 反复 排比B.拟人 对比 排比 反复
C.拟人 对比 反复 排比D.比喻 对比 反复 排比
1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
A.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B.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C.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18.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排比 C.夸张 D.反问
(1)那石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4)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
19.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排比 C.反问 D.比喻
(1)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
(2)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
(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
(4)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
二、填空题
20.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来源:学.科.网]
(1)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2)拿笔的时候,全靠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食指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食指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食指消受的机会最多。( )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
(4)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2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来者是谁,这样胆大妄为?原来是齐天大圣来了。( )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4)荷兰,牧场之国,那么优雅迷人。( )
2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一填。
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
3.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
4.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
2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3.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
24.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
(2)秋天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
三、语言表达
25.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三支奖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句子百花园
1.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照样子介绍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7.小狗在院子里玩耍。(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27.按要求写句子。
(1)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书是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子,把一个场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点点乌鸦,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场面十分动人。
清晨,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来源:Z*xx*k.C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句子。
1.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被人类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仿写书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进教室。
(3)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世界充满生机。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考查修辞手法。
C项错误,“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是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花、鸟和虫子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项“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这句话中虽然有喻词“正如”,但没有本体、喻体。不构成比喻句。
3.D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A.“这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句子将猴子当做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B.“路边那一排排白杨树像军人一样,在微风中向行人敬礼示意。”句子把白杨树比作军人,运用比喻的手法。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刷板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这是反问别人,运用反问的手法。
D.“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牵扯着……”句子为陈述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4.B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威尼斯的小艇”比作了“新月”,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形状。
B:该句中“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猪群的安逸,突出了荷兰牧场的独特、自由。
C: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字塔”比作了“金山”,形象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颜色和形状。
故选B。
5.A
【解析】考查对比喻修辞的辨析能力。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有误。
结合题干来看没有出现这里的“好像”是看起来相似并没有起到喻词的作用。所以错误。
B.正确。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刷过的墙比作雪白的屏障。所以正确。
C.正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所以结合题干的诗句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敲出来的声音比作玉磬。所以正确。
D.正确。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比作炮弹。所以正确。
6.B
【解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A.句子把声音比作乐曲。
B.不是比喻句,“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是对茂盛的榕树的描写。
C.句子把萤火虫比作星星。
D.句子把书比作聚宝盆。
7.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本句把“不能开窗的屋子”比作“蒸笼”,并说明感到身在蒸笼的原因是“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的热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8.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如: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如: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反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旨在加强语势的一种修辞方式。如: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9.C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划桨的声音”比作“一支乐曲”。
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翩翩飞舞”是人的动作。
B项,从“月亮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溜”的人的动作。
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榕树”比作“大伞”。
D项,从“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可知运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爬”是人的行为。
所以C选项正确。
10.D
【解析】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万条: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1.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在A项句子中将“拳头”比喻为“铁锤”;作者在B项句子中将“面”比喻为“月”,将“色”比喻为“花”;作者在C项句子中将牛拟人化;作者在D项句子中将“他”比喻为“树”。
12.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
A.拟人修辞方法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句子中“溜”“爬”是人的动作,把月亮拟人化,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反问,即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句子表面看来是提出疑问“还会怕廉将军吗?”,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不会怕廉将军”,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
C.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方面夸张、缩小的修辞手法。因此,首先找出句中需要强调的事物特点,再进行联想,仿写出来即可。句子写桂花的香气能飘到十里远,夸大了桂花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词+喻体”组成,常见的喻词有“像”“似”等等。这句话把书比作长生果,书是本体,长生果是喻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答案选D。
13.D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A项:从“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可知把猪群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从“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可知把威尼斯这座城市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项:从“安闲地欣赏着”可知把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4.C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骄傲比作隔年的草根。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堆积在枝头的白色雪花比喻成满树绽开了朵朵白色的梨花,富有浪漫色彩,意境壮美,比喻贴切。
C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项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三个“变成了……”的句式,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15.D
【解析】
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项,“艨艟巨舰一毛轻"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但是整句并不是对偶句。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B项,自问自答是设问修辞,但该句并未使用拟人修辞。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C项,该句既不是排比句也不是比喻句。
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16.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需要结合平日积累的修辞手法的知识点进行作答。
①“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的一种嗜好。”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②“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体比喻成球。
③“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的此时此刻的两个“第一次”。母亲那么瘦小,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但在以前“我”却从没有发现,总以为妈妈很坚强,很伟大,无所不能。这次的发现让“我”感到震撼,感觉自己不能再依赖母亲,应该要为母亲分忧,要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
④“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从视觉,听觉,幻觉角度看的,强调了主旨意境,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海上的夜的安静与甜美,给人以美的感受,充满了迷离与幻想。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用于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故本题选A。
17.C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B两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C。
18. B C A D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这是用“……为……”引导的排比句。
(2)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这是夸张句,用“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来夸张描述大虫的吼声。
(3)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把“山”赋予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结合句子“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可知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19. D A C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反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旨在加强语势的一种修辞方式。一般用否定的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的问句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换句话说,反问是明知故问,不需要作答,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本句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和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通过本句中的“溜进来”知道本句将月亮拟人化。
(3)本句中的后半句“还会怕廉将军吗?”的问号和明知故问的语气说明这是一个拟人句。
(4)本句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是将四个结构相似的半句放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0. 比喻 排比 反问 拟人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本句把草原比喻为丝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本句连用三个相同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3)从“谁能一滴不掉?”可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4)从“榆树先呼叫”可知把“榆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1. 设问 夸张 比喻 拟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辨析。
(1)本句话中有问有答,所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2)本句话中“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可以得出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3)本句话中“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可以得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比作天边的新月和田沟里的水蛇。
(4)本句话中“那么优雅迷人”可以得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荷兰当成人来写。
22. 比喻 排比 反问 夸张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比喻:用某些相类似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本题将划水声比作乐曲。
2.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本题连用了三个“爱她的”,所以是排比。
3.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本题表达的是“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4.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本题把酷暑炎夏扩大化。
23. 夸张 排比 比喻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从“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从“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从“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4. 排比 拟人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此句是由“爱她……”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题“捧起”赋予秋天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5. 比喻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反问 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排比 美是飘浮在蓝天中的白云,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的浅绿,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1)本句话中从“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可以得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声音比作了乐曲。仿写的比喻句要有本题和喻体,例如有: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2)本句话中从“难道”和句末问号可以得出是反问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反问句例如有: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3)本句话中从三个相同的句式可以得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仿写的排比句例如有: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6. 约四十九个月亮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地球。 蜂鸟的嘴又细又长,不像鸽子那样短短的。 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我看见了月亮。 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圆明园的历史。 小狗在院子里玩耍,一会儿叼其妈妈的拖鞋,一会儿跑过来蹭我的脚,一会儿在地上打滚。
【解析】
1.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例句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列数字:列数字如:这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的特点是先形容事情的样子特点,然后与别的事情进行比较。如:熊猫的样子憨憨的,不像棕熊那样凶猛。
3.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注意人称的变化以及标点符号的变化。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就是将其带的冒号和引号去掉,把引述的话改为转述,即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将句子中的“我”改为“他”,然后把冒号和双引号去掉。
本题将“您”改为“秦王”,“我”改为“他”,把冒号改为逗号,感叹号改为句号,去掉双引号。
4.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或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在陈述句中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在句末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句号改为问号。本题将肯定词“就是”改为否定词“不就是”,句末加上“吗”,句号改为问号。
5.本题考查学生简洁语言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不改变原意使它更简洁即可。
本题将修辞词“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小小的”去掉。
6.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题错在语序不当,应该是“洗劫”了再“烧毁”。故洗劫”和“烧毁”应调换顺序。
7.本题考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本题可对小狗是如何“玩耍”进行描写。如:一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玩耍。只见那小家伙抱着一个皮球,一会儿滚到这儿,一会儿滚到那儿,活像一个毛绒绒的雪球。
27. 灯塔 指引前进的航向 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劳作。 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在微风中摇动着。 清晨,广阔的天空中布满了灰蒙蒙的乌云。有几只鸟也在空中低飞,仿佛被乌云压住了一般。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例句中把书比作钥匙,后半句是与钥匙相关的内容,学生据此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即可。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主语是蜜蜂,特点是飞来飞去,学生据此对其进行改写即可。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例句主语是荷叶,特点是摇动,学生据此对其进行改写即可。
(4)这道题考查学生情景写话的能力
情景写话不同于扩写,不能只是简单的在某个词语前面加上修饰词,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将画面写得更加具体,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28. 那一天我被母亲数落了一顿。 书是人类的明灯,帮助人们打开黑夜的大门。
【解析】
1.本题考查“被”字句的改写。
被字句的格式: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句中被动者是“我”,“主动者”是“母亲”,动作部分是“数落了一顿”。因此句子改成:那一天我被母亲数落了一顿。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可以将“书”比作“钥匙”“海洋”“美餐”等,例如:书像水滴,锲而不舍地滋润我们心灵。
29. 如同碧玉 箭一般 一首美妙的乐曲
【解析】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题意,可知在补充句子时学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本体是吊兰的一串串小叶,可以比作碧玉、翡翠等。
(2)本体是他,根据后文“冲进教室”说明速度之快,可比作箭、闪电等。
(3)本体是春天,可把春天比作歌唱家、画家等。修辞手法的赏析:
1.修辞作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特征),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反问(加强语气)。
2.赏析步骤:①点明修辞;②分析用法; ③点明效果;④分析情感。
3.答题格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 修辞与仿写(讲义+试题) -2023年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辞及其种类,仿写的要求,修辞与仿写的考点,仿写类似的体验,仿写注意不要脱离话题,照样子,写出相应的情景,选择正确的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7 说明文阅读(讲义+试题)五升六年级语文(含答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修辞与仿写(讲义+试题) -2023年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辞及其种类,仿写的要求,修辞与仿写的考点,仿写类似的体验,仿写注意不要脱离话题,照样子,写出相应的情景,选择正确的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