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使国家重新统一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光武帝C.隋文帝D.隋炀帝
2.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掌握之中)”。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说明唐太宗利用科举制( )
A.降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D.消除藩镇割据局面
3.“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其发动者是( )
A.杨坚B.李世民C.房玄龄D.魏征
4.唐太宗时,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这说明唐太宗( )
A.善于纳谏B.知人善任C.大兴文治D.改革吏治
5.隋唐时期,政治方面相比前朝出现了很多革新措施。如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郡县制
6.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A.开皇之治B.贞观遗风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8.学习唐朝相关内容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文件夹最合适的名字是( )
A.繁荣的商品经济B.开明的民族政策C.开放的社会风气D.双向的对外交流
9.玄奘和鉴真是唐朝时期的僧人,他们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完成自己的使命。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为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D.扩大了唐朝疆域
10.《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反映了宋朝某一官职的职权和作用。该官职是( )
A.宰相B.通判C.转运使D.知州
11.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12.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都市生活的繁华B.商业贸易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成熟D.冶铸工艺的进步
13.2016年2月,我国首届《诗词大会》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应为( )
A.李白B.杜甫C.苏轼D.文天祥
14.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市舶司的设置B.中书省的确立C.宣政院的设立D.驻藏大臣的设置
15.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司马光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
A.《史记》B.《贞观政要》C.《资治通鉴》D.《窦娥冤》
二、材料题
16.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贞观初期,洛阳东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宁,道路萧条。……(经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成熟),流散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抱着,怀着)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此河”是指哪条河?“此河”开通于哪位帝王在位时期?
(2)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出现的哪一治世局面?当时,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3)材料二中“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诗中称他的统治为“全盛日”,你认为取得全盛的原因是什么?
(4)归纳概括,以上唐朝帝王身上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建立后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元朝负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18.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1)请写出唐朝农耕图一、图二对应的农业工具名称。
(2)请你写出图三中A、B、C点代表的地名分别是什么?大运河开通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4)根据材料三请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北宋前期,淮河流城遭遇大早,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5)材料四中的“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这一“优良水稻品种”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加以沿用并进一步完善。故选:B。
6.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如创立了殿试、武举。武则天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如重用姚崇等。同时武则天统治时期还重用酷吏,滥杀无辜。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之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A.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与“以姚崇、宋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史实不符,排除A项。B.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与“以姚崇、宋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C.唐大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与“以姚崇、宋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史实不符,排除C项。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的辅佐下,实行了-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材料中体现的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D项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唐代妇女骑马、打球、射箭,“放妻文书”说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关系和经济活动,体现不出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对外双向交流,排除AD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关系,体现不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弘扬佛法,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鉴真和玄奘的共同贡献是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C项正确;加强了边疆管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开凿了丝绸之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扩大了唐朝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
10.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的表述,可判断该官职是通判。宋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战乱不断,人们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岳飞抗金,反映的正是当时人们的这一愿望。故选:D。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A项,都市生活的繁华不一定是货币发生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B项,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半两钱”到秦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从金属货币到非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故B项:機救 “ C、D项,造纸技术的成熟和冶铸技术的进步不能是货币由重到轻便的原因。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此人是文天祥。1276年南宋灭亡后,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将文天祥兵败被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A项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B项是中央机构;D项是清朝时期在西藏设置的机构。符合题意的是C项,故选C。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贞观之治。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
(3)唐玄宗;原因: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唐玄宗本人的才能;唐玄宗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措施;人民的辛勤劳动。
(4)注重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勤政节俭等优秀品质。
解析:(1)根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根据材料二“(贞观初期,洛阳东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宁,道路萧条。……(经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成熟),流散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抱着,怀着)粮,取给于道路焉。”可知,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当时,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
(3)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诗中称他的统治为“全盛日”,唐玄宗取得全盛的原因是: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唐玄宗本人的才能;唐玄宗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措施;人民的辛勤劳动。
(4)总结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唐玄宗都具有注重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勤政节俭等优秀品质。
17.答案:(1)行省制。
(2)元朝疆域辽阔,超越汉唐。
(3)宣政院。
解析:
18.答案:(1)图一:简车:图二:曲辕型。
(2)A:洛阳 B:涿郡C:余杭;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4)市舶司。
(5)占城稻;越南。
解析:(1)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都是唐朝农民创制的生产工具,都通过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由材料“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宋朝时期,太湖流域成为著名的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材料三可知,图中的①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
(4)由材料“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符合题意即可。如政府要关注三农问题,要引进先进技术,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面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旧唐书》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共10页。
这是一份[历史]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