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598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599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599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600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6003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6008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601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PPT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46634/0-172302726015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PPT精美课件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阅读语文园地七教学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阅读语文园地七教学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妹妹表妹,表姐刘姐,老奶奶,叔叔大叔,祖父叠,爷爷姥爷,猴子捞月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叔叔 姑姑 爸爸 妈妈 舅舅 姨妈爷爷 奶奶 姥爷 姥姥
jiě mèi
shū gū jiù yí
yé nǎi lǎ
这14个词语是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这些词语除“姥爷”和“姨妈” 以外,既是叠词也是轻声词。每个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 教材以一个小孩的口吻,介绍家人,分三组:第一组是与“我”平辈的家人,哥哥和姐姐比“我”年龄大,弟弟和妹妹比“我”年龄小。 第二组是比“我”长一辈的家人,爸爸和妈妈是“我”的父母,姑姑是爸爸的姐妹,叔叔是爸爸的弟弟,舅舅是妈妈的兄弟,姨妈是妈妈的姐妹。 第三组是比“我”长两辈的家人,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姥姥是妈妈的妈妈。
1.我能把这些称谓按性别分类。男性:(哥哥)(弟弟)(爸爸)(伯伯)(叔叔)(爷爷)(奶奶)女生:(姐姐)(妹妹)(妈妈)(奶奶)(奶奶)(奶奶)(奶奶)2.我能按照辈分分类。(1)我的祖辈:爷爷、奶奶(2)我的父辈:爸爸、妈妈、伯伯、叔叔(3)我的平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爸爸、妈妈、姑姑、叔叔、舅舅、舅妈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我还知道:我管爸爸的姐姐叫(伯伯),我管爸爸的弟弟叫(叔叔),我管爸爸的妈妈叫(奶奶),我管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亲属中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子(叠)
此“女”子“未”来很美好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亲属中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叠)
千金(女)相助不用力(且)
要一半(女),扔一半(乃)
“上”字在上“小”在下,支字去掉十字(又)
这是针对汉字笔画书写的训练。写前需要先仔细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再进行比较。 第一组:弯钩、竖钩。弯钩起笔稍轻,向下行笔时略向右弯,起笔在竖中线偏上;竖钩较长,起笔写竖,至下端稍顿转向左上钩出。
第二组:撇折、竖折。撇折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往上斜;竖折先写短竖,至下端稍顿转向右再写横。 第三组:竖弯钩、竖弯。竖弯钩起笔写竖,至下端向右弯出,至右端稍顿向上钩出;竖弯起笔写竖,至下端向右弯行,稍顿收笔。 第四组:斜钩、卧钩。斜钩起笔向右下斜行,略带弧度,至末端稍顿向上钩出;卧钩起笔带弧度向右下行,后半段平走,笔力由轻变重,至右端稍顿向左上方钩出。
明 晚 昨 时妈 姐 妹 奶
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汉字家族中绝大部分字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表形,和字的意义有关;一部分表声,和字的读音有关。这两组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第一组都有“日”,带日字旁的字一般与时间有关。“明”的意思是次(指日或年);“晚”指太阳落了的时候;“昨”指昨天,今天的前一天;“时”指时间。 第二组都有“女”,带女字旁的字一般与女性有关。“妈、奶”是我们的女性长辈,“姐、妹”是我们的女性同辈。
我知道带反犬旁的字多与动物有关,如,(狗)、(猫)、(狼),带鸟字边的字多与鸟儿有关,如,(鸡)、(鸭)、(鸦)。
miàn xiàng tài yáng
提示:“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用来表示方向或位置,所以它们是方位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zhǒng guā dé guā zhǒng dòu dé dòu
qián rén zāi shù hòu rén chéng liáng
qiān lǐ zhī xíng shǐ yú zú xià
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í bù
读准每一个字,注意“栽、足”不要读成翘舌音。“乘凉”的“乘”读chéng,不要按习惯读成chèng。“行、更”是后鼻音,而且都是多音字,在此处分别读xíng和gèng。“竿、进”是前鼻音,要读准。
第一个比喻收获的好坏决定于下种,有其因,必有其果。 第二个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第三个比喻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目前细微的小事情做起。 第四个的意思是不满足已有成就,要争取更大进步。 上面的四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每个成语都分为前后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每个成语都有一定的道理。
从四个成语中选出恰当的填在横线上。1.取得一点点成绩,我们不应该骄傲,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实现宏伟的目标,必须先做好眼前的小 事。”这就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使作为后人,也不能坐享其成,应该 为“更后人”着想。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幸或不幸,各有缘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本次口语交际围绕着“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个话题展开,让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懂得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
1.观察画面。仔细观察各种场景的图片,根据场景选择音量的大小,可举大拇指或小拇指来表示。
2.说清原因。 把图意和说话声音大小的原因说一说,从中明白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要根据交际的对象和场合来决定,面向大众该大声说,让大家都听得见;该小声说话时却大声说是不合适的,会影响别人。
3.模拟场景。 分组准备并表演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场景,如给人指路、询问价格、演讲比赛、看望病人等,观看的同学通过表演的形式判断该用多大的声音。观看后可以夸一夸表演得好的方面,也可以就不合适的地方提一些建议。
同学们,看下面三幅图,这几种情况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为什么?
莹莹同学说得很好!小为同学补充得也很好。他们的答案合并起来就完美了。请大家看下面的三幅图,这是在哪儿?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合适呢?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其实,与不同的交流对象说话时,也要用不同的音量。如,同老人说话时,声音要大一些,语气要平和;与小弟弟、小妹妹说话时,声音要小一些,轻柔一些。
hóu zi lā yuè liang
1.借助拼音读。 (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借助拼音认读识记。注意读准字音。 (2)不懂的词语或读不顺的句子,有礼貌地向大人请教,再读几遍,努力读通、读顺。 (3)准备好铅笔或彩笔,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角色,要把他们说的话读清楚。
2.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1)先想一想文中的角色分别用什么语气说话,然后和大人分角色合作朗读。 (2)可以交换角色再读一遍文章,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3)邀请大人、小伙伴和自己演一演,表演时可以适当加上表情、动作等。
我还知道:《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他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bāi)了一个,扛(káng)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他忽然看见一棵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zhāi)桃子。
小猴子捧(pěng)着桃子,走到一片西瓜地。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片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晚昨时,妈妹姐奶,用多大的声音来说话,交际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七pptx、前后左右mp3、种瓜得瓜mp3、妈mov、爸mo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园地七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七pptx、了mp4、云mp4、儿mp4、四mp4、山mp4、心mp4、我mp4、才mp4、猴子捞月亮mp4等1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