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光的折射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物理观念1.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过程中光路可逆;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3.会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光现象。科学思维1.在光的反射定律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依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和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科学探究1.观察折射现象,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探究折射规律全过程,得出光的折射规律;3.会根据实验目的去设计实验、装配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精神;2.通过对虚像的认识,形成不能完全相信“眼睛所见即为事实”的科学态度;3.能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光现象,并树立安全意识。
观察实验:在陶瓷茶杯的杯底放上一枚硬币,让一名学生站在前面慢慢后退,直到看不见硬币为止,向茶杯中慢慢注入一些清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了。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有怎样的规律呢?
光遇到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光反射回原介质中的同时还有部分进入其他介质中继续传播。
任务一、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斜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直径面上时发生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观察到入射光斜射到入射点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射入玻璃中,一部分反射回空气。
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的区别: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是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①进入玻璃中的那束光线叫什么光线?②它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任务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设计光的折射规律实验
针对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反射现象对比,思考:光发生折射时,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①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同侧还是分居在它的两侧?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和入射角哪个大?③入射角增大后,折射角是否随着增大?入射角减小后呢?
①使转折光屏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实验。②把转折屏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来进行实验。③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1)演示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总结: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2)演示实验:改用半圆形玻璃砖进行实验(光束斜射到圆心上), 观察现象。
结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玻璃砖和水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但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3)教师演示实验: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观察让光垂直射向水面的情况;并思考:当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结论:光垂直射向水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 4 ) 启发思考
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玻璃砖射入空气中 ,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
( 5 ) 学生自主实验:用不同色光的激光笔逆着折射光线,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结论:折 射 时 , 光 路 是 可 逆 的 。
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6)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画光路图:
① 光 线 斜 射 到 a 图 中 的 矩 形 玻 璃 砖 的 上 表 面 ;② 光 线 斜 射 到 b 图 中 的 三 棱 镜 玻 璃 砖 的 一 个 斜 面 上 。
光 斜 射 到 玻 璃 砖 的 一 个 平 面 上 , 经 过 两 次 折 射 , 最 后 折 射 光 线 与 入 射 光 线 发 生 了 错 位 , 折 射 光 线 仍 平 行 于 入 射 光 线 ;光 斜 射 到 三 棱 镜 一 个 斜 面 上 , 经 过 两 次 折 射 , 最 后 折 射 光 线 向 三 棱 镜 的 底 边 偏 转 。
任务三、应用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1)筷子“变弯”:如图所示,从筷子底P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点P′发出来的。
P′就是P的虚像,P′比P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任务三、应用折射规律来解释有关现象
(2)水底物体变浅:人在岸上看到水底物体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偏高,感觉水比较浅。
(3)水中的人看见岸边树变“高”了:树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折射光线进入水中的人的眼睛中,人眼逆着这些折射光线看去,光好像是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
总结从一种介质中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位置都比实际的“高”。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能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吗?
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1. 下列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表演 B.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2.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是( )A.0° B.35° C.60° D.90°
3. 下列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花雪月 B.坐井观天 C.凿壁偷光 D.沙漠蜃景4.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二节 快与慢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6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快与慢说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二节快与慢1pptx、第二节快与慢2pptx、运动会100m赛跑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教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三节测量长度与时间2pptx、第三节测量长度与时间1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密度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密度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三节密度第一课时pptx、第三节密度第二课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