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的青少年六个月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患有肝炎、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C.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AB型血的病人可少量输入A型血
    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
    2.DNA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现有待测血液样品,应检测的成分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3.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4.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 )
    A.红细胞数量过少,运输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白细胞数量过少,运输氨基酸的能力降低
    C.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和止血的能力降低
    D.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5.如图表示血液中的T细胞在血管外清除癌细胞的过程,据此推断T细胞属于(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6.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进行物质交换B.血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C.管内血流速度快D.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7.如图是体检抽血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的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抽出的血液通常为鲜红色
    B.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会明显鼓胀起来
    C.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利于找到动脉血管
    D.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上端,利于该部分的血液回流心脏
    8.中医诊断疾病时的“切脉”,医生“切脉”的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
    9.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
    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
    C.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中的血液是静脉血
    10.某同学因为严重腹泻需要输液治疗,消炎药物和生理盐水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动脉血管B.针头插入时的方向应指向心脏
    C.药物只经过体循环不会经过肺循环D.药物到达病灶至少两次经过肺
    11.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D.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12.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C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A为动脉,则C一定是静脉
    B.若B为胃,则C内氧气含量会上升
    C.若B为肾脏,则C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B为小肠,则C内二氧化碳含量会上升
    13.如图为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B.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动脉血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14.下面有关心脏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B.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右心房和右心室
    C.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D.心房与心室相通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猪心脏的下半部横切一刀后,所得到的横切面如图所示,其中X、Y分别是心脏的两个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主动脉相连B.X为右心室C.Y中流动脉血D.Y为左心室
    16.如图,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表示胰腺,则②内血液中的胰液和胰岛素都增加
    B.若X表示大脑,则②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C.若X表示肺,则②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D.若X表示肝脏,则①血管中流动的一定是静脉血
    17.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输入( )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18.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19.医生给李刚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120/80毫米汞柱。这个数值表示( )
    A.舒张压/高血压B.收缩压/舒张压C.收缩压/低血压D.舒张压/收缩压
    20.如图为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在人体中形成及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B.人体形成的原尿远大于尿液,是因为②的重吸收作用
    C.尿液形成后会在①中储存,待排出时经③和④排出体外
    D.肾静脉中尿素的含量较少,因此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21.如图为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支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道G内流动着静脉血
    B.试管F可代表肺部毛细血管网
    C.A代表左心房,B代表右心房
    D.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瓣膜
    22.排泄是指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过程,下列关于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一种途径
    B.排泄是排出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的过程
    C.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尿素的过程
    D.排泄的途径只有两个
    23.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④⑤
    24.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和[2]的血液均为动脉血
    B.[4]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C.[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
    D.B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滤过作用
    25.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B.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维持血糖浓度的基本稳定D.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6.患有心脏病的人猛然坐起时,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此时,医生会急捶其身体某部位以使心脏恢复跳动。请问急捶部位应是( )
    A.前胸中央偏左下方B.前胸中央偏左上方
    C.前胸中央偏右上方D.前胸中央偏右下方
    27.下列有关“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 )
    A.漏斗颈模拟的是动脉
    B.油团模拟的是血管壁堆积的脂肪
    C.实验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容易破裂
    D.实验模拟了血管壁脂肪的堆积使血流量明显减少
    28.下列关于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具有排汗功能,也可以调节体温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分为表皮和真皮,都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C.皮试时感到疼痛,因为真皮内含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D.皮肤损伤后能够愈合,主要是因为表皮的某些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29.小明在跑步时累得满头大汗,汗流到嘴里感到有咸味,说明排汗时排出了( )
    A.水B.尿素C.二氧化碳D.无机盐
    30.如图为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24℃之前,尿液排出量高于汗液排出量
    B.随着温度升高,尿液排出量逐渐减少,汗液排出量逐渐增多
    C.高温环境下,人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D.排汗和排尿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二、实验题
    31.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面是某同学做的两个血液实验,请据此回答问题。
    实验一:取鸡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装有少量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分层现象。如图一所示。
    实验二:取一片人的血细胞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显微镜下的物像示意图。
    (1)图中淡黄色半透明液体[A]是_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________、运输养料和废物。
    (2)图中B处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3)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小李去拉萨旅行,进入高原的初期,图二中[ ]_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
    (4)当人体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二中[ ]___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5)图二中[ ]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没有___________。
    32.图1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___________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取出小鱼,用____________的棉絮(或纱布)包裹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3)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图二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2]是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3]是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3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图中列出了人体不同系统的四个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结构,需要不断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便于物质交换,人体内有些结构很薄。上图中包含的只由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样的结构特点与小肠的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3)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
    (4)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依次经过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其中毛细血管主要分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上述事例外,请写出本学期学习的其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条)。
    34.如图一、图二分别是血液透析示意图和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血液透析相当于健康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__作用,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________和[ ]___________内壁。
    (2)[3]中的液体称为____________,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80升这样的液体,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这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的___________作用。健康的人经过上述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回到血液中,剩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了尿液。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35.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磁悬浮离心泵),采用全磁悬浮技术,优势是装置体积更小,血液相容性好,对血细胞破坏低,血液顺畅流动,性能也更稳定。
    资料二:高蛋白食物含蛋白质较多,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肾功能受损。
    (1)“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成为了__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的起点。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存在瓣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某人患有肠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需经过心脏_____次才能到达患病部位。
    (3)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栓(血液凝固现象),而第三代人工心脏(磁悬浮离心泵)不易激发血液中___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
    (4)人体肾脏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有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增加肾结石发生的风险。肾结石形成于肾脏内,较大的结石多位于肾盂,较小的结石随尿液由肾脏移动到___________,阻塞在此处而不能掉入膀胱,则会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不能献血,A错误。
    2.答案:B
    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因此现有待测血液样品,应检测的成分是白细胞。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BCD.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在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中出现分层现象后可观察到血液的组成,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而血细胞和血浆是并列关系,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A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A、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不能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 B、动脉管壁最厚,弹性大,而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B错误。 C、动脉管壁最厚,弹性大,动脉血液压力最大,血流速度最快,C正确。 D、动脉血管内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抽血的部位是上肢静脉,内流暗红色的静脉血。抽血时,要在针刺人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软管捆扎,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脏流动,让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鼓胀起来,利于找到静脉
    8.答案:A
    解析: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习惯脉诊,即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时触摸到搏动的结构是桡动脉。因此,医生切脉的血管是动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的血压、葡萄糖的变化以及血流的方向可以判定a段是动脉,b段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c段是静脉。
    10.答案:B
    解析: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所以针头插入时的方应指向心脏, B正确。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当心脏动脉瓣处于收缩状态,而房室瓣处于舒张状态时,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C为出球小动脉,A错误。
    B.若B为胃,胃部组织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故经过胃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等代谢废物增多,即C内氧气含量会下降,B错误。
    C.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因此若B为肾脏,则C内尿素含量会下降,C错误。
    D.若B为小肠,当血液流经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氧气供给组织细胞利用,还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故C内二氧化碳含量会上升,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以判断出乙是动脉血管,丙中有静脉瓣,是静脉血管,A错误。
    B.血液流经乙(动脉血管)→丁(毛细血管)→丙(静脉血管)后,血液会由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量较少的静脉血,B错误。
    C.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循环的血液流动规律是:甲(动脉)→乙(动脉血管)→丁(毛细血管)→丙(静脉血管),C正确。
    D.甲图心脏的左端血管是动脉血管,但是,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左心房、左心室,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右心室,B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切割的位置为心室。右心室将血液送至肺,路径较近,壁较薄;左心室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路径较远,壁较厚。可判断X代表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Y代表右心室,内流静脉血
    16.答案:B
    解析:B、若②表示大脑,由于脑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则③脑静脉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B正确
    17.答案:B
    解析: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皮肤受损导致血浆损失过多;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18.答案:B
    解析:A、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A正确;
    B、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①处位于动脉粥样硬化点的上方,仍有充足的血液,不会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B错误;
    C、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C正确;
    D、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
    解析:A、尿液的形成及排出途径: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A正确。B、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因为肾脏的肾单位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②是输尿管B错误。C、尿液形成后会在③膀胱中储存,待排出时经④尿道排出体外,C错误。D、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时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被排出体外,导致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最少。因此,肾静脉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D错误。故选:A。
    21.答案:D
    解析:A.密闭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相当于血液,则图中管道G是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错误。
    B.图中E是肺泡内毛细血管,F是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B错误。
    C.A代表右心房,B代表左心房,C错误。
    D.图中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正确。
    故选D。
    22.答案:A
    解析:A.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A正确。
    B.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B错误。
    C.排泄是把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排出体外过程,C错误。
    D.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D错误。
    故选A。
    23.答案:B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
    故选:B。
    24.答案:C
    解析:5肾小囊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肾小管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 C正确。
    25.答案:C
    解析: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①具有排出废物的作用;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6.答案:A
    解析: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因此,急捶的部位应是前胸中部偏左下方。
    27.答案:C
    解析:该实验不能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大,血管容易破裂。C错误。故选C。
    28.答案:B
    解析:A.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B符合题意。
    C.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皮试须将药物送入真皮会感到疼痛,C不符合题意。
    D.皮肤的表皮的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可使受伤后的皮肤愈合,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答案:D
    解析: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汗流到嘴里感到有咸味,说明排汗时排出了无机盐,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0.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正确。
    B、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尿液排出量逐渐减少,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正确。
    C、高温环境下,人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汗液排出体外,错误。
    D、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正确。
    故选:C。
    31.答案:(1)血浆;血细胞
    (2)白细胞和血小板
    (3)①红细胞
    (4)②白细胞
    (5)③血小板;细胞核
    解析:(1)(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入是血浆,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中B处的细胞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C处的是红细胞。
    (3)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较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血液中的①红细胞数量会增加,可以运输更多的氧,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4)图二中②是白细胞,有的白细胞能够乔噬病菌,有防御的作用。故当人休被细菌感染时,图二中的②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5)③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32.答案:(1)少
    (2)浸湿
    (3)低
    (4)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由分支流向主干
    解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3)因低倍显微镜放大倍数小,看到的视野较大且亮,一般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
    (4)图中血管1中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3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2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毛细血管。
    33.答案:(1)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壁
    (2)吸收
    (3)气体交换
    (4)①→②→③肾小球;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5)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内壁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1)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众多的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内壁面积,这样的结构特征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相适应。
    (3)肺泡的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4)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当血液经入球小动脉进入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依次经过:①肾小球→②肾小囊腔→③肾小管→尿液。
    (5)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内壁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4.答案:(1)过滤;[4]肾小球;[3]肾小囊
    (2)原尿;[5]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水和无机盐、尿素
    (3)肾脏形成的尿液会经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时储存起来
    解析:(1)血液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血液透析过程相当于健康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4肾小球和3肾小冀内壁的过滤作用。
    (2)3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但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大约1.5升。这是因为当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相、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5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物质进人野小管外的2毛细血管中,回到血液,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3)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向歇的,是因为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35.答案:(1)体循环;防止血液倒流
    (2)两
    (3)血小板
    (4)形成尿液;输尿管
    解析:(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成为体循环的起点;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或让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
    (2)结合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到达心脏各腔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病灶。故某人患有肠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需经过心脏2次才能到达患病部位。
    (3)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可以避免血栓的形成,说明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血小板(血细胞)的功能。
    (4)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机体蛋白质代谢,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减退,容易形成结石,较小的结石容易进入输尿管并阻塞输尿管。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初中毕业班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初中毕业班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