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049154/0-17230890685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049154/0-17230890686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049154/0-17230890686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读中国疆域与邻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秦在看中国疆域与邻国图时,发现有一个国家与我国两次陆上毗邻,该国是( )
A.俄罗斯B.越南C.哈萨克斯坦D.蒙古
2.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是( )
A.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B.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下表示意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表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我国( )
A.很多人更喜欢乡村生活B.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
C.城镇人口比重没有增加D.农村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4.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比重有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水平提高B.社会经济发达C.医疗水平提高D.生育政策调整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B.山地地区C.高原地区D.盆地地区
6.秦巴山区主体位于陕西南部,图中①山脉为( )
A.秦岭B.横断山脉C.太行山脉D.昆仑山脉
读我国四个地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7.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图中四地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关于上图中四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长B.②地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C.③地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D.④地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短
《武汉晚报》记者在文章里写道:“读懂了这条河,你就读懂了中国。这条河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来到仅有4米高的崇明岛,与大海会面,没有想象中的汹涌澎湃,却是一派波澜不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有关这条大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昆仑山脉B.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最终注入黄海海域D.流经区域全部位于温带
10.下列关于该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长度上来看,是世界第一长河B.上游河段初冬、初春有凌汛现象
C.中游河道平直,弯少湖多D.下游地势低平,江阔水深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 )
A.耕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大B.林地和耕地比重小
C.草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小D.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1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发展粮食生产,随意开垦陡坡
B.为提高草场利用率,随意增加载畜量
C.为发展粮食生产,随意围湖造田
D.为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把关非农业用地审批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旭光1月12日在南水北调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上说,2023年度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74.1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11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南水北调工程在北方文明焕发出新风采,主要体现在( )
①减缓缺水状况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改变城市分布
④改变农作物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下列开源节流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B.修建水库,调节经流量的时间变化
C.大力开采地下水,满足生活需求D.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用好生态理念,发展边疆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棉花种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地区
B.棉花种植受东部季风的影响较大
C.新疆南部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
D.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16.“不负春日好时光,智慧春耕促丰收”。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现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用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
A.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B.农业人口素质彻底提高
C.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D.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与速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具有快捷方便特点,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服务需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甲B.乙C.丙D.丁
18.一批钢材由天津运往广州,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B.航空C.公路D.海运
青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直播带货”的人员身着藏袍,关于藏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高时,敞襟衣袖便于人们褪去袖子
B.气温低时,宽大的衣服可以保温防寒
C.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
D.传统藏袍多用丝绸缝制,是藏民的日常衣着
20.在西藏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兵马俑B.高昌故城C.布达拉宫D.平遥古城
二、综合读图题
21.歌曲《祖国万岁》歌词片段:“……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从那昆仑山巅到那扬子江尾,从那长白林海到那南沙边陲,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下图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台湾省、②_______(填简称)、广西壮族自治区、③______。
(2)图中①是_______海峡,该海峡左侧省份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
(3)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图中A—B连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地位于_______省______市,B地所属省份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那里的少数民族会举办的节日有______(任举一例);该线两侧的④省区和⑤省区人口密度较小的是_______(填数码),该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
(4)⑤地的高邮酱板鸭名誉全国,⑤地位于我国_______。(填地形区)
(5)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那里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
22.下图示意我国温度带分布及我国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海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图中_______(填字母)温度带;吉林省主要种植喜_______作物,作物熟制大致是_______。
(2)温度带B和温度带C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份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当,温度带B是_______,该地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可能引发______________(填干旱或洪涝)灾害。
(3)青藏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形成了特殊的_______气候。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该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4)从干湿地区看,乙地处于_______(填干湿地区),水资源短缺。
(5)由图可知,甲地处于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位于_______(填温度带)。
23.读黄河及长江流域简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图1表示的是_______流域简图;该流域发源于A_______山脉,最终会注入海洋B_______,其上游和中游分界城市C是_______。
(2)图2流域发源于_______山脉;该流域上游和中游的交界城市是_______。流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水量落差大,有丰富的_______资源,但上游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集中降水出现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
(3)图1中①处建设着该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水利枢纽;在该流域出海口泥沙堆积,出现了“_______”景观。
(4)图1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G是_______;图2中,水利枢纽E_______水利枢纽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5)长江下游塑造了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_______平原。
24.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和水资源分布密切相关,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土地资源。下图分别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__(填递增或递减),目前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2)由图1可知,D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_______为主的耕地;C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以_______一线为界,南北方耕地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此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图2中,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乙地是_______牧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填地形区)。
(4)由于城市化的扩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任填一点)
(5)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遵循_______的原则,我国种植业主产区的地形类型主要以__________和丘陵为主。
25.哈尔滨这座以“冰城”闻名的城市,挟社交媒体、短视频之风爆火出圈,成为2024年开年首个顶流。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实现近60亿元的旅游收入。哈尔滨的爆火出圈成功带动了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工业分布_______(填密集或稀疏)。
(2)哈尔滨所处的东北以发展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为主;D与工业基地A相比较,工业基地D发展工业的劣势条件是_______。
(3)工业基地C是_______,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C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该线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4)目前,我国工业在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请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提两点建议。
(5)试分析哈尔滨发展冰雪运动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陆上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共14个。与我国两次陆上(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毗邻的是俄罗斯,A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A错误;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人口多,不能反映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BC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可以反映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第七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比重上升,这是由于我国调整了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因此D正确。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达、医疗水平提高都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
5.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分布较多,这些地区以山区为主,人口稀疏,B正确;平原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分布较少,AC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①山脉为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A正确;横断山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华北地区,C错误;昆仑山脉位于我国西部新疆和西藏之间,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图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④,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稀少,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①②③三地纬度逐渐降低,③地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迟,雨季最长,C正确;②地雨季开始晚于③地、结束较早,雨季短于③地;①地雨季开始最晚、结束最早,雨季短,AB错误;④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微弱,一年内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读题干分析可知,这条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A错误;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正确;最终注入东海海域,C错误;流经区域为青藏高原区和亚热带,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由上题可知,此河流是长江。世界第一长河是位于非洲的尼罗河,A错误;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和凌汛现象,B错误;长江中游河道弯曲,多湖泊,C错误;长江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江阔水深,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丰富,耕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小,A错误;林地和耕地比重小,B正确;草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大,C错误;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充足,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为保护土地资源,严把非农业用地关,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D正确;为发展粮食生产,随意开垦陡坡会造成水土流失,A错误;为提高草场利用率,随意增加载畜量会造成土地荒漠化,B错误;为发展粮食生产,随意围湖造田会加剧洪涝灾害,C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因此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它对于北方文明焕发新风采中的意义是:①缓解缺水状况和②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调水工程不能改变城市分布和农作物分布,排除BCD;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沉降该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C符合题意;而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调节经流量的时间变化,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有利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但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地区,A正确;图中棉花种植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受东部季风的影响不大,B错误;新疆南部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C正确;西部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D正确。故选B。
16.答案:A
解析:“智慧春耕”指的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它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A正确;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B错误;而农业地域差异并不会受到影响,C错误;作物生长过程也不一定缩短,D错误。故选A。
1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甲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少,为航空运输;乙运输方式速度较快,运量较小,为公路运输;丙运输方式速度较快,运量较大,为铁路运输;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为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满足“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特点,适合短途运输。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天津和广州都临海,一批钢材由天津运往广州,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海运,D正确;铁路和公路价格较高,航空价格最贵,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答案:D
解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且昼夜温差大。因而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气温高时只穿一只袖子,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故ABC正确。传统藏袍多用毛织品缝制,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南方地区才盛产丝绸,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20.答案:C
解析:兵马俑在陕西、平遥古城在山西,高昌故城在新疆,故排除ABD;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故C正确。故选C。
21.答案:(1)粤;云南省
(2)台湾;福州
(3)黑龙江;黑河;昆明;泼水节;④;维吾尔族
(4).长江中下游平原
(5)呼和浩特;蒙古族
解析:(1)读图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行政省区:台湾省(简称:台)、广东省(简称:粤)、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2)①是位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左侧为我国的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3)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A是黑河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而B是云南省腾冲,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昆明市。该省区少数民族种类多,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等。④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稀疏,⑤省区是江苏省,人口稠密,所以密度小的是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维吾尔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4)⑤是江苏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5)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其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这里主要是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22.答案:(1)A;凉;一年一熟
(2)0℃;800;亚热带;洪涝
(3)高原山地;温带季风气候;小麦
(4)干旱区
(5)季风区;中温带
解析:(1)由图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在热带地区的A地;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适合种植喜凉作物如小麦,大豆,一年一熟。
(2)读图可知,D和C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大致与冬季1月0℃等温线一致;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是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度带B是亚热带,该地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是高原山地气候,形成垂直景观;甲地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是小麦,
(4)从干湿地区看,乙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少,是干旱区,水资源短缺。
(5)甲地处于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显著,纬度较高,位于中温带,作物一年一熟。
23.答案:(1).黄河;巴颜喀拉;渤海;河口
(2)唐古拉;宜昌;水能;水土流失
(3)小浪底;地上河
(4)宁夏平原;三峡
(5)长江中下游
解析:(1)读图1可知,图1表示的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故其上游和中游分界城市C是河口。
(2)读图2可知,图2河流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该流域上游和中游的交界城市是湖北省宜昌。流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水量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上游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集中降水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3)读图1可知,图中①处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保护,使这里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在该流域出海口泥沙堆积,出现了“地上河”景观。
(4)读图1可知,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G是宁夏平原,主要位于宁夏境内;图2中,水利枢纽E三峡水利枢纽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5)长江下游塑造了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河湖密集。
24.答案:(1)递减;跨流域调水
(2)水田;林地;秦岭—淮河;旱地;水稻
(3)草地;西藏;青藏高原
(4)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整理、复垦废弃土地变为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
(5)因地制宜;平原
解析:(1)由图2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主要是因为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目前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由图1可知,D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位于我国的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耕地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以南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油菜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此地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我国的少水带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水资源少,土地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图2中,呈现了我国农业“西牧东耕”的格局,即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分布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其中乙是西藏牧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4)我国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不足,为了保护我国耕地资源,可以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整理、复垦废弃土地变为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等。
(5)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发展农业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25.答案:(1)密集
(2)重;矿产资源贫乏
(3)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线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有:发展新兴产业;改造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开展冰雪运动
解析:(1)我国工业的基本格局: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2)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以发展重工业为主。D工业区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A工业区是辽中南工业区。二者相比,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资源匮乏,适合发展轻工业。
(3)C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线连接北京和上海,也连接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京沪线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4)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东北地区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改造老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依托当地优势条件发展新兴工业等促进转型。
(5)哈尔滨所在的黑龙江省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冰雪的产生和储存,适合开展冰雪运动。
年龄构成(占比%)
城乡人口构成(占比%)
总人口数(万人)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城市人口
乡村人口
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50.32
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36.11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