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题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内环境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1.(2024山西运城阶段练习)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是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B.消化液并不是体液的组成部分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
D.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
2.(2023河南驻马店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24北京朝阳阶段练习)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占体液的比例不到1/2
B.①中的药物需要经过②进入组织细胞
C.②③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
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①②④中
4.(2024山东临沂阶段测试)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了人体内各种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流经毛细血管动脉端时,许多离子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的组织液,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
C.淋巴循环不仅能使部分血浆回到组织液,同时还能转运少量血浆蛋白
D.淋巴液中生活着与人体免疫相关的细胞,能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题组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5.(易错题)(2024广东东莞阶段练习)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
A.载体蛋白、抗体、Na+、乳酸脱氢酶
B.HCO3-、葡萄糖、尿素、红细胞
C.O2、CO2、激素、氨基酸
D.K+、H2O、胃蛋白酶
6.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乳酸转变成乳酸钠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葡萄糖合成糖原
7.(2024江苏苏州常熟中学阶段练习)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C.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D.大量喝清水后,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8.(2024福建厦门期中)下表表示人体部分细胞外液(②③之间能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内环境,其中除表格中成分外,还含有多种激素
B.②、③渗透压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分别是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无机盐的含量
C.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③增多
D.④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题组三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9.(2024甘肃天水期中)心肌细胞参与组成心脏,具有收缩功能。下列有关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B.心肌细胞代谢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自血浆
C.心肌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D.心肌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10.(2024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液体所含的物质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其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Ⅲ代表呼吸系统
C.给病人输入的NaCl会按照体液中甲、乙、丙、丁的含量比进入各种体液
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的作用
11.(2024广东江门期中)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内环境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为 。③的来源是
,③的去向是 。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某人喝入大量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内环境中存在着 ,人的手掌磨起的“水疱”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内环境的组成、联系及作用的综合
1.(2024广东广州期中)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内液,可与细胞外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b、c、d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a与b、c、d之间可通过细胞膜实现物质交换
D.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
2.(2024河北邯郸阶段练习)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局部模式图,A~D分别代表人体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四大系统,①②③为体液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不属于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
B.①②③相比较,CO2含量最高的是③
C.D是泌尿系统,肾小球参与原尿的形成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多个系统的参与
3.(易错题)(2024江西抚州金溪一中联考)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人体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患病时需要注射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氧气主要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进行运输,营养物质从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吸收到血液中进行运输。药物注射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中的氧气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B.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后,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细胞的线粒体内发挥作用
C.治疗胃炎的药物经静脉注射后,运输至胃细胞的主要途径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
D.根据药物运输的过程可知,药物采用肌肉注射法一般要比静脉注射法见效快
4.(2024重庆开州中学期中)血浆的pH为7.35~7.45,红细胞在维持血浆pH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调节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的pH能维持在7.35~7.45,主要是因为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2CO3
B.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Cl-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随着CO2的进入,红细胞可能会出现轻微失水现象
D.图中组织液中的CO2的最终去路主要是形成HCO3-
5.(2024辽宁实验中学阶段练习)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Z、X、Y之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Y和Z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若细胞1为肝细胞,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请用箭头、图中字母和相应细胞来表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内环境,经过运输最终进入肝细胞合成糖原的运输过程:肠腔→ 。
(2)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以 方式进入肝细胞;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下降趋势。此种情况下,正常人体参与调节pH的缓冲对最重要的是 。
题组二 组织水肿成因
6.(2024湖北武汉四十九中校考)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营养不良、急性肾炎、淋巴管堵塞、过敏、局部代谢过于旺盛等均会引起组织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全身组织水肿
B.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
C.局部淋巴管堵塞时,局部区域组织液因都不能运出而出现组织水肿
D.局部代谢过于旺盛时,因组织液中的细胞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组织水肿
7.(2024福建泉州南安阶段练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会引起新生儿窒息死亡或智力障碍。经研究发现,缺氧缺血首先启动了发生水肿的机制,造成脑组织水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正常情况下,脑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浆
B.脑内缺氧缺血会造成脑细胞代谢紊乱,较多代谢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造成组织水肿
C.若脑部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子会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D.脑细胞内的液体构成内环境,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8.(不定项)(2024山东泰安新泰一中阶段练习)有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与现有常用治疗脑水肿药物地塞米松进行临床试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注:水肿指数越高,水肿越严重。
A.脑水肿产生可能与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有关
B.分析A组或B组的实验数据,治疗前、后可形成对照
C.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
D.ACTH和地塞米松的不同用量也是该临床实验的自变量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过关练
1.A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错误,D正确;消化液分泌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与外界相通,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部分,B正确;毛细淋巴管壁内侧为淋巴液,外侧为组织液,C正确。
归纳总结
2.B 图中“④→③→②”符合“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故④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②为血浆,它们共同构成①细胞外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间是双向箭头,则⑤为细胞内液,B正确。
方法技巧
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的四种组成成分
3.A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④是淋巴液,①血浆中的药物需要经过②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A错误,B正确;②组织液和③细胞内液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C正确;淋巴细胞可存在于①血浆、④淋巴液中,在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时可进入②组织液中,D正确。
4.C
淋巴液中生活着与人体免疫相关的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能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D正确。
5.C 载体蛋白位于生物膜上,乳酸脱氢酶位于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血液分为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红细胞为血细胞,B错误;O2、CO2、激素、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胃蛋白酶位于胃液中,胃与外界直接相通,胃蛋白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归纳总结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6.A 乳酸转变成乳酸钠是在血浆中完成的,A符合题意。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以及葡萄糖合成糖原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B、D不符合题意。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不符合题意。
7.C
8.D 分析题表和题干信息:
①属于内环境,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激素,A正确;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B正确;当②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水分进入③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液增多,C正确;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③组织液,D错误。
特别提醒 由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而血浆和组织液是等渗的,所以组织液中无机盐引起的渗透压要比血浆中无机盐引起的渗透压占比高。
9.B 心肌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内环境为媒介,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代谢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自组织液,A正确,B错误;毛细血管壁一侧是组织液,一侧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C正确;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10.D 题图中丁单向进入乙,可判断丁为淋巴液,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成分相近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两种细胞外液,体液中细胞内液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图中B代表重吸收过程,Ⅲ代表泌尿系统,B错误。给病人输入的NaCl溶液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输入的NaCl大部分在细胞外液(由乙、丙和丁组成)中,进入甲(细胞内液)的比较少,C错误。Ⅰ为消化系统,Ⅳ为循环系统,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经过Ⅰ(消化系统)进入血浆,再经过Ⅳ(循环系统)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正确。
11.答案 (1)②③④ 血浆和细胞内液的渗透 重新吸收回血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渗透进入细胞内液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缓冲物质 组织液
解析 (1)内环境由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液等细胞外液组成。(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3)内环境中存在着缓冲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使pH维持稳定;人的手掌磨起的“水疱”是由组织液增多引起的,其中的淡黄色液体是组织液。
能力提升练
1.D 题图中,a可直接与b、c、d进行双向物质交换,是细胞内液;根据bd、b→c→d可知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d为血浆。组织液大部分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浆,少部分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D错误。
2.B 分析题图:
①细胞内液不属于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A正确;CO2是组织细胞在线粒体内产生的,需要通过呼吸排出体外,①②③相比较,CO2含量最高的是①,B错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参与,D正确。
3.C
如图所示,红细胞中的氧气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周围的组织液(而不是进入骨骼肌细胞)中,需要出红细胞(1层细胞膜)、至少经过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共3层细胞膜,A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B错误。静脉注射到血浆的药物,运输至胃细胞的途径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C正确。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组织液中,药物需进入血浆经血液运输,进入组织液,再进入靶细胞;而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可以直接经血液运输,故静脉注射见效更快,D错误。
归纳总结
三种给药方式的药物运输途径和起效速度
4.D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它们使血浆pH能维持在7.35~7.45,A错误;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l-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两者不相同,B错误;随着CO2的进入,红细胞内的溶质微粒数增加,渗透压增大,红细胞可能会出现轻微吸水现象,C错误;图示组织液中CO2的最终去路主要是形成HCO3-,占88%,D正确。
5.答案 (1)Y中含蛋白质较多 X、Z Z→Y→Z→细胞1
(2)自由扩散 4 HCO3-/H2CO3
解析 (1)图中X是淋巴液,Y是血浆,Z是组织液,细胞1是组织细胞,细胞2是淋巴细胞等,细胞3是血细胞。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X淋巴液和Z组织液。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后,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而进入内环境,经过运输最终可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此过程如下图所示:
故葡萄糖的运输过程为肠腔→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肝细胞。(2)①组织液中的酒精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肝细胞。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如下图所示,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肺泡壁(2层细胞膜),共4层磷脂双分子层。
②CO2积累导致血浆中的pH呈下降趋势。此种情况下,正常人体参与调节pH的缓冲对最重要的是HCO3-/H2CO3。
知识拓展
外界O2进入组织细胞加以利用的途径
O2被利用的途径:[1]穿过肺泡壁细胞(2层细胞膜)+[2]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3]进、出红细胞(2层细胞膜)+[4]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5]进入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6]进入线粒体(2层膜)。
外界O2进入组织细胞加以利用,需穿过11层生物膜(22层磷脂分子);若外界O2只是进入组织细胞而未被利用,则需穿过9层细胞膜。
6.C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局部淋巴管堵塞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而非组织液都不能运出,C错误;局部代谢过于旺盛时,代谢产物增加,因组织液中的细胞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组织水肿,D正确。
7.D 正常情况下,脑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浆,保证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渗透压的平衡,A正确;脑内缺氧缺血会造成脑细胞代谢紊乱,较多废物释放到组织液中,使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当脑部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脑部组织液渗透压相对较高,导致水分子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脑细胞内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可以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8.BC 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组织液,形成脑水肿,A错误;题述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的种类,ACTH和地塞米松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D错误。
成分/
(mm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编号
A组
B组
使用药物
ACTH(79例)
地塞米松(79例)
治疗时间
3个月
3个月
治疗前水肿指数
4.1~9.6
5.1~7.1
治疗后水肿指数
1.1~2.9
3.3~4.9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1.1~2.9
5.1~9.8
1.A
2.B
3.A
4.C
5.C
6.A
7.C
8.D
9.B
10.D
1.D
2.B
3.C
4.D
6.C
7.D
8.BC
给药方式
药物运输途径
起效速度
口服药物
消化道→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最慢
肌肉注射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快于口服
静脉注射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最快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测评,共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