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7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7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7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82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86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90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9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51901/0-172318441295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引入,新知学习,课堂小结,二氧化碳,猜猜我是谁,温度高,操作复杂,气体不纯净,实验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建筑师夸我是天然粉刷匠; 消防官兵赞美我是“灭火先锋”;农民伯伯说我是“植物的粮食”; 环境学家认为我使全球变暖!
动植物的呼吸 蜡烛燃烧木炭燃烧 煅烧石灰石 木炭还原氧化铜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动植物的呼吸
这些反应哪个更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什么?
通过实验,检验产生的气体
【实验】大理石、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 块状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稀盐酸(等浓度等体积)
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 H2O
CaCO3 + H2SO4 CaSO4 + CO2↑ + H2O
Na2CO3 + H2SO4 Na2SO4 + CO2↑ + H2O
能否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刚开始有少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
为什么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停止?
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大理石与稀硫酸接触使反应停止。
CaCO3 + H2SO4 CaSO4 + CO2↑ + H2O
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使二氧化碳不纯;同时浓盐酸浓度大,使反应速率更快,不便于收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
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CaCO3 + HCl
H2CO3 CO2↑+H2O
2 CaCl2 + H2CO3
确定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
密度;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相关性质比较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
由于试管容积小,所以一次性添加药品的量少,产生的气体少
类比制取氧气的步骤,想一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先在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固体),再向长颈漏斗中添加稀盐酸(液体)。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液封,二氧化碳可以从长颈漏斗逸出,导致收集不到二氧化碳
不需要。因为分液漏斗上面有活塞,可以控制开和关,加完液体后关闭活塞,气体就不会从此处逸出了
不能。因为收集装置中的导管没有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导致集气瓶下半部分的空气排不尽,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不纯净。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反之,则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反之,则二氧化碳没有收集满。
【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比较
反应速率适中反应条件易实现产品单一纯净操作简便安全环保……
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能否大量生产安全环保……
查、装、收、验(检验、验满)
CaCO3+2HCl CaCl2+CO2↑+H2O
1.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B.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C.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D.装置②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2.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1)请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伸入集气瓶的导气管伸入了液面以下
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收集时,导气管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2.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2)若用正确的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改正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____放在桌面(填“正”或“倒”)。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3. 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4. 氢气是清洁的能源,氢气难溶于水,在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并画出装置图。
5. 请思考如何检验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其末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鸡蛋壳和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与稀盐酸性质相似。请同学们以它们为原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设计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示范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动脑筋,是否合适制取CO2,资料一,石灰石,稀硫酸,碳酸钠,如何选择实验装置呢,发生装置的选择,装置选择依据,如何判断气体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pptx、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6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mp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pptx、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